摘 要:讨论法的运用,能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率,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能营造自主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能帮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关键词:讨论;入门;探路;释疑;升华
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觉得:只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更快的提高,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正如布鲁纳所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我在教学中常采用小组讨论、同桌讨论等讨论法,让学生间互相交换意见,互相启发,互相评议,尤其是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教师不应包揽统管,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让学生展开讨论、争辩、评议,各抒己见,然后总结概括,形成生生互动、交流合作的良好氛围。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时,我让学生展开讨论:你认为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全体学生你言我语,有的说:“鱼本来在水中游,画到纸上,就是鱼游到了纸上。”有的说:“看纸上画的鱼时,加入想象,就好像鱼儿在游动,所以说鱼游到了纸上。”还有的说:“那位青年在纸上画了游鱼,画得很形象,看起来就像真的鱼儿在游动。”在紧张的思考中寻找合理的答案,思维就更开阔,也更富有独特性。
从讨论法的运用中,我还感受到了以下方面的成效: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率,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能营造自主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总之,讨论法对我们的教学是大有裨益,当然,讨论,并非放手给学生,一盘散沙,如何发挥其實效,同样需讲究策略。我的做法是把讨论适时穿插于教学各环节中:
一、预习时——讨论入门
作为施教者,我们都很重视学生的预习,在预习中让学生就各自对课文内容的初步认识,个别字音的正确读法,一些简单问题的想法进行讨论、交流,那么,学生对课文就有了整体性的把握,按行话说,就是入了门。如《再见了,亲人》一文的预习中,我班学生讨论后的认识是:课题“再见了,亲人”是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分别时说的话;“亲人”指朝鲜人民,具体指大娘,小金花,大嫂;志愿军在劝朝鲜人民回去的同时,回忆了朝鲜人民为帮助志愿军所做的感人事情。这样的认识,是学生从相互讨论中获得的,为下一步理解课文中心打好了基础。
二、导学时——讨论探路
在导学过程中,我们往往要设计问题提问。有些问题浅显明了,而有些问题的答案需要沉思一番,而且得到这一答案的思维过程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应该说是各显纷呈,殊途同归。如果注意让学生相互间展开讨论,那么,学生的思路就能在彼此的牵引下逐渐顺着教材的思路走,好比探路一样,他从这个角度去摸索,你从那个方向去试探,共同努力的结果是走上正路。如在《师生情》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围绕“同学们为什么去看望王老师?”“怎样去的?”“看到王老师了吗?”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把学生的思路带入教材描写的情境中,讨论过程还给学生指出了思维的方向和寻求答案的蹊径,使部分学生感到有台阶可上,轻松自如。
三、疑难处——讨论释疑
教学中最难把握的是教学的重难点,如果只靠老师费心尽力的讲解,部分学生恐怕仍然是一知半解。此时,若把这些难点分解、细化,再让学生分组讨论,从相互启发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然后进行师生共议,难点解决了,学生也会从钻研问题的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教学中,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含义难度很大,我在向学生介绍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后,让学生讨论这句话的含义,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碰壁”并不是真的把鼻子碰到了墙上,而是鲁迅受到了反动派的迫害,老师再进行详细解说,此难点自然被突破。
四、结尾处——讨论升华
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完了,在课堂收尾时,往往是学生的认识总结、升华时,尤其是思想性较强的课文,结尾处总要进行一番思想教育。我常常是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结合学生生活、学习实际,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受到启发,从而使教材的中心在学生心中升华,增强教育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讨论可以使学生在相互发言中获得一些新知识,但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缺乏系统性。因此,讨论法应配合其他教学方法进行,这还有待我们在今后教学中不断
探讨。
参考文献:
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田林红,女,1974.3,甘肃省酒泉市东关一校,校园文化建设,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