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德吉
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对每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在小学阶段。而小学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又是巨大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的讲话中曾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那么,一个班级遇到一个好班主任更是全班同学的幸运。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的班主任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才能做一名既让学生喜爱又把班级管理地井然有序的优秀班主任呢?根据本人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得出以下几点心得。
一、班主任工作中要有爱和责任心
1.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作为一名班主任,爱学生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热爱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既要爱优生又要爱差生。既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又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还要教育孩子怎样做人。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多,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他们,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深入了解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班主任老师对他们的爱,对班主任产生充分的信任。
1.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要有耐心。孩子的成长规律就是在不断犯错中来完成身心成长的,所以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们要用自己的耐心,对孩子进行耐心的教育引导。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会不止一次的出现,作为班主任就要耐心地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教育。
2.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要细心。班主任的细心表现在真正了解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学习情况、家庭情况;认真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发現学生的问题,发现他们有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服教育。
3.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要有信心。班主任要相信学生,经常用激励表扬的话来鼓励他们,增强学生的自信。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如果经常接受一些打击性的、批评性教育,会逐渐变得缺乏自信。因此,班主任要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
“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只有真正做到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学生才会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
二、制订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班级管理制度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没有制度约束是难以实现的。班级制度是班级工作开展的准绳,是学生行动的指南。班主任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先要制订出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以此来约束学生的行为。班主任制订班级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考虑本班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把制度决定权交给他们。我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通常做法是:入学时,由班主任拟定班级制度,再拿到班上让学生讨论、修改和补充,最后确定制度。由学生自己讨论制定出来的班级制度一般比较切合学生实际,学生更容易接受,几乎都能够遵守这些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起到了规范作用,学生自然就养成遵规守纪、服从集体的良好习惯。
三、班干部队伍建设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要培养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选出的班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因为班干部是要辅助班主任管理好班集体的,只有全体学生拥护的班干部才能辅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
1.班干部的选拔方式要灵活多样
对于班干部的选拔,我采用了这样几种方式:对刚入校的学生,我就根据学生的最初表现,由班主任指定第一批班干部人选。一学期后,班干部的选拔就实行“自我推荐”和“投票选举”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先进行自我推荐,再由全班同学投票选举,最后结合当选的学生的意愿和特长确定他们的工作职责。由于班干部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所以学生都愿意听从班干部的指挥,当选的班干部也乐意为班级服务,从而为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还使用一些创新的选拔方法。例如专门让上课爱讲话的同学担任纪律委员,专门让不爱劳动的同学担任劳动委员。通过换位思考,让他们加强自我约束,增强责任意识。
2.实行班干部负责制
班主任虽然是班级的管理者,但与学生相处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事必躬亲,必须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管理作用。班主任把班级的管理权交给班干部,实行班干部负责制,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并把责任落实到人,各位班干部各施其职,分工合作。这样既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又起到了锻炼班干部的能力的作用。班干部毕竟也是小学生,在工作时也会出现失误。这时,我就会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勇于面对问题,敢于承担责任。
四、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
身教胜于言传。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工作和生活中,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到这些,班主任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二是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因学生成绩好而偏袒,因成绩表现不好而歧视。对班干部和优秀生更应该严格要求,当他们犯错误时,要严厉批评,决不姑息。对待差生要注意尊重、理解,肯定他们的长处,指明他们的努力方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克服自身的缺点。学生如果都看到班主任处理事情是公平、公正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和班主任进行心理沟通,为班主任管理好班级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五、调动科任老师和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
班主任单凭自己的力量管理班级是不够的,也不能算是成功的,必须协调与科任教师和家长的联系,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家长会是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高度重视,定期召开家长会,经常与家长沟通联系。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班主任教育管理好学生。还要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干部和同学之间互相监督汇报以及听取科任教师、家长的意见,建立起充分了解学生的信息网。当然,班主任还应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结合多种方式方法,争取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地更加细致。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的老师带着爱心付出艰辛的劳动,需要我们不断大胆探索、积累经验。通过以上的一些管理方法,我的班级管理工作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孩子们也在他们的小学生活中愉快健康地成长!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4年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