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现周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因其提倡“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讲堂,而是学生学习的学堂,是学生自由获取知识的超市”“还课堂于学生”“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等先进教学理念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青睐和越来越多的老师及学生的欢迎。但也有一些老师因在操作上存在误区而抱怨“导学案模式”不如传统课堂那样让人得心应手和酣畅淋漓,甚至出现严重的拖堂现象和知识点没讲到位等诸多遗憾,使得“高效课堂”不高效。笔者就教改经历粗略地发表以下几点看法。
一、导学案的编制要凸显“导”的核心价值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基于以导学案为载体的高效学习模式,它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更加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该模式下,学生能否充分、深入的预习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是否高效。而学生能否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高效预习,又依赖于导学案编写质量的优劣,课改初期,不少老师曾走入误区。
误区一:预习案生搬硬套教材内容
导学案的预习案编写几乎是教材的翻版,将教材中的原句翻印到导学案上,空出几个关键词让学生填写,这样的预习案或许能强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生硬的记忆,但同时也大大增加学生在预习时的书写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疲于书写而无暇深入思考,使得预习比较粗浅,在10分钟左右的课堂合作探究中难以提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疑问供小组成员研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从而使得“高效课堂”只有其形而无其神。
误区二:导学案问题设置不合理
导学案设置问题过多,而且彼此孤立,缺乏层次性,仅仅是问题的堆砌,或者是人为“挖坑”使简单问题复杂化,又或者直接抛出课堂的核心知识,而在前面又没有做好铺垫,使问题难度太大,像惊险万分的攀岩运动,导致本应该是帮助学生轻松获取知识、理解知识的工具,变成让学生疲于应付甚至望而却步的课业负担。
误区三:将导学案习题化
习题化的导学案忽视知识的建构过程,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导致学生对知识本身理解不够深刻或者一知半解,对知识不能灵活运用,能力得不到提高。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教教材”而应“用教材教”,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导学案的编写就是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教材中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是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具体表现。因此,导学案的编写应以“能力立意”为主线,其核心是突出一个“导”字,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既要环环相扣,又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挑战性;编写的导学案应真正成为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让学生能够“按图索骥”,能循着这个路线图将思维比较轻松地引向对课堂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因此高质量的导学案能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能让知识的获取过程就像顺坡爬山去领略沿途的风景一样轻松愉悦而不知疲惫。
二、探究案的使用要落实“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
探究案中的探究任务既是课堂学习的重点又是课堂学习的难点,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核心,承载着课堂学习目标的着眼点和目标达成的落脚点。探究的过程既是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又是能力提升的过程,而有的教师却将探究任务异化为练习题,将知识的构建过程和能力的提升过程异化为对答案本身的追求,结果使课堂显得干瘪、枯燥。
“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最深刻的体验”,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过程并在过程中给予方法上的指导,以及在此过程中知识背后所承载的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学生的研讨、展示、点评环节给予引导、点拨,在各知识点之间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就能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起到“点石成金”“拨云见日”的效果,教师应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助力和推手。
三、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转变思想更要转换角色
新型课堂在交流研讨、小组展示、點评拓展等各个环节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课堂是“活”的,但活而不乱,吵而不闹;二是课堂是学生的,是学生自由获取知识的“超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导学案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转变思想、转变教学理念,可是许多教师“走下”讲台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以为教师已没有发挥作用的余地,甚至认为活的课堂就是好课堂,将课堂完全放手给学生,结果热热闹闹的课堂背后却是学生甚微的收获。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转变思想、“走下”讲台、转变角色,不是让教师对学生完全放手,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前对课堂做出更加充分的预设,在课堂上既要做好宏观调控,又要进行微观点拨,同时也要有很高的教学机智应对新生成的问题。所以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新型高效课堂中,教师既要充当导演的角色,又要担负起主持人的角色。
参考文献:
[1]薛力红,葛和平.高效课堂“导学案”的理性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3(5).
[2]刘宗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
[3]丁美玲.导学案教学模式实施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