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洁
教学是一门创造性思维较为丰富的学科,学生一旦处于主动状态,必将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火花。新教材提倡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充分动起来。因此,课堂就成为使儿童潜在的创新个性品质得到适时开发的重要场所。
一、营造宽松气氛,唤发学生创新的信心
传统的教育中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扬。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需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想,这样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从而树立信心。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地方,在学生喜欢的活动中他们才会积极投入,才会树立信心。在上《国徽》一课前,我布置学生去观看国徽,并查找相关的资料。上课时,我问:“同学们,有谁能介绍一下我们国家的國徽吗?”许多同学纷纷举起手来,就连班上平时比较胆小的朱xx同学也举起了手。我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对朱xx同学说:“你平时爱看书,今天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你能大声地告诉大家你收集的相关资料吗?”朱xx同学非常紧张地站起来。开始时,她的声音很小,在我一次又一次鼓励下,她终于声音洪亮地向大家宣读了有关国徽的资料。她讲完后,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在后面进行仿写的环节时,同学们想象丰富、新颖,出口成章。
其次,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例如在执教《一只小鸟》时,在课文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那只小鸟后来怎么样了?续写一段话。同学们高兴极了,纷纷动起脑来。几分钟后,我让学生讲述自己想象的结尾,学生便绘声绘色地讲起来。虽然有些语句不够通顺,但从同学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在体验中获得了成功的信心。
二、巧妙设计疑问,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因此,课堂上老师所提问题要与学生的兴趣紧密相连,投其所好,巧妙设疑,让他们的好奇心成为课堂教学中事半功倍的催化剂。如让学生编故事“皮球浮起来了”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茂密的大树、碧绿的草地、清澈的河水、活泼可爱的孩子……生动的画面配上轻松悦耳的音乐,营造出和谐欢快的学习气氛。接着我问学生:“你们也想去这片美丽的树林玩皮球吗?愿意成为这些孩子的朋友吗?”以此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指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后,我进而启发学生:“这节课我们就开动脑筋,帮小朋友想出更多的办法,看谁的办法多,谁的办法好!”学生兴趣大增,积极展开丰富想象,想出了很多好办法。
三、开展良性竞争,鼓励学生创新行为
竞争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由竞争产生的奋发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和适应竞争环境的心理能力都是21世纪不可缺少的现代人素质。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日常的教学,通过各种方法创设竞争的机会,让全体学生在竞争中一展所长,不断进取。学习了《惊弓之鸟》后,我要求各小组学生表演课本剧,看谁演得好。各小组学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商量、设计。在表演时每组学生吸取前一组同学的长处,改进不足,一组比一组表演得好。是什么原因让学生进步的呢?是创新,是进取心萌发的创新灵感。
教学的作用,不仅在于它以传承直接孕育创造精神的民族文化为己任,而且是培养创新能力及创新个性品质的主要源泉。课改实验两年多来,我们的学生敢想敢说、充满好奇、异想天开、勇于进取、坚持己见……尽管学生也犯了许多“美丽”的错误,但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由此可见,教师利用各种方法,多种形式,进行创造性教学十分必要。
(作者单位 新疆兵团二师29团梨华中学)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