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的“点”与“评”

2014-10-21 21:05:51钱建国
教育·综合视线 2014年18期
关键词:涂色正方形习题

钱建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课堂点评发生了变化,似乎矫枉过正,一味注重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盲目鼓励,言过其实,夸大其词,甚至对学生的回答不加辨析,忽视错误。咋一看,是对学生的尊重,实则是对学生的一种极大不尊重。诚然,这样的课堂点评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了学习热情固然能帮助学生的后续学习,但是,如果仅有学习的热情,而无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岂不成了“狂热的宗教徒”?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以为,课堂即时点评除了要体现激励功能外,还应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评价引导,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评价引领,让学生的学习做到“热情”而有“方法”,“狂热”而有“理性”,这样的点评,学生获得的就不再是“最后审判”,而是“终极关怀”。

案例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4页: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笔者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集体交流。

生1:我写的是。

(课堂调查显示,全班53个学生中有32人是这个答案。)

师:请你说说你想法。

生1:我是把中间的涂色的小正方形稍微转过一点,使它正好和大正方形的格子对齐。这样,涂色部分就是一个边长为3的小正方形,有9格,所以我写。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写的是。我是这样想的,把小正方形切开来,一块一块单独考虑。(师见其手比划状,让其上来指着图说明)

在这里(指图1)涂色部分刚好占小长方形的一半,是1.5格。而整个小正方形有4个这样的部分,再加上中间的4块,涂色一共10块,所以。

师:你是用“分割”的方法,将它“化整为零”,再逐个击破,最后求出10块涂色格子。不错,是个好方法。

生3:我和生2差不多,只不过我是把4块小长方形(图1)拼成2个涂色的小长方形,这样一共拼出6块涂色的,再加上中间的4块,也是10块涂色。

师:你比他进了一步,不仅“分割”,还进行了“叠加”。恩,这样更容易看出来。方法越来越先进了。

生4:我也是,我是把涂色部分重新拼起来的(上来比划,如图3)。这样涂色部分一共有10块。

师:你是用“平移+旋转”的方法,将图形变换,使涂色部分变得有规则,是个很好方法。

生5:我也是。可我是这样想的,图中的空白部分比较容易数出来,所以我用生2一样的方法,先数出有6块空白格子,这样涂色各自就有16-6=10个。

师:你的方法很特别。尽管要求的是涂色部分,你却从空白部分着手,反其道而行之。你的方法使我想起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一般人见到小孩落水,马上就会想到“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却想到“让水离开人”,进而想到砸缸救人,使问题得以解决。在数学上,有不少问题不能直接解决,我们可以象生5那样,绕道迂回到反面,再想办法解决它,这的确是一种巧妙的方法。

生1(疑惑):我觉得他们有道理。可我的怎么就错了呢?我用旋转方法比他们的拼接转化方法要简单啊。

师:你们这么多同学都这样想,可你们动手转了吗?

生1:没有。只是在脑子里转了。

师:老师是在课前转过了,不信转给你们看看。不过,我得把书上的图放大,这样更容易看清楚。

(師拿出放大的图片演示旋转)

现在大家发现了吗?转过来以后,涂色部分并不是正好9格。看来,有些图形一定要经过实际验证才能确认,不能被貌似的“正好”“圆满”所蒙蔽。

生5:老师,其实转过来以后,小正方形的边和大正方形的边肯定不会重合。(图6)因为这是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AB边)“落”到下面去以后肯定比这条(直角边BC)边长,不可能重合。所以,整个小正方形转到下面去以后,肯定不会与大正方形的格子正好对齐。

师:你能利用直角三角形中边的特征进行的推理证明,很有说服力。

这是教学了“转化策略”之后的一道习题,其作用在于巩固学生的转化策略知识。但这道题目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很丰富,如何在习题讲解中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点出来,并让学生感悟、体验,甚至明晰,是这个习题教学的难点。上述案例中,教师课堂上的即时点评,看似随口道来,实则意味深长。

“点化”数学思想方法

当生2得出“切开来”的方法时,教师及时点破这是转化中的“分割”方法,并且,还形象地用“化整为零”“逐个击破”等词语来说明这一方法的作用。

也许受此启发,生3有了拓展,但“和生2差不多”的自我评价,说明该生还没有意识到其方法已经“更上一层楼”,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及时点出这是转化策略中的“分割+叠加”方法,并明确地告诉他“进了一步”。这样的点评一下子使学生体会到,这是方法的优化,策略的提升。

生4的方法,教师将其归结为“平移+旋转”的方法,其实,说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已经将转化策略的几种具体方法演绎得差不多了,学生也大致能体会到转化策略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具体方法。

但生5方法的出现,又将转化策略推到了另一个维度。尽管教师没有明说这是“正难则反”的方法,但“从空白部分着手,反其道而行之”的点评,以及“确是一种巧妙的方法”的评价,足以说明这也是转化策略中的一种具体方法。并且不惜“笔墨”,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加以强化,以渲染这一种方法。

生5最后的“推理证明”,以其逻辑力量征服了生1们的“想当然”,也超过了教师演示的“实证法”,因为这样的推理更能为其他学生所接受。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贴着学生的思路,借力发力,不露痕迹,巧妙地运用课堂点评的机会,巧用点化之功,击中“要穴”,从而,使习题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逐步显现出来。学生通过对这道习题的练习,较全面地看到了转化策略的各种具体方法。正如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说的那样:“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

“点击”数学文化

上述课堂点评中,还可以看到,教师不失时机地渗透数学文化。为了加深学生对“正难则反”思想方法的印象,教师借用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从这则典故中抽象出“让人离开水”到“让水离开人”的逆向思维方式,从而把“正难则反”思想方法说得形象具体。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是数学思想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感受到数学文化的价值影响。

“点亮”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在点评的时候,时不时地使用“你”这个称呼,可以清晰地传递给学生这样一种信息——“老师在倾听你的观点”,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我在场”。“老师的在乎”和“我的在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确认,惟其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

案例中,不难听到“是个好方法”“方法越来越先进了”“的确是一种巧妙的方法”等激励性评价语,这些评价并不是“盲目迁就去激励”,也不是“无所指的廉价表扬”,而是有针对性地就“这一个”方法作出的客观评价,是对学生的“真货”作出的“实价”,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想法得到认可,自己的思考有“价值回报”,这样的点评真实而不虚假,实在而不虚伪。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地去自我体验,不断地去自我生成,不断地去自我完善。

课堂评价不是“最后审判”,而是“终极关怀”。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小学)

猜你喜欢
涂色正方形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涂色
幼儿画刊(2018年11期)2018-12-03 05:11:40
涂色
幼儿画刊(2018年10期)2018-10-27 05: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