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云 刘忠艳 旦巴次仁 董海龙
摘要 以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在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范围内,改革“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主导”的教学方式、传统的版书为多媒体教学为主导等,从而提高了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的授课质量。
关键词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质量;实践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3-11994-02
基金项目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项目“《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作者简介 朱洪云(1967-),男,重庆人,副教授,从事临床兽医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14-10-08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是动物医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在经过2年的基础课程训练后开设的课程,是学生由基础课程的学习向临床各课程过渡的纽带。这门课程学习的好坏对学生以后学习各临床课程和从事临床诊疗有着极其长远的影响。兽医临床诊断学这门课程涉及众多学科且内容复杂繁多,无论是教师教与学还是学生学与悟都有一定的难度。要教好診断学,使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理论,又能具有熟练的临床基本检查技能和诊断技术,教师本人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采取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沿用多年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产生了影响,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必须改革现有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该研究针对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特点,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和运用,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就此谈几点认识[1]。
1 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周数和授课时数缩短,传授的信息量也减少
在加强知识面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计划中将专业课的授课学时进行了压缩,增加了一些知识拓展课,如农学概论等,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动物医学专业本科为例,学校制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兽医临床诊断学计划学时进行了下降式调整。兽医临床诊断学总课时经历了两次大的调整,由最初教学计划的120学时修改为64学时,在2010年修改教学计划时,又将其修改为48学时。教学周数由18周修改为现在的16周。在教学时数减少的情况下,要将内容繁多的教学内容讲好难度较大,同时也增加了学生要消化这些知识的难度和减少了学生临床实践的机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训练自然也不足。
1.2 教学过程绝对是“满堂灌”,与学生的互动少
满堂灌就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在讲,很少与学生互动。学生一直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听课和记笔记,师生没有相关交流。一直以来,主要以这种方式教学。这一方式一方面教师没有做到真正的传道解惑,教师是在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没有互动不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两方面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过程很“木纳”,只有少数适合这一方式的学生在听和做笔记,没有调动多数学生的听课积极心态和思维,课堂死气沉沉的,教师不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这一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学发展的需要。
1.3 理论教学内容多且教学学时不足,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足和不扎实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多且既有难度又要求基础知识扎实。诊断学的学习内容包括临床检查的各项内容、实验室检测的各项指标和影像学的知识。目前,就动物医学专业本科而言,兽医临床诊断学的理论教学学时只有38学时,要将众多的理论内容讲授给民族学生并让其掌握扎实,实在很有难度。例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多数学生都不能回答相关问题。在考试时,多数学生对提问的理论知识阐述不清楚。由于学时不足,许多理论知识只是提一下或粗略的讲一点,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1.4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少
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有的背着教师聊天、玩手机等,到考试时借学习好的学生整理的资料背一背,混个考试合格就行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多数学生学习兽医专业都不是心甘情愿的,主要是多数学生在考上大学后被调剂到动物医学专业的;另一方面,毕业后不想当兽医,只想考公务员,所以不太关注学习[2]。
2 课程改革与实践
沿用多年的教学模式,在许多方面已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市场要求学生毕业后能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为了适应市场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出色的临床实战能力。面对上述问题,教师必须在规定的理论学时内,运用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对教学进行如下的改革与实践。
2.1 将“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改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一直沿用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唱绝对的主角,学生被动地听和记,学生的疑惑不能及时发表和解决,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互动。经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不能很快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对诊断学而言,教师是授业解惑的主导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思考、探索和提出问题,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并与教师加强互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发展自己。通过两者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设计了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虽然,“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具有传递信息量大、效率高、可控性强、简便快捷、内容随科学发展更新快等特点,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的学习,思考时间不多,课堂上思维不活跃,不能发现具有创造力的学生。虽然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获得大量知识,但由于诊断学临床性强、内容多、学时少、进度快,使得学生负担较重,短时间内获得的知识很难及时理解和消化。因此,诊断学教学授课时要求教师作为指导者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积极性,让他们主动融入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达到改善和提高授课质量的目的。笔者设计了以学生为“主导”的问题式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从而带动学生的积极思维”的方式,就是上课前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专业知识水平,以讲解内容的重点、难点为核心,将教学内容设计为若干小问题和判断题,事先分发给学生学习和思考,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疑问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讨论和作答,教师进行点评。为了让设计的若干小问题和判断题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在课前将学生分为多个6人学习小组,设立组长,由组长组织学生完成若干小问题和判断题的学习并查阅参考文献,做好笔记,同时就教学内容提出各种新的问题。上课时,教师先简要介绍授课内容,然后展开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启发和引导作用,主持学生有序地讨论。最后,教师对讨论内容和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对一些共同性的问题和难点进行剖析,总结归纳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并对各组的看法进行点评,评述其优点和希望今后改进的要求。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带着问题思索和听课,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该授课内容的认识,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授课质量。这一教学方式也充分发挥了青年学生好思考、思维活跃的特点。该课程一半以上的教学学时都采用这一教学方式,上课玩手机的几乎没有了,讨论和专注听课的人多了,收到了特别好的教学效果。
2.2 多媒体教学为主导,使学生快速直观地掌握所学内容
兽医临床诊断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具有声、形、动、色等生理性和病理性症状,要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呈现给学生,必须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多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将文字、声音、动画、病症图片和图像、视频等系统地整合到课件中,使上课的内容更为直观、生动、形象,内容的表现形式丰富,促進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趣味性,也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授课内容。同时多媒体教学提供的信息量大,克服了课时不足和传统板书式教学的不足。例如诊断学课程在讲授时往往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在临床诊断中常用的技能,如西藏黄牛的生理性和病理性呼吸音的听诊特点,并与其他动物的生理性和病理性呼吸音进行比较,在多媒体课件中引入音频,学生听后很快就掌握了这些音的特点,在临床实习时很快运用上手,学生很有成就感,而传统的粉笔式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做到声情并茂。多媒体的运用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它可以通过播放很多临床上收集到的较为典型的生理性和疾病图像,加深学生对诊断疾病的直观认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诊断学教学中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不仅能让学生和教师体会教学活动的乐趣,还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3]。
2.3 重点与难点详讲
在理论教学课时锐减的情况下,只有抓住重点难点进行精讲,让学生充分掌握重点内容,对一些非重点内容但又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按章为单位,通过判断题和问答题等题型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完成作业,然后集中答疑,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就全面了。教师的重点精讲内容限定在西藏畜牧业生产中常见的、多发的经典疾病的诊断思路和技术的运用,如前胃弛缓、瘤胃积食、新城疫等。这些疾病在临床上最为多见,是讲授的重点与难点。讲授这些疾病的诊断技术时,必须详细阐述主要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如何与类症鉴别诊断、如何选用经典诊断技术和现代诊断技术等各个方面,旨在使学生彻底地掌握诊断思路,并能在临床检查中灵活运用且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3 结语
在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一个统一体,教与学不能脱节,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的过程,从而不断提高授课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自军,龙塔,徐廷生,等.教学型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教育改革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5(11): 50-51.
[2] 梁新宗.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内科学教学质量[J].医学文选,2006(1):119-120.
[3] 郝景锋,苗丽娟,吴斌,等.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体会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兽医杂志,2013(5):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