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耀华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抽象性和概括性,所以数学本身难以直接唤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学习时也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也给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困难。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对于数学认知也有其独特的见解,《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让幼儿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
趣,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由此可见,只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渗透于生活中,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使幼儿的数学经验逐渐内化,并自我建构以获得发展,也才能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并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基于对《指南》的认识和理解,我们也在做一些尝试和实践……
案例一:整理娃娃家(小班)
【实录】
娃娃家是小班孩子最喜欢玩的,每一次娃娃家中总是有很多人,游戏结束后衣服、袜子、鞋子到处都是,没有人愿意整理。于是,在游戏的交流分享时有这样的对话:
师:宝宝,娃娃家地上这么多的袜子,怎么办呢?
幼:放盒子里。
师:怎样放在盒子里才整齐?
幼:一个一个放。
师:你们脚上袜子穿了几只?
幼:两只。
师:对啊,两只袜子是一双,它们是好朋友,要整理在一起。
师:什么样的两只袜子才能整理在一起?
幼:颜色一样的、图案花纹一样的、大小一样的。
【分析】
娃娃家的游戏是对幼儿日常生活的模仿,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及时抓住教育契机,通过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帮助孩子感知“双”的概念,同时引导幼儿根据袜子的大小、花纹等进行分类。让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案例二:我会分碗筷(中班)
【实录】
每一次午餐前,分碗筷这是必定要做的事情,而且平时都是由保育员阿姨来做这件事情,一人两个碗、一个碟子、一双筷子,我想这件事情孩子也能做,而且对于孩子学习各种方式的数数和学习一一对应特别好。因此,在午餐前的准备工作时,我改变了平时给小朋友做安静游戏、介绍饭菜、念儿歌的形式,开展了学数学活动,让孩子们进行自我服务。
师:你们组里一共有几位小朋友?
幼1:5个。
幼2:6个。
师:为什么两组的小朋友人数不一样呢?
幼:我们组×××没来。
师:哪一组人多?哪一组人少呢?多几个?少几个?
幼1:第2组人多,多了1个。
幼2:第:1组人少,少了1个。
师:吃饭的时候每一个人需要几个碗?几个碟子?
幼:两个碗,一个盛饭,一个盛汤,一个碟子。
(请两个小朋友给自己的小组分碗筷)
【分析】
中班的幼儿已经掌握了许多数学知识,他们会将获得经验进行迁移,会在生活中根据观察或发现的事物积极动脑筋思考。在短短的时间里,孩子们不仅学习了数数的方法(分碗时两个两个数、数人数时先目测再接着数等)比较数的多少,还复习了一一对应的方法,而且也进行了自我服务。整个过程使孩子充分体验了在生活中学数学的乐趣。
案例三:买菜(大班)
【实录】
大班的孩子对人民币已经有初步的认知,在日常活动中,孩子们都经常接触。比如跟妈妈去超市买吃的,看到妈妈付钱,买菜要付钱,买玩具要付钱,可孩子们还没有尝试过那种“小主人”的滋味,何不让他们亲身体验购物的过程。于是,结合主题《有用的植物》,我们让孩子拿着5元钱尝试去菜场买菜。
到了菜场,孩子们显得非常兴奋,都在商量着买什么菜,而我们则向孩子提出了要求“用5元钱买两样蔬菜,如果有剩余,还剩多少?”在买菜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孩子和菜贩讨价还价、有的孩子掰着手指头在算该找几毛钱,有的孩子则在算怎样买能把五元钱用完。
【分析】
“借助實际情景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这是《指南》中对大班幼儿的目标要求。买菜这个活动能让幼儿在实践中积累对加减运算的感性经验,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参与计算和付款的过程,同时锻炼了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儿渗透数学教学内容,能使幼儿亲身体验到学习数学是那么的自然、轻松和有趣;利用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活素材,引导幼儿在有意无意间以各种感觉通道感受来自生活的多种数学信息,可以消除幼儿对数学的陌生感,唤起幼儿亲近数学的情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学数学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我们不但要重视集中教育活动,更要注重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习数学并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
(作者单位 上海市奉贤区青村幼儿园)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