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丹
摘 要:高度信息化社会带来信息对称环境。而信息对称环境的产生,必将冲击传统教师权威,给师生关系带来巨大挑战。在信息对称环境下,分别以教师和学生对师生关系的主观体验为切入点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当前初中师生关系面临师生地位不够平等、师生交往不够民主、师生心理距离较远等问题。为此,师生必须共同努力,让教育向着师生自主共生发展的方向前进,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信息对称环境 师生关系 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对称性变化成为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对称环境的产生,给学校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学校生活发生了新的改变,作为学校中基本人际关系的师生关系也面临着挑战。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构成的相互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制约着教育效果的好坏,对师生关系的研究意义重大。
1 信息对称视域下师生关系的理论审视
学术界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有很多,而基于信息对称视域研究师生关系的文章也不少。整理相关研究成果,对信息对称视域下的师生关系有一个理论审视。
第一,关于信息对称视域。信息对称来源于信息经济学领域中信息不对称理论。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信息社会的数字化环境提供了平等获取信息的机会,使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所需要的任何信息,从而促成了信息对称环境;二是指信息关联方对信息认知的程度是对等的,强调在平等获取信息的基础上,人们具有掌握信息的同等水平。但由于个体之间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差异,往往导致虽然共处于信息对称环境下,却仍有可能出现信息认知不对称的状况。因此,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常态,而信息对称是动态偶然的。
第二,关于信息对称环境对师生关系的影响。研究者普遍认为信息对称环境,给以师道尊严为主要特征的师生关系带来强烈冲击,造成教育权威的消解。教育权威的消解,从教师角度而言,包括教师知识权威、制度权威、角色权威的弱化;从学生角度来说,主要指信息渠道的增加,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获得,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了知识的建构者。
第三,信息对称视域下师生关系的走向。理论界普遍认为信息对称环境出现,给师生关系带来了一系列挑战,而这些挑战让教育向着师生自主共生发展的方向前进,催生出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2 信息对称环境对初中师生关系的挑战
高度信息化社会带来的信息对称环境,冲击着师生固有的思想观念,影响到师生的行为方式。“传统”与“现代”的冲击,给当前师生关系(师生教学关系、社会关系及情感关系)带来巨大挑战。对高知识背景和良好家庭经济背景的重庆市XX中学进行的个案调查显示,信息对称环境对初中师生关系的挑战以师生交往中凸显的问题为反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地位不够平等
信息化高速发展带来的信息对称环境,要求师生在教学关系中民主平等,相互对话。目前大部分师生对此有了良好的思想认识。他们不再强调传统教师的绝对权威,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有52.17%的老师认为自己属于民主型,26.09%的老师认为自己是朋友型; 46.91%的人认为师生在人格上应该保持平等。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师生地位仍然存在不平等现象,尤其凸显为两种极端:
其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教师教学作风仍然不够民主,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尽管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是有思想的鲜活个体,但教学过程中,受传统观念与习惯的影响,为维护教师权威,仍然较少考虑学生的主体性,较少征求学生意见。调查数据显示,52.17%的教师很少与学生商量教学任务,甚至有4.35%的老师不与学生商量自己做决定。另外,通过访谈也得知,教师仍然掌握教学的大部分主动权,尽管相较过去而言,课堂上学生参与的机会增多,但大部分时间依然以教师主讲为准。
(2)师生交往不够民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人文主义精神的价值倡导下,民主平等、主体尊严意识日趋强烈。而师生关系反映着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领域中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作为师生关系中的社会关系,当然要体现民主意识。但在师生交往过程中,仍然存在交往不够民主的问题。调查发现,师生交往不够民主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首先,社会要求民主对待学生,而学校却一定程度上要求升学率,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矛盾。调查显示,91.3%的教师认为目前工作压力的来源主要是升学率或考试成绩,86.96%的教师认为是教育改革,60.87%的老师认为压力还来至于知识经济发展对教师的要求。我们知道无论是教育改革还是知识经济发展对教师的要求都提倡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也就是说社会要求教师民主对待学生;而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却要求教师提高学生的分数,以分数为准。二者之间的矛盾性让教师不知该如何操作,给予教师巨大的无力感。
其次,教师不好掌握这个度,太注重民主容易弱化教师权威,对部分不遵守规则,放荡不羁的学生,教师管理存在困难;而教师对学生管理教严,又会造成学生的抱怨与申诉。现在的学生都很强调民主,维权意识比较强,这给教师的管理带来一定麻烦。调查显示,39.51%的学生反对任何形式的体罚,认为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认为师生之间人格平等;另外,34.78%的教师不参与任何形式的体罚,通过访谈了解到他们不参与体罚最主要的原因是怕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家长方面带来的。
(3)师生心理距離较远
信息对称性变化让师生认识到各自都是平等的主体,在人格上完全平等,但在实际交往中却存在诸多挑战。上文所述的教学关系与社会关系中存在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通过调查显示,在情感关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师生心理距离较远。
学生卷调查显示,会主动找老师聊天谈心的学生仅占4.94%,大部分学生不愿主动与教师讲心事,甚至有23.46%的学生拒绝跟教师聊心事。而在教师问卷中,当问及“您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能否经常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思想心理沟通”时,34.78%的教师回答不能。可见教师和学生在课外沟通不够,触及心理层面的交流较少。调查发现,当学生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只有23.46%的学生愿意向老师请教,剩下的同学都愿意通过上网、翻阅参考书或者求助于同学和家长,其中有43.21%的学生愿意通过上网查资料来解决学业问题。为什么会存在大部分学生在学业问题上不愿意请教老师呢?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1.23%的学生认为老师水平差,不愿意请教老师;9.87%的学生是因为和教师关系不好,不愿意请教老师;而58.02的学生则主要认为有方便快速的网络,没必要请教老师。上述数据,一方面反映出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较远的心理距离,学生不愿学业求助于教师;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予了学生快速方面的网络环境,让学生愿意通过自我解决问题,网络的发达提高了学生独立自主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师生心理距离进一步加剧。
3 思考与建议
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对称性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信息對称环境的产生与师生之间信息认知差距的减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必然要求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我们应该顺应这种时代发展的要求。但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师生关系还存在各种挑战。这些挑战的存在都是在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予以理解,但是也需要提高警惕,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不能有效进行引导和纠正,很可能使师生关系陷入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因此:
就教师而言,作为师生关系中的重要主体,首先应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将民主平等对话的观念融入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其次,转变教学方式,注重方法教育和心理教育。高度信息化社会,知识的快速更新与多向流动使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与心理健康的教育变得更加重要;再者,转变教学心态。随着信息化社会而来的文化反哺现象,可能会让教师偶尔处于尴尬的境地,教师要学会调适自己;最后,多与学生沟通。师生关系是一种交往关系,沟通对于良好的交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作为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的个体,必然要求教师要在师生关系中充当主要作用,因此,教师要主动加强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理,从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就学生而言,作为师生关系中的另一主体,在师生交往中,应该学会体谅老师,宽容老师,转变自我认知方式。老师也是人,难免会不完美,不能因为老师的一点错误就看不起老师,甚至与老师作对。更不能因为自己能掌握一些老师都不知道的知识就看低老师,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更不与老师交流。另外,在遇到问题时,学生应该学会主动和教师沟通,不要太以自我为中心,学会转变角度看问题。
就师生所处环境而言,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为师生创建和谐交往的氛围与环境,多给予师生支持,给予师生适当空间,毕竟任何一种新关系的构建都是需要不断尝试、更改、再尝试的过程。
参考文献
冯建军.现代教育学基础[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1,P262.
范良辰.论信息对称视域下家庭教育中的人际关系[J].继续教育研究,2009(6):43~44.
罗刚,佘雅斌.“我和你”师生关系及其建构——信息对称环境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探究[J].电话教育研究,2010(8).
4 范良辰.论信息对称视域下家庭教育中的人际关系[J].继续教育研究,2009(6).
5 张雁华.论文化反哺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1).
6 范红霞.论“同伴探索”式师生关系模式[J]教育研究,2003(4).
7 靳玉乐,张家军.论理解型师生关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04(11).
8 金生鈜.超越主客体:对师生关系的阐释[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9 胡晓.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师生关系现状分析及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