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逻辑构成及其内在特质

2014-10-21 11:30彭艳娟
中国集体经济·下 2014年6期
关键词:构成逻辑

彭艳娟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是由桥梁主体、实践主体及核心主体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群体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以它特有的社会利益整体性、政治方向一致性、成员广泛性与交叉性、群体性等一系列特质,在规范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过程中,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文章主要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逻辑构成进行深入分析,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的内在特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逻辑;构成;内在特质

一、引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本土化、具体化的一个历史进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快速、健康发展的主体,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逻辑构成及其内在特质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化规律,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逻辑构成的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核心主体是关键

从马克思主体中国化历史进程来看,其经过了两次较大的变革,其中党的领袖群体在变革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践主体、桥梁主体的思考方向与行动方向,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所在。中国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及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决定了中国革命时期的正确发展方向,尤其是通过在延安地区开展的整风活动,统一了党的领袖群体思想,确立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方向。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袖群体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真正发挥了党的领袖群体具备的核心作用,使广大的人们群众能够正视和纠正左倾、右倾错误,共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也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实践主体是前提

有学者明确提出:人应当通过自身的实践,来证明自己思维具备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起源于欧洲,是一种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理论,想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具备的推动社会历史发展、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及实现全人类解放的理想作用,各个国家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与本国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把握时代发展的特征及人民群众的愿望,才能够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完善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体中国化的实践主体,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伟大实践,党的领袖群体对于拯救、发展中国的理想及大多数理论工作者具备的理论思想都将成为昙花一现。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认知,以毛泽东同志为主体的党的领袖群体,在中国革命的整个历程中,从始至终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宗旨,加强党的建设,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建立一支属于人民的军队,实施人民战略战术,组织革命大军,掀起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了全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时期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他认为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党的领袖群体仍然坚持走群众路线,将人民群众的智慧集中在一起,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群众发起乡镇企业的“利、权、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温饱问题,提升了經济效益,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当代中国体制改革。从中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是将人民群众作为一个前提条件,如果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推动,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无法实现。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桥梁主体是必要条件

理论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运用、学习的核心力量,是党的领袖群体的政策、方针、路线及理论的传播者与宣传者,也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化、大众化的执行者;同时,理论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桥梁主体。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工作者以自身具备的勤于思考、踏实劳作的优良工作作风,深入群众、创新理论、总结经验及调查研究,理论工作者的思想观念是党的领袖群体理论智慧的主要来源。例如,延安时期,理论工作者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前,理论工作者艾思奇、张如心等人,虽然没有直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但是已经有了与“中国化”相关的一些提法,如提出了在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过程中,采用唯物辩证法将问题具体化,以此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内在特质的分析

(一)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具备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政治方向的一致。中国的无产阶级不仅仅只包括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领袖群体,还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主体——人民群众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主体——理论工作者,他们具有的革命纪律性、彻底性及坚定性十分强,是中国整个社会中觉悟最高的阶级,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力量。改革开放时期,虽然中国无产阶级的分化现象较为严重,但是无产阶级的主体性非常强,积极自主的投入到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并且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对理论进行创新。由此可见,不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哪一个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在政治方向方面都具有一致性。

(二)群体性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都具有一个相同的特征,那就是群体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上就是将中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项革命运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群体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主体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群体,首先动员自身的组织,明确目标,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并且在社会运动中将理论工作者组织起来,向人民群众宣传自身的思想理论,号召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参与到革命事业中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三)整体性

无产阶级在社会利益方面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具有相应的整体性。我国制定的《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无产阶级运动,主要是为了绝大多数人谋求利益而独立存在的一项运动。在这一基础上,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革命在实践中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并且将其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整个内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来看,党的领袖群体、理论工作者及人民群众是中国无产阶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社会利益方面具有整体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形势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与其桥梁主体、实践主体及核心主体之间是整体与局部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桥梁主体、实践主体及核心主体之间是平等、并列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各个主体发挥着各自的功能,承担着各自的责任,以此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合法性与结构探究[J].理论月刊,2012(11).

[2]孟凤英.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逻辑构成及其内在特质[J].湖北社会科学,2013(10).

[3]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主体及其结构内涵[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02).

[4]陈顺伟.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构成要素:基于“一体两翼”的视角[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01).

[5]洪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研究现状及述评[J].西安社会科学,2012(06).

(作者单位:河南省会计学校)

猜你喜欢
构成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民事推定适用的逻辑及其展开
父母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齿轮油的构成和分类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立体形态设计与构成分析
我国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