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质量 促发展 构建精英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2014-10-21 05:53彭喜峰朱志伟赵涛肖瑶
学理论·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以人为本人才培养

彭喜峰 朱志伟 赵涛 肖瑶

摘 要:如何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培养精英型创新人才,并且总结可推广借鉴经验、进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是研究型大学面临的历史使命。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积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从理论、实践以及综合素质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建立研究型大学精英教育格局,努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新途径。

关键词:人才培养;以人为本;精英教育;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7-0171-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明确了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那么,在研究型大学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如何能够让学生具有更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拥有良好的发展潜质和专业素养、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研究型大学如何充分发挥其科学、知识、人才的整合实力和集成作用于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型大学如何形成知识教学与素质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创新人才教育格局?要解决这些在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改革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重要课题,顺应国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科技自主创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求,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必须进行战略性转变,即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更要具有自主创新发展潜力、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精英型创新人才。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建立精英教育格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立德树人贯穿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中,努力构建知识教育与能力素质教育并重的精英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育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作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哈军工从建校之日起就始终将教学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中心地位,提出了“教书育人”、“一切为了学员”等思想,对形成良好的教学、育人风尚起到重要作用。学校在建设研究型大学、培养精英型创新人才的过程中,继承并不断发扬哈军工的优良办学传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将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全面发展的精英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实践育人体系的建设,全面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二、凝练共识,合理确立精英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着力点

1.理论教学体系建设方面。从学科布局、专业的内涵式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人才培养改革上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力于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对优秀教师的奖励提高广大教师投身教学实践的积极性。

2.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首先是实践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实现从技能培训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转变;其次,大力推进实验室软硬件建设和管理等;此外,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活动优秀做法和经验的总结再推广可以有力促进科创活动水平的提升。

3.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方面。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和基础。依托各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高校可根据校情的不同通过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组建学生组织并开展高水平文化活动,组织各类校园论坛和学术报告等,通过开展特色各异的、高水平活动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

三、坚持精英教育实践,构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围绕建立研究型大学精英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哈尔滨工程大学坚持以人为本,以新版培养方案实施为契机,深化以大类培养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充分调动校内外、国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逐步建立起了以课程建设、资源保障、实践育人为支撑,理论教学、实践训练、道德素养、多元化培养相结合的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1.确立高素质、精英性的人才质量观,构建精英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和举措。学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学术精英、技术精英、管理精英,以新版培养方案修订为引领,按照“基础、创新、特色、人本”的基本思路推行大类人才培养改革,将学校现有本科专业划分为理工、经管、社科、语言文学四类,按专业大类打通基础课程平台,为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在专业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注重专业特色的突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着力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通过实施“一推二分三自主”即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分流和分级教学,自主选课、自主学习、自主考试等一系列支撑措施,全面提升精英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方法改革为要,大力加强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基础宽厚,专业突出”为方向,做好专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以教学改革项目为拉动,引导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实践,探索建立多元化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在整合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资源、教学平台等网络教学资源基础上,引进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着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网络课程,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有力支撑。学校不断完善投入制度化、管理规范化的激励体系,成立本科教材建设委员会,通过实施国家、省部级教材立项工作,全面推进教材建设工作的水平提升,为固化课程建设成果、实现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的传播提供新平台。

按照“强化基础、注重创新、突出特色、以人为本”的方针,学校通过创办陈赓人才培养实验班,在学员选拔、自由选课制、导师制、基础课程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探索完全学分制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具备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特征的精英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多部门协力构建实践育人新体系。首先,校院合力强化基础实践环节,规范课程设计环节的管理,着力建设实践育人新体系。将毕业设计环节作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基本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突出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其次,积极发挥实验(实践)教学作用,多部门协同推动实验室开放,搭建国际、国内大赛平台,通过每个学院形成一个创新品牌即“一院一品”,开展特色工程训练,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努力提升实验室硬件环境,建起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和20个实验教学中心,实现对实验教学资源的集约化管理。2011年总投资3000万的本科专业实验室建设项目获工信部立项,建成后将成为学校研究型大学精英型创新人才教育格局的有力支撑。第三,部门协同积极开展学生科研立项和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工作,以立项为牵引、以投入为保障,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训练;承办多项国内外高水平科技创新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开阔了国际视野;通过细化分类指导鼓励学生参加科创活动,科技创新普及率超过80%。学校还陆续出台创新学分、个性化保研、科创基金、创业基金、项目指导教师奖励等政策以鼓励和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支持创业教育学院不断完善创业理论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开设链条式实践类特色课程对学生进行递进式人才培养。注重科研成果转化,积极建设大学生科研立项平台、创业孵化平台。第四,利用校企联合培养平台,学校积极创新工程人才的培养机制和培养平台,培养具有“卓越工程师”素质的创新人才。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计划”之后,学校目前有7个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与7家单位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年经费投入近八百万,学校和企业界等各种资源的投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构建创新人才成长的道德文化素质基础。注重优秀传统道德传承,通过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拓展素质教育内涵;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立艺术能力拓展学分,开展学生艺术素质专项分级工作,注重对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推动以课程内涵建设为重点的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并不断完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实现核心课程网络化,引入优秀网络教学资源,积极开展通识教育课程的网络化建设;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梳理,通过严把课程准入机制和淘汰机制,整体提升教学水平。

4.联合培养,开放办学,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教育格局。学校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多渠道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加大本科生的国际化培养力度,逐步增加具有海外交流学习经历的本科生比例。通过与国内外高校间的联合培养、短期交流等学习项目,选拔一批学生到一流大学进行学习交流,实现校际间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通过邀请世界一流学者来校访学,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比赛等活动,活跃校园学术氛围。基于“中美暑期学习班”的核专业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实习项目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专项资助。学校深层次合作办学、推动本科精英型创新人才教育国际化新格局逐步形成。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以人为本人才培养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