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阐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部分中提到了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已知知识经验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才会是有效、高效的。如何有效将学生的原有正确的知识经验加以利用,错误知识经验加以矫正,直达最后开放、精致的课堂生成,是考验教师的教学手段。笔者以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中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为例,浅谈如何打破学生原始错误认知,展现有价值的课堂生成。
【案例描述】
一、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看似简单,但是要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角还是比较困难的,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也并不容易。
二、起点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角”已经不陌生了,人民币中的角、衣角、墙角等,这些对“角”的已有知识与数学中的“角”的概念相去甚远。另外,学生认为看上去又长又大的物体就大,在判断角时也会产生偏差。
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这一内容的教学沿着“辨析生活中的角与数学中的角的不同—抽象出角的概念—再在生活中、图形中抽象出数学中的角—比角大小的方法、分析影响角大小的因素—画角”的模式开展教学,会更有力地打破学生原有的错误认识,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更加科学。
三、课堂观察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与基础。因此,了解学情是指导课堂教学的前提。我们可以通过设计课前问卷、采样分析、课堂观察等各种手段来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大致把握他们所知道的、所欠缺的、感到困难与疑惑的内容。本案例将从课堂观察角度来分析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中角概念、影响角大小因素这两块知识的掌握情况。
1.课堂观察中展现“原形”
片段1:适度提问现“原形”
师:角,你听说过吗?
生:听说过。
师:你能在周围找到它,并指一指、说一说它是什么样的吗?
生1:桌上有角。
生2:这不是角,角应该是像黑板上那样。
评析:
课初,教师抛出适度的问题预设,激发了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且步步为营的提问,将存在于学生脑海中的角,通过指一指、说一说、画一画等操作活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直观地展示在师生面前。在这比划过程中,教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角概念的界定,他们认为“突出来”的、“尖尖的”的部分就是角,这也给接下来的课堂提出挑战:如何打破固有思维来区分数学中的角和生活中的角,即经历从物体的表面抽象出“直直的边”“尖尖的点”,进而抽象出“角”的过程呢?
片段2:夸张素材现“原形”
师出示一个边很长的角:请看,我这儿有一个超级厉害的角。你们有本事做一个比它还大的角吗?
生异口同声:肯定不行。
師:为什么?
生1:你的角边这么长,我们的角边才这么短,怎么可能呢?
生2:不不不!能做的能做的!
大部分学生:怎么可能呢!
评析:
运用适当的教学素材是教学活动中常用且重要的手段。像这样充分挖掘有意思的素材,选择对比有强烈冲击力的素材,调动了学生最直观的感官。教师通过学生的反应也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并未建立“角的大小”的概念,认为边长的角就大,边短的就小。所以,在此处也要求教师在探究“角的大小影响因素”之前,先解决角的大小这个概念。
2.知识交汇时打破“原形”
片段3:观察判断破“原形”
黑板上展示了以下5个“角”。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很多角,那黑板上5个角中哪些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学上的角呢?
大部分学生都认同:③④⑤。
师:为什么都选择后三个角?
生1:③④⑤都有尖尖的部分。
生2:③④⑤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师:是呀,这就是数学上的角共同的特点:顶点,边,边。
评析:
本节课有两类关于角概念的环节设计:一是直接将数学上的角概念出示,再与生活中的角进行对比,研究两者差异;二是在生活中找角,分辨生活中的角和数学上的角的不同,从中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前者先数学后生活,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建议的在学生的知识经验上进行教学有偏差;后者则在考验学生数学素养的累积,是否有足够的数学知识作为基础来判断。为此,笔者特意进行了课前采样。调查时发现大多数学生具有初步的图形知识,从不同班级随机选出的10人中有8人能准确选判断出数学中的角。因此选择后者进行教学。
片段4:环环相扣破“原形”
师出示边很长的角:你能用你们手上的学具角来告诉同学们,可以做比我的要大的角吗?
生边做边说:我将我的角的两边叉开得比你大就行了。
师:可你瞧,我的边多长啊。
生: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我要是将我的角边变得这么长,肯定就是比你大的。
师生经历探索后,总结:看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
评析:
从片段2中,我们发现了学生对角的大小理解上有误区,他们认为看着大的角就是大。为了打破这个错误原形,笔者在前后都设计了相关的活动环节,力求学生在探索中调整自己的想法。在片段4之前,通过做大的角和小的角等一系列玩角的活动,学生明白了“两边叉开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越小,角就越小”。有了这个活动经验的基础,他们才会打破自己的惯性思维,而要考虑其真正的影响因素。
3.语言描述中精致“生成”
片段5:儿童语言巧“生成”
师出示和学生一样大小的学具角:请你们做一个比我大的角。
生同桌合作做角。
师:你做了什么动作,你的角就比我大了?
生1:我将角张大了。
师:哦!大家不约而同地都做了把两边“叉开”的动作。咱们一起边说边做,把角的两边叉开得大一些!
师生一起做角。
师:你能做一个比我小的角吗?
生做角。
师:你做了什么动作,角就比我的小了?
生1:我将两边合拢了。
生2:我将角的两边压缩了。
师:你们能用上黑板上“两边叉开”这样的数学词语吗?
生:我将两边叉开得变小了。
师:说得真棒!来,我们一起边说边做,把角的两边叉开得变小了。
评析:
在做角比角时,学生的操作行为大部分都是对的,但是语言描述上带有孩童般的趣味,“张大”“掰开”“压缩”“叉开”等,都明确地指向了角的两边的动作。儿童语言易于理解其动作意图,但对学生的儿童语言还得再加工、再完善。
本案例强调了如何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辨析来观察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再通过环环相扣的环节来打破错误的原始认知,并通过组织严谨的数学语言来精致学生的活动生成,使课堂更有味道!
作者简介:叶蓓,女,出生年月:1989.03,本科,杭州市学军小学,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