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影视作品中的传承

2014-10-21 14:26王胤
中国文艺家 2014年9期
关键词:审美文化黄土地天人合一

王胤

【摘 要】《黄土地》是导演陈凯歌的代表作之一,其思想深刻、意蕴深远,是中国不可多得的艺术片。本文通过对这部电影的镜头、场景、画面、造型、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和“意境说”的审美思想,从而揭示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价值。

【关键词】审美文化;黄土地;天人合一;意境说

诞生于19世纪末、崛起兴盛于20世纪的电影经过百年历史的发展,凭着现代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以它生动逼真的视觉形象向我们展示着这个变幻多姿的世界,并在展现视觉形象的同时触动着我们的灵魂,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中国电影在中国传统审美的背景和基础上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也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尤其在改革开放后,传统的审美文化在影视创作中显示着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一、“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也是儒家学派审美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种天人和谐的审美境界,在人与自然亲密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关的文化心理。中国美学正是从“天人合一”的生命感悟中,即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中寻求美的享受。用生命意识去审美,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思维方式。

电影《黄土地》,拍摄于1984年,此片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他与张艺谋的首次共同创作的作品。影片荣获了各项大奖,例如,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第七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摄影奖、第38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第29届英国伦敦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萨特兰杯导演奖以及美国第五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电影奖和柯达最佳摄影奖。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特技效果,没有什么大批资金投入,而电影《黄土地》能屡次赢得各大国际奖项并受到观众的欢迎,是因为它与众不同的影像塑造,《黄土地》这部电影就是通过对镜头画面、造型色彩、光线影调以及场景等一系列因素进行美学意境的营造,因此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使影片呈现或浓郁或厚重的风格,带给观众特殊的审美体验。影片刚开始就是一组黄土地的大远景镜头,给人一种特别的气氛。在整个画面的构图中,千沟万壑的黄土地占了绝大部分,画面的2/3是表现黄土地,而画面中的人和天空却占了很少的部分。当画面切换成蓝蓝的天空时,黄土地和人却又变得很小了。这样的环境造型,突出了黄土地的厚重和天空的广阔。在这里厚重的土地就像父亲,蔚蓝的天空就像父亲一样,滋养他们的儿女人类。接下来又插进来一首陕北民歌的画外音,他们以原始的嗓音唱歌民歌,紧接着又是一支传统的迎亲队伍。这一组组的大远景画面:千沟万壑的黄土地、广漠的天空、原始的民歌等等,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电影《黄土地》通过这些画面表达着更深层次的理念,就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整部片子土地和黄河的镜头出现的最多,好像一个大的舞台。演员和群众们就在这样一个大的自然环境中,这些勤劳朴实的陕北人,虽然遭受天灾人祸,但他们从不怨天尤人,坚强的生活在那片厚重的土地上。他们喜欢黄土地,喜欢那条古老的黄河。更重要的是导演将人的生命和命运赋予给了自然,更确切的说,导演将黄土地和黄河具有的生命感有效的表达出来了。

二、“意境说”在电影《黄土地》中的体现

“意境”这一概念出现在王昌龄《诗格》第二卷:“诗有三境,一曰物镜,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镜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娛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王昌龄提出的三境说,也揭示了后来所说“意境”的某些重要特点:一是“境”是“象”与“心”统一的精神境界。象取之于物,但反映于心,为心重塑,成为心象,心象是意境的主观形态,也是最初的形态。二是“境”之“象”,既得物之形似,又得物之神似。三是“境”之“心”既得人之深情,又得人之意真。因此可以看出王昌龄关注“境”,他将“境”与“象”区别开来,象重在物,境重在心。象为表层,境为深层。象是境的载体,境是象的本根。

影片中的“黄河和黄土地”所呈现的已经不只是表层含义中的自然景观,而具有了整体审美意象。本影片基于美学的形象思维之上,构筑了新的境界,其中包是主体与客体的关联、情感与物象的统一,使得整部影片的意境具有和谐统一浑然天成的美感。影片开端就为我们展示了广阔的、深刻的、贫瘠而荒凉的黄土地的画面,这便是影片最想要表达的意境,它不仅是这部电影的基调,还成为了一种情感释放的渠道。黄土地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她在我们民族的深层集体意识中犹如一个温情博爱的母亲,而黄土地散发出来的力量也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般宽广;同时,黄土地又不仅仅像母亲,她又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压抑的文明、封闭的愚昧、凝滞的顽固,正是由于我们寄予黄土地由来已久的情感,才使得导演的手段表现在影片中显得更加贴切和生动。例如,《黄土地》大部分的拍摄过程并没有在任意的日常时间里拍摄,而是选择了傍晚或是清晨,两个时间段的光线造型使得黄土地的整体色调更加的厚重和严肃;而影片中反复出现的空镜头,也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广袤土地的无限辽阔甚至是凄凉。此外,乌鸦叫声凄凄切切、呼啸的风声加重苍凉的意境,让我们看到了,在“黄土地”这一客观景物外的另一种意象的呈现。最具诗情画意的就是几个人在农田上劳作的这段场景,也是影片由“象”到“心”的表现,荒凉广阔的土地犹如一幅幅画作,在远景里的夕阳余辉里,人和牛组成的队列走在天地交汇之间,仿佛被世界融化着,意境悠远、充满艺术的表现力。影片通过黄土地和人之间的“象”传送情感,第一“心”是人地关系的黄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源,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而另一层“心”的含义,则是生活在这片厚重黄土地上的人们,他们一代又一代的辛勤劳作,他们那渺小的身影显示出一股巨大的坚韧和毅力。

总之《黄土地》这部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少有的杰作。本文主要通过对这部电影的镜头、场景、画面、造型、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和“意境说”的审美思想。从而揭示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价值。可能这部影片还有更多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着让我们去挖掘。(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参考文献:

著作类:

①陈望衡著.中国美学史[M].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2006年6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②廖群, 仪平策著.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 秦汉魏晋南北朝卷)[M].山东出版集团,2007年9月第1次印刷

③龚哓青编.《黄土地》的电影美学研究[J].电影文学.2009(5)

④孙晶著.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与当代视觉文化的碰撞和融合[D].北京印刷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

⑤陈俊编.浅析电影《黄土地》的符号内涵[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4月第32卷第2期

影像资料:

①56我乐网.http://www.56.com/u14/v_NTYzMDUyOTk.html.

猜你喜欢
审美文化黄土地天人合一
《黄土地》画报
不忘黄土地
从黄土地走来
亲不够的黄土地
浅析巴蜀审美文化的特征及发展
“中国学派”动画片的审美解读
浅析现代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浅谈产品设计的审美文化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浅谈传统审美对当代艺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