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长慧
(朱湾镇文化站,安徽 滁州 233200)
新时期农村文化站职能变迁研究
樊长慧
(朱湾镇文化站,安徽 滁州 233200)
农村文化站是为基层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事业机构,长期以来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是全面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站的职能,满足农民的公共文化需求。本文阐述了农村文化站职能变迁的历程,同时也分析了当前农村文化站的职能定位。
农村文化站;职能变迁;服务定位
(一)政治整合时期
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有其特殊性,因此农村文化站的职能也有其明显的特征。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领导层大力发展经济,并将执政重点放在稳固政权、国家安全这几个主要方面,全国上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行政层级结构。其次,从1985年全国大部分范围内都建立了人民公社制。在这一体制下,国家全面介入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因此,政府通过农村文化站全方位管控乡村社会。最后,这一时期,农村文化站的主要职能是宣传党的执政路线和方针政策,通过组织群众性演出等形式来进行政治宣传和文化批判。例如,在农村放映有关解放战争等相关题材的电影,宣扬党的正确领导和革命战士的精神等等。总之,这一时期的农村文化站受政治社会形势影响而呈现出高度的计划性、指令性和政治性。
(二)行政管治时期
首先,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农村文化站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权力下放,其不再受双重管理和监督,而确立了由乡镇政府直接领导的体系,同时也由乡镇政府划拨活动经费。其次,这一时期,政府主要将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这一方面,而将农村文化建设边缘化。因此,这一阶段的文化站除了宣传政策和思想教育工作外,还要承担其他职能,例如,计划生育工作、向农民收缴税费等。最后,这个阶段的农村文化站职能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文化站最为根本的职能被弱化,自身难以发挥作用;其二,农村文化站因其将协助政府收缴税费作为主要任务而呈现出“赢利性”的特征。
(三)文化服务时期
首先,进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农村经济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乡镇工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广大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有着明显提升,农村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备;另一方面,农民的思想意识逐渐开放,对于先进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文化站的工作开展有软环境的支持。其次,这一阶段的农村文化站职能主要是为广大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乡村特色文化的开展等。最后,在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后,文化站的职能呈现出“服务性”这一特点。
综上所述,农村文化站作为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机构,其职能和特点与时代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总体而言,从建国以来,农村文化站职能呈现出“政治整合—行政管治—服务农村”这一变迁过程。
(一)定位
笔者认为,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决定农村文化站的职能应当定位为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我国虽然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但是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较为脱节。再加之,广大农民的自我意识逐渐提高,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较强烈,因此,文化站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来开展工作;其次,现今公共服务种类越来越多,农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也是越来越丰富,因此,对农村文化站的职能提出了新的挑战,即需要文化站发挥综合功能,拓宽工作服务的范围;最后,具体而言,现阶段的农村文化站的工作主要为:提供健康的文化产品,传播先进的文化和信息,进行社会教育等。
(二)意义
首先,从微观的角度看,有利于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构建起和谐的文化氛围。一方面,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和“八荣八耻”等道德荣辱观,可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文化教育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文化站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例如电影放映、歌舞剧团表演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进而营造出“民风淳朴、互相友爱、和谐发展”的乡村文化氛围。
其次,从宏观的角度看,有利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农村作为公共资源较为缺乏的地区,同时也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地,积极发挥农村文化站的服务职能既能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也能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站的职能,也可以尽可能地缩小城乡差距,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最终实现“中国梦”。
伴随着国家体制改革和税费制度的变化,农村文化站的职能也有所变化。当前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农村文化站也要将其职能定位在为广大农民服务这一点上,要走群众路线,贴近农民生活,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文化产品,从而为构建新农村增添一份力量。
[1]于忠龙.乡镇综合文化站职能转变研究—以山东省L镇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G242
A
1005-5312(2014)29-0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