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天成
农业产业集群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方式。目前河北已经形成了一批农业产业集群,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专业化生产效率低、龙头企业规模小、质量差、农业品牌建设不足、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相关和支持产业建设不完善、产业升级压力大等问题。
这里Eij指i地区产业j的增加值,Ei指i地区生产值,Ekj指国家k产业j的增加值,Ek指国家k的生产总值,大于1则表示形成一定集聚。通过计算农业生产的区位商和农业加工业的区位商,可以识别出河北的农业产业集群。
其中区位商大于1的有棉花(1.8345)、坚果(1.7250)、其他畜牧业(1.7161)、羊的饲养(1.6103)、其他牲畜饲养、奶产品、毛绒产品(1.5782)、食用菌(1.5429)、蔬菜(含菜用瓜)(1.5043)、牛的饲养 (1.4621)、水果 (1.2263)、家禽饲养(1.1810)。区位商虽没有大于1,但是聚集水平较强的产业为谷物(0.8590)、薯类(0.8973)、油料(0.8578)。
河北棉花生产集聚优势明显,纺织业区位商为2.1467,已经形成棉花-纺织产业集群。
河北坚果生产区位商为1.7250,围绕坚果生产,可以延伸出坚果加工业,坚果果壳可以用来制作活性炭,果干和果实分泌的树胶可以用来制作树胶,成为纺织品印染的原料。
其他畜牧业(除牛、羊之外的马、驴、骆驼等大型牲畜的饲养)区位商为1.7161,其他牲畜饲养(指除牲畜和家禽以外的养殖)、奶产品、毛绒产品区位商为1.5782;家禽饲养区位商为1.1810;羊的饲养为1.6103、牛的饲养为1.4621。河北的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区位商为8.6167,屠宰及肉类加工区位商为1.9190,液体及乳制品制造为7.2824,形成了牧业养殖-肉类加工产业集群;牛养殖-乳制品产业集群;家禽、牲畜养殖-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产业集群。
食用菌生产区位商为1.5429,生产品种为平菇、香菇(遵化、平泉)、金针菇(灵寿)、滑菇(平泉),对于食用菌产业的加工主要是食用菌的加工、包装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区位商为2.4001,食品制造业区位商为3.3032,形成了食用菌-加工产业-食品制造产业集群。
蔬菜(含菜用瓜)生产区位商为1.5043。蔬菜、坚果加工业的区位商为1.6960,形成了蔬菜-加工产业集群。
水果的生产区位商为1.2263。蔬菜水果、坚果加工业区位商为1.6960,罐头制造业区位商为1.5432,饮料制造业区位商为2.7255,形成了水果-加工-饮料、罐头制造产业集群。
谷物的区位商为0.8590,谷物的秸秆用来生产饲料,生产的面粉用来制造挂面、面包、方便面等方便食品以及烘烤食品。谷物磨制区位商为3.3443,饲料加工区位商为2.5143,方便食品制造区位商为8.7576,烘烤食品制造业区位商为2.8374,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区位商为1.255,形成了粮食种植-谷物磨制-方便食品制造、烘烤食品制造、植物油加工,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及粮食种植-饲料加工产业集群。
表1 河北省农业生产区位商
油料生产的区位商为0.8578,植物油加工产业区位商为2.3487,形成了油料生产-植物油加工产业集群。
根据周应恒的研究,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以下6种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型、特色农业主导型、规模经营推动型、农业科技园驱动型、现代农业设施支持型、休闲观光拉动型。
如果从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历程来看,按照以上分类,河北的农业产业集群经历了初期从龙头企业带动型到农业科技园驱动型,再到休闲观光拉动型的过程。
通过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实地考察,参考前人的研究,本文认为河北省的农业产业集群分为三种模式。
以市场为导向,“无中生有”型,指在原本没有任何生产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确定农产品的品种,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技术,改造当地的自然条件,使得农产品的生产摆脱自然环境的约束。通过龙头企业或者政府推动的科技园为驱动力,发展从农产品生产到农产品加工的农业产业链,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形成农业产业集群。下面以邢台临城核桃产业集群为例进行分析。
邢台临城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区、丘陵、平原呈阶梯状分布,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而且邢台的山地丘陵多以石头山为主,不适宜农业种植。而经过多年的改造,在龙头企业和当地政府的带动下,临城已经发展了20万亩的核桃种植,形成了3家核桃深加工企业,创出了驰名全国的核桃品牌,形成了竞争力较强的核桃产业集群。
临城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主要动力是龙头企业,而绿岭集团作为其中规模最大、带动力最强的龙头企业,也是最早进行核桃种植的企业。早在1999年之初,绿岭集团就通过对市场的探索,确定了以核桃种植为主的发展方向。绿岭集团通过县农业局引进核桃品种,并与河北农业大学展开合作,培育核桃品种。经过长达10年的努力,将万亩荒山改造成集核桃种植、树下种植苜蓿草、养鸡吃虫为一体的生态有机农业。临城县政府依照绿岭集团的模式,制定了统一规范的标准,将土地承包给农户进行改造,经过数年的发展,临城已经形成了有机核桃林20万亩。
在核桃生产的基础上,临城的核桃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合作,进行核桃的深加工,成立了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出了核桃乳液、核桃油、核桃粉等产品,大大延长了核桃的产业链。目前临城的核桃深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临城省级产业园区。在未来的发展上,临城规划将在继续扩大现有核桃种植规模,延伸核桃加工产业链的基础上,发展6万亩的产业景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将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
在农业生产用地普遍紧张的现实下,这类模式在充分利用资金、技术的基础上,改造本不适宜农业种植的自然环境,又不影响原有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了荒地、废地,走出了一条高度契合市场需求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道路,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从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视角看,这类模式非常适合在农业生产条件差的地区推行,例如山地、丘陵和原本不适合农业种植的地区。“无中生有”,反而能发展出最适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只是这种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投入大、难度高、周期长,往往需要有优秀的企业家、实力强劲的龙头企业和同甘共苦的政府。
特色农业主导,“有中变强”,指以特色农产品生产为核心,形成根植于地域特色、产品特征明显的农业产业集群。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或者众多的企业集聚,与政府引导形成合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并发展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下面以邢台内丘富岗集团为例进行分析。
邢台的岗底村曾经是河北省有名的“贫困村”。上个世纪80年代,岗底村和其他太行山里的山村一样,山秃、人穷、观念旧。160户人家690口人的全部家当是8000亩荒山、200亩山间农田,人均收入只有50元。而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的岗底村依托苹果产业,形成了苹果产业集群。
岗底村自古就有种植苹果的传统,但是传统的种植仅仅是自给自足。岗底村的气候虽然适合种植苹果,但是本地山地以石头山为主,并不适合大规模发展苹果种植。1984年岗底村村民在村委会的带领下,开荒运土,种植果树,并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科院等保持长期技术合作,引进多项林果生产新技术。经过20多年的努力,岗底村治理荒山8000亩,栽植了20多万株果树,独创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工序,生产的苹果远销海外。
在苹果种植的基础上,岗底村成立了富岗集团,以公司化运营方式运作,注册了“富岗”苹果商标,着力打造苹果品牌。建成4000吨苹果保存调气库。延伸产业链,对苹果进行深加工,生产出了苹果干等产品。除主导产业外又发展了制酒业、房地产业。如今的岗底村已经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美丽富饶的小山村。在岗底村聚集着大量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农产品运输公司为农业生产、运输提供服务,形成了有竞争力的苹果产业集群。
特色农业主导,“有中变强”型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利用了本地独特的农产品,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技术,发展壮大原有的农业种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及支持产业,形成农业产业集群。从全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视角去看,这类模式非常适合在有优势农产品但尚未形成大规模种植的地区发展。但是这种模式需要巨大的投入和循环周期,而且有些农产品生产的区位较偏僻,可能不利于企业集聚。
农业科技园,“庸中变优”型是指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但是农产品没有达到“人无我有”的绝对优势。在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上,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中介参与、政府引导,发展农业产业链,依托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下面以赵县淀粉加工业为例进行分析。
赵县盛产小麦和玉米,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相当可观的种植规模,但是小麦、玉米的种植在河北乃至华北地区并不具有竞争优势。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批企业开始以小麦和玉米为原材料发展淀粉加工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淀粉及深加工企业36家(原为47家,整合后36家),淀粉能力150万吨,约占全国淀粉产量的1/10。形成了一批享誉全国的龙头企业,同时发展了淀粉运输等相关配套产业。现在的赵县淀粉加工,依托当地的产业园区,在政府强力引导下,正逐步向淀粉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方向跨越。
农业科技园,“庸中变优”型依托当地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让大量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配套企业、中介服务组织集聚在一起,形成集聚经济。在一定的集聚基础上,政府积极引导,通过建设产业园区为相关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将原本“庸”的产品变“优”。这种模式适合在不具有“人无我有”农产品生产地区推广。这种模式不用改造自然环境,基础较好,先期投入相对较小,政府引导成本较低。但是正因为基础较好,也会形成较大的发展惯性,对原有路径的依赖会使发展遇到瓶颈。
1.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河北正处在工业化前期,传统粗放式的发展已经不能再继续维持,今后的发展必要向第三产业和农业倾斜。现代农业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业、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原有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产业带动能力大大增强。河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一定要树立发展农业的信心,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
2.实行标准化生产。国外先进的农业产业集群都有严格的生产流程、管理方式和完善的检测体系。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农产品增值最多的环节。在农业种植、养殖环节要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完善的检测体系。在农产品加工环节要做好产品的质量检验,树立以标准化发展农业的理念,以工业的方式去做农业。
3.面向市场发展农业产业集群。过去河北省的农业生产理念往往是“我种我的,他卖他的”,农业生产重生产轻市场。随着农产品商品化率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必须满足市场的需要。在农业生产方面,我们已经能够通过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及农业机械改造自然环境,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农产加工环节更应该生产出适应市场的产品。总之就是要树立一切面向市场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理念。
首先,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做好农业产业集群的整体布局,加强各地区农业产业集群的沟通和协调,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其次,根据不同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水平,选择不同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再次,各地方政府要制定出本地农业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和发展重点,根据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机制,明确不同阶段的引导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最后,农业产业集群的规划要既能推动经济发展,又能促进生态文明和谐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将环境污染、资源破坏降到最低。
[1]郑风田,程郁.从农业产业化到农业产业区[J].管理世界,2005,(7).
[2]李春海,张文,彭牧青.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及其导向:组织创新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11,(3).
[3]尹成杰.新阶段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及其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6,(3).
[4]周应恒.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5]白孝忠,何艳.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动力机制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
[6]洪艳.现代农业集群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9.
[7]张利庠,周海川,卞秋实.棉花产业链各环节相关性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