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视频手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选择与运用

2014-10-21 12:43李振琛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深度思维教学

李振琛

根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剪辑、拍摄或下载一些视频片断,恰当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与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的效率,使学生突破思维障碍,从而把握事物的特征,认识事物的本质。实践证明,教学视频是一种较为灵活、较为高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视频手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选择与运用,以期抛砖引玉。

一、如何选择

总原则是当我们教学生“语文”(尤其是文本的解读)时,由于受课堂有限空间的限制而教学效率不高,这时,不妨选择视频手段来辅助于教学。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角度去把握: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需要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着一些内容枯燥乏味的课文,任凭教师如何口干舌燥地讲解,学生听了也总是似懂非懂。如果能适时地利用视频手段,将课文中抽象的知识化为生动的形象,将教学重难点转难为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去感知知识,便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与形象性,为解难释疑铺平了一条康庄大道。同时,恰当利用视频手段也改变了以教师满堂分析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的静止的教学模式,使传统的教学跳出时空的局限,学生能迅速直接地进入动态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活泼。当然,课文的难点在学生观看视频中也得到了巧妙地解决。如教学《看云识天气》,如果只是教师一味讲解,既费时低效,学生听了也味同嚼蜡。这时若播放相关的视频,学生的兴趣便得到增强,主体作用也就得到了发挥。以该课文介绍积雨云为例,积云如何迅速聚拢,形成高大的山峰,云峰怎么争奇,高耸至天顶,积雨云怎样越长越高,下面的云底怎样变黑以及整个云峰如何变得模糊,乌云布满天空,这些内容通过视频便可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再则,视频有视听的效应:听,雷神霹雳,震天撼地;看,电光闪闪,如同白昼,暴雨突下,哗啦哗啦。此时,学生的视听觉等器官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不仅在这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中轻松自如地记住了这样的一种云叫积雨云,而且还会记得十分牢固。

(二)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

中学生兴趣广泛,但较为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认识和感知事物,是有一定的过程和规律的,它往往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直观到抽象等;由于在事物中,本质要素与非本质要素是结合在一起的,而且非本质要素较为明显直接,而本质要素较为隐蔽含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时就很有可能分散了注意力,在认识上会有诸多的困惑。如《伟大的悲剧》,学生能很快从死亡之悲、失败之悲、作证之悲、世人之悲等四个方面感受到斯科特一行悲凉的氛围,但学生的认识往往就到此搁浅了,这时,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听视频朗读课文的第5、10、13段的内容,学生就不难体会到:斯科特等人始终扮演着英雄的角色,在这“悲”中彰显了他们“伟大”的魅力所在。

(三)促进学生积累素材的需要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动笔之前,必须对周围的事物和身边的生活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以获取写作素材。由于学生只局限于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而且平时也未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因此面对作文题,自然而然难以下笔成文。而将视频手段引入写作课堂,便可解决学生心中无物可写的困扰。例如,写一篇《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作文,教者可以播放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事迹的相关视频。学生观看了视频,头脑中就有了生动直观的写作素材,下笔成文也就容易多了。

总之,我们应充分兼顾文本内容与视频画面中的图像各自不同的特点,以学生实际认识水平为出发点,去研究视频手段的选取。

二、如何运用

中学生不可能一节课45分钟耐着性子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课。他们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不长。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掌握好火候,见他们注意力开始分散时,就要恰当地运用课前准备好的视频来刺激他们,迫使他们产生源源不断的听课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下面浅谈一下具体的做法:

(一)利用视频手段来创设情境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说明唤醒学生学习情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利用视频色彩鲜明、声乐优美等优点可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拨动学生的情感心弦,真正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如教《三峡》,上课伊始,我先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三峡江水两岸的旖旎风光,接着又播放了朗读视频,让学生有先睹为快的求知欲,然后,我趁热打铁追问道:“文章作者是如何描写三峡的四季美景的呢?”学生学习激情被激发起来,兴趣大增。视频手段的使用能使课文寂静无声的语言材料变成具体可感的动感画面,让课文中的语言表象和同这种文化。但在现实中,人们就是另一种态度了,观念的提倡,就需要有人带头打破这种不敢争第一的怪圈。俗语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反过来没有大树的遮挡,许许多多的小树怎么成长呢?因此应鼓励担当,不能因为会被“枪打”就不去做,如果大家都不去做,什么事情都会被耽误。

类似此类的作文题目还有很多很多,不再一一枚举。这种“反弹琵琶”式的逆向思维克服了我们生活中的思维定式,从问题相反的方向思考出路,往往能够在写作中出新意,使读者眼前一亮,往往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点面思维

(一)点面思维的含义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事物的某一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事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议论的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议论的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事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体现观点。点面结合是个别和一般的辩证统一,是一种融“整体把握”和“重点理解”于一体的作文处理艺术。在《六国论》中为了证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不赂者因赂者丧”这个论点,苏洵先从“点”的角度论述了贿赂灭国的这个致命的弱点,又通过燕国、赵国等国家灭亡的事例从面推论到六国灭亡的原因,然后归结到“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这样的论述就做到了由点及面,深刻有力了。

(二)点面思维的作文例证分析

例如:以实现“中国梦”为材料,写一篇议论文。写这样一篇文章之前,首先要正确理解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这个概念很大,我们可以利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来正确理解,进而找出文章立意。“中国梦”是一个很大的面,它涵盖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部分,每一部分又由很多点组成。“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各个方面的进步,但所有方面又可以归结为一个点,那就是“中国梦”,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因此“点”组成“小面”,“小面”组成“大面”,“大面”又能概括成一“点”,点面结合分析“中国梦”显得理解的全面性和实现“中国梦”的可行性。

三、深度思维

(一)深度思维的含义

深度思维是指不能只简单地看到问题的表面,还要看到问题的实质,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有深度,做深度思考。思维深度不但决定着思想高度的提升,也决定着思维广度的延伸,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思维的速度。如何才能够拥有深度思维呢?首先,思维的深度跟知识的积累和对某个领域的问题的深入思考有关。其次思维的深度跟勤学苦练有关,写作的过程也是深入思考自己对待问题的看法是否合适的过程,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应把自己的思绪整理出来,以写促思。篮球专栏作者 Bill Simmons,之所以能够写出惊人的球评,并非空穴来风,与他对篮球的研究和思考息息相关。

(二)深度思维的作文例证分析

例如,以“烟台某大学食堂清洁工吃学生剩饭”为材料,写一篇议论文。对于“清洁工吃学生剩饭”这件事,学生在写作时,一般会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议论:一是当代大学生过于浪费,对于这种过于浪费的行为应予以谴责,号召学生应珍惜美好的生活和父母的辛苦劳动;二是清洁工吃学生剩饭值得赞赏或同情,号召尊重和关爱低收入社会群体。以上两个分析分别是从学生的角度和清洁工的角度解读,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造成这种事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一是学生思想教育的缺失,学生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几乎年年都在开设思想教育课,但教育的效果却并不显著;二是食堂剩饭也许并非学生有意而为,也许是食堂的馒头过大,学生两个吃不完,一个吃不饱,所以只能剩半个,或者食堂的饭菜味道太辣、太咸、没有油水等等原因所致,如果是这样,食堂不妨改进自身的管理,或许可以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

再如,以近几年的“公考热”为材料,写一篇议论文。对于“公考热”的分析,表面来看,“公考热”反映了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年轻人选择职业较盲目;其次,公务员考试报考门槛低,公务员的待遇以及职业较稳定;第三,年轻人的就业价值观扭曲,冒险创业精神匮乏。除了以上分析,我们还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公考热”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当前的“公考热”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公务员、知识分子投身企业或自主创业的“下海”经商热形成了鲜明对比,是年轻人在社会综合因素下的一种必然选择;其次,当前各种职业所呈现出的社会地位、权利、待遇差别较大,大多数人对于职业的选择都会趋利避害,无可厚非;第三,“公考热”并不是人的盲目为之,而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内生于制度下的行为,因此国家应该加大经济制度创新,特别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第四,“公考热”也体现了教育的缺失,专业设置重复、应用性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由此导致了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出现“年轻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并行存在的尴尬社会现象。

结语

高中生的生理、心理逐渐成熟,他们的思维不再局限于孩童时代,因此在议论文写作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和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种思维的应用不但使学生的作文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也能扩宽学生的思考面和提高思考力,对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创新能力和走入社会后的工作能力的提高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深度思维教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