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高职数控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在学期中到企业进行短期生产性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指出了实施方法,分析了取得的效果。有利于弥补顶岗实习的不足,促进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更新,提高学生工学结合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 学期中生产性实践教学 方法 效果
一、现行顶岗实习模式不足之处
本文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数控专业为研究对象,目前该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其余学期主要以在校授课及校内实训为主。总结近几年的顶岗实习实施状况,发现该专业学生在现行顶岗实习模式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思想认识不够充分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学生不能正视岗位分配。单位将学生分配到不同岗位,有的学生会觉得不公平,产生失落感,会出现当逃兵,开小差等现象。二是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挫折。此阶段,恰恰是学生实际操作中最容易出差错的一个时期,学生工作中一旦出现失误,就会产生心理恐慌。三是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差。一方面,学生到异地实习,时间比较长,个别学生恋家思想严重,私自离开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企业的要求与学校的管理明显不同,个别学生达不到实习要求,适应不了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违反实习纪律,出现中途离岗。
(二)学校监管不到位
由于实习单位众多,实习地点分散,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只能是巡回检查或远程指导,不可能长期派教师跟随学生。因此,一些学生在期间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沟通和直接指导,导致一些学生被解雇或自己轻易放弃实习机会。同时一些指导教师放松对学生管理甚至完全撒手让学生自行安排,缺乏必要的监管也影响了实习质量。
(三)实习质量得不到保障
不少企业考虑到本企业利益、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等因素,对高职实习生,持不欢迎的态度,有的干脆拒绝。勉强同意学生实习的,往往在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和培训指导方面意识不够浓厚。有的把顶岗实习学生当作廉价的工人来使用;有的只是让学生走马观花式地看一看生产线,很少动手操作;有的安排一些可有可无的跑腿、打杂工作;实习整体质量不容乐观。
(四)实习评价流于形式
在评定的过程中,成绩的评定往往流于形式,实习指导教师写评语较为随意,实习单位把关不严,而学校无从得知学生在企业的具体表现,实习评定有时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学生顶岗实习成果。
二、学期中生产性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
以2011级数控1班为观察研究样本,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从第三学期开始至第五学期,每学期开展为期一至两个月的学期中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并对其进行跟踪调研,综合实习完毕后的评价结果,证明该模式的可行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和制度。
采取的具体方法:在第三学期至第五学期的学期中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中,将数控1班分为3组,分配到万州地区3个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每组10-12人,实习条件安排如下。
对三个组的初始条件进行不同设置,以观察在不同的条件下,实习效果的具体差别。
注:1.实习专项资金:企业每接收一个实习学生,学校提供相应的补贴资金。2.指导教师定期到企业监管指导:实习期间指导教师每周一次去企业了解汇总情况;3.指导教师驻厂监管指导:实习期间指导教师每天与实习学生同在实习单位,亲自监管指导。4.校企联合成立顶岗实习工作组:学校与实习单位联合成立顶岗实习工作组,该组由双方安排具体人员组成,负责学习中顶岗实习运行管理全套工作。
实习专项资金,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对实习学生的重视程度及培养质量与资金有无直接影响关系;指导教师的监管指导方式,主要用来比较哪种监管指导方法更适用于学校的监管指导。实习评价体系:由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计算最终的评价结果,各项评价所占权重不同。评价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专业理论基础、职业技能应用能力、组织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工作业绩等。学生填写实习满意度调查表,对学校指导教师、实习企业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各具体小项进行打分评价。企业填写实习反馈意见表,对本次实习作出整体评价,并给出相关改进建议。
三、取得的效果
(一)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工学结合的能力
开展学期中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可以弥补原有顶岗实习模式的不足,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工学结合的能力。学期中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的开展使得学生能较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尽快地熟悉工作岗位,熟悉企业内部的运营方式,加强对人际沟通能力的学习,为后续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学校的教学内容总要滞后于实际工作的要求,不少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轨,这是许多学校的共识。仅靠每年一两次的教学调研和为数不多的企业访谈、专家座谈会很难切实整改优化滞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该模式的开展,给我们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与难得的机会。学生和教学一线教师能够更深入地走进企业,切实感受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知识要求之间的差异,通过自身的观察,日常与学生、企业的访谈,确定下一步需要改进的方向,明确了目标,就为后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优化指明了方向。
(三)建立新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价学生实习的质量和成果。
四、结论
学期中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切实可行。对学生,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工学结合的能力,提早适应工作岗位;对教师,进一步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对教学,加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与改革;对学校,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适应本地区、本校、本专业的顶岗实习模式和制度。
参考文献:
朱永强,何永强,黎云汉.高职机电类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8).
作者简介:
张子容(1984— ),女,四川简阳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机电控制、数控技术教学。
(责编 田彩霞)
摘要:本文以高职数控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在学期中到企业进行短期生产性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指出了实施方法,分析了取得的效果。有利于弥补顶岗实习的不足,促进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更新,提高学生工学结合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 学期中生产性实践教学 方法 效果
一、现行顶岗实习模式不足之处
本文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数控专业为研究对象,目前该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其余学期主要以在校授课及校内实训为主。总结近几年的顶岗实习实施状况,发现该专业学生在现行顶岗实习模式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思想认识不够充分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学生不能正视岗位分配。单位将学生分配到不同岗位,有的学生会觉得不公平,产生失落感,会出现当逃兵,开小差等现象。二是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挫折。此阶段,恰恰是学生实际操作中最容易出差错的一个时期,学生工作中一旦出现失误,就会产生心理恐慌。三是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差。一方面,学生到异地实习,时间比较长,个别学生恋家思想严重,私自离开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企业的要求与学校的管理明显不同,个别学生达不到实习要求,适应不了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违反实习纪律,出现中途离岗。
(二)学校监管不到位
由于实习单位众多,实习地点分散,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只能是巡回检查或远程指导,不可能长期派教师跟随学生。因此,一些学生在期间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沟通和直接指导,导致一些学生被解雇或自己轻易放弃实习机会。同时一些指导教师放松对学生管理甚至完全撒手让学生自行安排,缺乏必要的监管也影响了实习质量。
(三)实习质量得不到保障
不少企业考虑到本企业利益、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等因素,对高职实习生,持不欢迎的态度,有的干脆拒绝。勉强同意学生实习的,往往在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和培训指导方面意识不够浓厚。有的把顶岗实习学生当作廉价的工人来使用;有的只是让学生走马观花式地看一看生产线,很少动手操作;有的安排一些可有可无的跑腿、打杂工作;实习整体质量不容乐观。
(四)实习评价流于形式
在评定的过程中,成绩的评定往往流于形式,实习指导教师写评语较为随意,实习单位把关不严,而学校无从得知学生在企业的具体表现,实习评定有时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学生顶岗实习成果。
二、学期中生产性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
以2011级数控1班为观察研究样本,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从第三学期开始至第五学期,每学期开展为期一至两个月的学期中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并对其进行跟踪调研,综合实习完毕后的评价结果,证明该模式的可行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和制度。
采取的具体方法:在第三学期至第五学期的学期中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中,将数控1班分为3组,分配到万州地区3个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每组10-12人,实习条件安排如下。
对三个组的初始条件进行不同设置,以观察在不同的条件下,实习效果的具体差别。
注:1.实习专项资金:企业每接收一个实习学生,学校提供相应的补贴资金。2.指导教师定期到企业监管指导:实习期间指导教师每周一次去企业了解汇总情况;3.指导教师驻厂监管指导:实习期间指导教师每天与实习学生同在实习单位,亲自监管指导。4.校企联合成立顶岗实习工作组:学校与实习单位联合成立顶岗实习工作组,该组由双方安排具体人员组成,负责学习中顶岗实习运行管理全套工作。
实习专项资金,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对实习学生的重视程度及培养质量与资金有无直接影响关系;指导教师的监管指导方式,主要用来比较哪种监管指导方法更适用于学校的监管指导。实习评价体系:由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计算最终的评价结果,各项评价所占权重不同。评价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专业理论基础、职业技能应用能力、组织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工作业绩等。学生填写实习满意度调查表,对学校指导教师、实习企业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各具体小项进行打分评价。企业填写实习反馈意见表,对本次实习作出整体评价,并给出相关改进建议。
三、取得的效果
(一)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工学结合的能力
开展学期中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可以弥补原有顶岗实习模式的不足,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工学结合的能力。学期中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的开展使得学生能较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尽快地熟悉工作岗位,熟悉企业内部的运营方式,加强对人际沟通能力的学习,为后续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学校的教学内容总要滞后于实际工作的要求,不少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轨,这是许多学校的共识。仅靠每年一两次的教学调研和为数不多的企业访谈、专家座谈会很难切实整改优化滞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该模式的开展,给我们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与难得的机会。学生和教学一线教师能够更深入地走进企业,切实感受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知识要求之间的差异,通过自身的观察,日常与学生、企业的访谈,确定下一步需要改进的方向,明确了目标,就为后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优化指明了方向。
(三)建立新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价学生实习的质量和成果。
四、结论
学期中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切实可行。对学生,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工学结合的能力,提早适应工作岗位;对教师,进一步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对教学,加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与改革;对学校,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适应本地区、本校、本专业的顶岗实习模式和制度。
参考文献:
朱永强,何永强,黎云汉.高职机电类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8).
作者简介:
张子容(1984— ),女,四川简阳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机电控制、数控技术教学。
(责编 田彩霞)
摘要:本文以高职数控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在学期中到企业进行短期生产性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指出了实施方法,分析了取得的效果。有利于弥补顶岗实习的不足,促进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更新,提高学生工学结合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 学期中生产性实践教学 方法 效果
一、现行顶岗实习模式不足之处
本文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数控专业为研究对象,目前该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其余学期主要以在校授课及校内实训为主。总结近几年的顶岗实习实施状况,发现该专业学生在现行顶岗实习模式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思想认识不够充分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学生不能正视岗位分配。单位将学生分配到不同岗位,有的学生会觉得不公平,产生失落感,会出现当逃兵,开小差等现象。二是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挫折。此阶段,恰恰是学生实际操作中最容易出差错的一个时期,学生工作中一旦出现失误,就会产生心理恐慌。三是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差。一方面,学生到异地实习,时间比较长,个别学生恋家思想严重,私自离开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企业的要求与学校的管理明显不同,个别学生达不到实习要求,适应不了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违反实习纪律,出现中途离岗。
(二)学校监管不到位
由于实习单位众多,实习地点分散,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只能是巡回检查或远程指导,不可能长期派教师跟随学生。因此,一些学生在期间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沟通和直接指导,导致一些学生被解雇或自己轻易放弃实习机会。同时一些指导教师放松对学生管理甚至完全撒手让学生自行安排,缺乏必要的监管也影响了实习质量。
(三)实习质量得不到保障
不少企业考虑到本企业利益、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等因素,对高职实习生,持不欢迎的态度,有的干脆拒绝。勉强同意学生实习的,往往在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和培训指导方面意识不够浓厚。有的把顶岗实习学生当作廉价的工人来使用;有的只是让学生走马观花式地看一看生产线,很少动手操作;有的安排一些可有可无的跑腿、打杂工作;实习整体质量不容乐观。
(四)实习评价流于形式
在评定的过程中,成绩的评定往往流于形式,实习指导教师写评语较为随意,实习单位把关不严,而学校无从得知学生在企业的具体表现,实习评定有时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学生顶岗实习成果。
二、学期中生产性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
以2011级数控1班为观察研究样本,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从第三学期开始至第五学期,每学期开展为期一至两个月的学期中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并对其进行跟踪调研,综合实习完毕后的评价结果,证明该模式的可行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和制度。
采取的具体方法:在第三学期至第五学期的学期中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中,将数控1班分为3组,分配到万州地区3个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每组10-12人,实习条件安排如下。
对三个组的初始条件进行不同设置,以观察在不同的条件下,实习效果的具体差别。
注:1.实习专项资金:企业每接收一个实习学生,学校提供相应的补贴资金。2.指导教师定期到企业监管指导:实习期间指导教师每周一次去企业了解汇总情况;3.指导教师驻厂监管指导:实习期间指导教师每天与实习学生同在实习单位,亲自监管指导。4.校企联合成立顶岗实习工作组:学校与实习单位联合成立顶岗实习工作组,该组由双方安排具体人员组成,负责学习中顶岗实习运行管理全套工作。
实习专项资金,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对实习学生的重视程度及培养质量与资金有无直接影响关系;指导教师的监管指导方式,主要用来比较哪种监管指导方法更适用于学校的监管指导。实习评价体系:由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计算最终的评价结果,各项评价所占权重不同。评价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专业理论基础、职业技能应用能力、组织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工作业绩等。学生填写实习满意度调查表,对学校指导教师、实习企业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各具体小项进行打分评价。企业填写实习反馈意见表,对本次实习作出整体评价,并给出相关改进建议。
三、取得的效果
(一)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工学结合的能力
开展学期中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可以弥补原有顶岗实习模式的不足,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工学结合的能力。学期中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的开展使得学生能较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尽快地熟悉工作岗位,熟悉企业内部的运营方式,加强对人际沟通能力的学习,为后续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学校的教学内容总要滞后于实际工作的要求,不少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轨,这是许多学校的共识。仅靠每年一两次的教学调研和为数不多的企业访谈、专家座谈会很难切实整改优化滞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该模式的开展,给我们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与难得的机会。学生和教学一线教师能够更深入地走进企业,切实感受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知识要求之间的差异,通过自身的观察,日常与学生、企业的访谈,确定下一步需要改进的方向,明确了目标,就为后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优化指明了方向。
(三)建立新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价学生实习的质量和成果。
四、结论
学期中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切实可行。对学生,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工学结合的能力,提早适应工作岗位;对教师,进一步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对教学,加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与改革;对学校,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适应本地区、本校、本专业的顶岗实习模式和制度。
参考文献:
朱永强,何永强,黎云汉.高职机电类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8).
作者简介:
张子容(1984— ),女,四川简阳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机电控制、数控技术教学。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