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机制研究

2014-10-20 07:27曲翠洁
桂海论丛 2014年5期
关键词:经济建设行为生态文明

曲翠洁

摘 要: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要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将生态文明贯彻于全面深化改革之中,以制度保护生态。在此背景下,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必然要求。可从经济体制建构思维、经济制度、经济行为三个维度来设计具体的融入机制:经济体制建构思维的生态化——生态经济观的确立;经济制度的生态化——经济政策、评价与生态价值的融合;经济行为的生态化——多元主体的行动优化。

关键词:生态文明;经济建设;思维;制度;行为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5-0082-05

当今的人类文明正在高歌猛进,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物质财富日益繁荣,但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危机,并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全世界如此,我国亦不例外。在这一背景下,党和政府高瞻远瞩,及时调整发展思维和战略。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1]。随后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强调,“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因而从党执政思维的更新来看,生态文明业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融入的理念,成为提高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质量的关键着力点。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重要一维,并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物质支撑。唐建荣教授认为:“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支撑,可以说就没有人类的经济系统”[3],因此,经济建设的生态化成为实现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生态化的重要前提。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在明晰相关概念和背景的前提下,从思维、制度与行为三个维度展开探索,以期明晰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机制问题。

一、生态文明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已不再只局限于经济效益的追求,生态系统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资源的持续培育与利用,这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概念体系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与前两种文明相比,生态文明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在强调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强调对于生态和自然的关注与保护。就其内涵而言,可以认为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保护生态为基础,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和谐为主旨,以提高人类的生态意识、转变社会发展模式、建立新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着眼点,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引导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的实现需要其全方位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而言,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是对立统一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方面,两者是对立的。要保护生态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经济发展;而经济要发展必然会对生态造成破坏。另一方面,两者又是统一的。生态保护的好,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持续的资源供给和环境支持;经济发展得好,又可以为保护生态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有鉴于此,当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纳入生态文明理念,这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建设更好、更快、更持久发展的必然选择[4]。

(二)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现实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限于尚未根本转变的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是兴国之要。然而,当前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已成为制约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刻不容缓。

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强已成为我国的生态现实。“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11.5%,却消耗了全球21.3%的能源、45%的钢、43%的铜、54%的水泥;原油、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56.4%和66.5%,排放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总量已居世界第一。”[5]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长期存在着“以生态换发展”、“以发展换政绩”,以及单纯追求GDP的错误思想,生态保护意识薄弱。就政府而言,不少官员只管政绩,不顾生态后果的砍伐森林植被、扶植经济效益好的高污染企业,生态成为他们仕途的垫脚石;就企业而言,市场经济是利益主导的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所有企业的最终目标,这使得很多企业进行高收益高污染高破坏的生产。不管是政绩主导下,还是利益驱动下的生态破坏,都没有后续的生态修复环节,这使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在此背景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2]。因此,当前,在经济建设中必须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重视可持续原则教育[6],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维度:经济思维、制度与行为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又是实现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以系统化的融入机制作为依托。经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就其内容而言,包括经济发展思维、经济制度、经济行为等。因此,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机制可从经济发展思维、经济制度、经济行为三个维度展开论述。

1. 经济思维的生态化。经济发展思维是体制建构的先导,是经济建设的方向标。生态经济发展的思维就是要以“生态”为经济建设新的增长点,将经济建设建立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基础上;就是要以生态系统观为指导,关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对立统一性,致力于实现两者的和谐共赢;就是要将生态效益作为经济建设的目标之一,追求经济建设中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 经济制度的生态化。思维是抽象的,生态经济发展思维只有借助于制度与政策体系才能实现向具象的转变。经济制度的生态化是生态思维的具体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经济政策体系的生态化和经济评价体系的生态化,就是要以生态为指导,正确处理经济体制建构中的各种关系,建构生态化的经济制度及其评价体系。

3. 经济行为的生态化。制度或政策是理念的载体,行为才是理念转化的关键。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实现,必须依托政策的执行,经济行为成为经济建设生态化不容忽视的环节。经济行为的合理与优化,就是生态化经济制度或政策体系的贯彻,就是制度或政策体系执行过程的生态化,这关系到生态文明能否融入经济建设,需要多元主体的行动优化。

二、经济体制建构思维的生态化:生态经济观的确立

经济发展思维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建构,决定着经济发展目标、战略、步骤等的制定,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等。因此,经济建设生态化的实现,必须首先创新经济发展思维,实现经济体制建构思维的生态化。经济体制建构思维的生态化,就是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7]的经济发展思维,确立生态经济思维,在经济建设中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经济建设全过程之中。

纵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程,以往经济建设虽然都主张保护生态,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生态经济发展思维,而只是一种惯性的理念主张。“生态化”只是一个口号,只停留在书面化阶段,具体的经济发展理念都不是生态化的,都只关注经济效益,而不关注生态保护。这种“生态化”势必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必须坚决反对。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结合现实的生态环境危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8],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思维,切实确立生态经济发展思维,为经济建设中生态保护的实现提供依据,而不是将“生态化”束之高阁。

生态经济观的确立,需要执政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具体来讲,就是要实现执政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经济发展思维的转变,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生态经济发展思维的确立,需要执政党执政理念生态化的实现。执政理念是指导执政党活动的根本原则,即党的执政宗旨和执政方式。就执政宗旨而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中。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关注公民日益高涨的生态利益诉求,将维护公民的生态权益纳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范畴之中。当前,雾霾、沙尘暴、饮用水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公民的生命安全,公民逐渐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生态利益诉求高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已不能再仅仅关注公民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的维护,必须关注和维护公民的生态权利。二是要将生态思维纳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之中,杜绝实践中的生态污染和破坏。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要统筹安排和规划,处理好生态与公民利益维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公民与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将生态观念贯彻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始终。就执政方式而言,要实现执政方式的生态化。当前,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首先,要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之间的协调统一,避免因执政方式不当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其次,要将生态文明理念纳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实践之中,在实践中尊重自然、保护生态,追求最大化的生态效益。

政府工作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者。他们思维理念的生态化对于生态经济发展思维的确立至关重要。政府工作人员可以分为中央政府工作人员和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两部分。中央政府工作人员主要是在执政党领导下,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统领全国事务。因此,要引导中央政府工作人员树立起生态价值观,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的重要依据,逐步确立起生态经济思维。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主要是在执政党和中央政府领导下经济发展规划的具体承担者,是生态经济思维能否确立的关键环节,必须予以重视。首先,地方政府工作人员要“破除GDP崇拜”,“树立生态价值理念”[9],逐步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意识。其次,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在具体实践中,要以经济发展规划为指导,密切关注自然和生态,引导市场经济沿着生态化的道路前进。最后,要以生态和谐观为指导,引导市场经济运行,净化市场经济环境,避免恶性竞争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三、经济制度的生态化:经济政策、评价与生态价值的融合

经济制度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行提供制度性框架和指导,是经济建设依据的核心。将生态思维纳入经济体制,必须“积极改进现有经济制度,把生态资源服务进行价值化,并纳入经济体制和制度之中,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生态服务型经济”[10]。

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中虽有一定的生态指标作为经济建设的目标之一,但在实际的经济建设之中,生态目标往往被忽略,直接让道于经济目标,甚至出现以生态换取经济效益的现象。一方面,在实际的政策体系设计过程中,政绩主导下的经济发展观占据主导,GDP的增长成为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唯一考量,单纯追求GDP的增长势必对生态造成难以短期修复的破坏。政绩主导观下的经济发展都是短期的,带来的生态修复却是长期而艰巨的。与生态修复的长期性成本相比,经济发展的实际成就就变得微不足道。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各项子类政策,如目标、价值、原则、评价等等也存在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经济体制的效用,制约甚至阻碍了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而在这个存在冲突和矛盾的体系中,生态化目标不具任何现实意义,其重要性被虚化。也就是说,经济体制中的生态化目标被相互冲突的经济制度或政策排挤掉。经济体制中存在的这些弊端,限制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建设,严重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质量。在这一背景下,必须构建生态化的经济制度及其评价体系,实现虚化生态目标的具体贯彻落实。

经济制度或政策体系的生态化。经济制度或政策体系的生态化,就是要协调制度与制度之间、政策体系之间、产业之间、区域之间等的关系,解决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冲突,切实确立同质化、一体化、功能互补的经济制度及其政策体系。第一,要协调好中央经济政策体系与地方经济政策体系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权力扩大,就像德国学者海贝勒与格鲁诺从比较视角所说的,中国“地方政府不再仅仅是中央政府的代理,而是经济主体和地方利益倡导者”[11]。因此,在坚持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中央要适度放权,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以保证地方能根据地域特殊性对中央经济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地方要以中央经济政策体系为指导,始终与中央保持一致,实现整个经济政策体系的协调。第二,经济政策制定的生态化。政策的制定要始终坚持生态化,不仅要将生态保护纳入政策制定的全过程,而且要切实融入经济政策的每个细节,要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发展原则等的生态化。第三,处理好政策与政策之间的关系。不同产业、不同地域的经济政策由于其特殊性,难免出现冲突,这就需要协调好不同产业之间、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政策,坚持目标的一致、原则的统一、关系的协调。

评价体系的生态化。没有评价就没有监督和反馈,评价体系的生态化是经济制度或政策体系生态化的必要环节,起着巩固和完善的作用。评价体系的生态化,就是要将生态保护落实到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建构之中,就是要将生态效益作为考核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参考。第一,要以生态作为评价体系的核心。要改变过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并重;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改变注重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强调经济发展的长期效益。第二,要将经济发展评价的生态目标具体化。要改变过去强调“生态”而不注重生态的做法,将经济发展的生态评价目标细化,尽可能提供可以量化的标准,从而使生态效益评价有据可依。第三,要协调好具体的评价指标、评价原则等的关系。评价体系的生态化,不仅仅指对于经济发展生态效益的关注,还包括评价体系自身的协调有序。要考虑各项指标、原则之间的内在关系,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冲突,避免人财物等资源的浪费。第四,评价不能止于经济行为的终止。经济发展对于生态的影响是长期的,因此,经济发展评价不能只关注经济行为终止前,而要有发展眼光,关注长远,将经济行为对生态的后期影响也纳入评价之中。

四、经济行为的生态化:多元主体的行动优化

经济体制运行是经济发展思维的落实,是经济制度或政策体系的践行,对于经济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融入生态文明,以保障生态经济发展思维得以落实,生态化的经济制度或政策得以贯彻,从而保障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实现,提高经济建设质量,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永续发展。

由于地方利益观或政绩观的错误引导,我国的经济体制运行存在诸多问题,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两部分。一是地方利益观主导下的非生态化。经济人假设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12]。地方政府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本地经济,提高政绩,不顾生态效益,执行非生态化的制度。非生态化制度的执行,必然造成经济发展的非生态化,执行越彻底,生态破坏越严重,生态修复周期越长,甚至造成对生态的毁灭性破坏。二是生态化制度执行的缩水。经济制度或政策运行过程中,生态目标被虚化,成为我国经济体制运行存在的另一重大问题。再好的制度,没有贯彻执行,就不具有任何价值。关于生态保护似乎存在一种错误认识,即关注自然和生态,势必需要长期增加经济建设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在这一错误认识影响下,势必造成生态化经济制度的执行不力。高昂的生态成本与生态保护成果出现的滞后性使得政府在执行生态化制度过程中,忽略生态效益目标,无限度地从生态系统索取,以提高经济效益。这种单向度的索取模式,造成生态危机不断升级。在这一背景下,合理优化多元主体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体制运行的生态化刻不容缓。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理应起到主导作用。在推进经济建设生态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首先,政府要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评估机制,对经济发展的短期和长期生态效益进行评估,从而发现制度或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适当调整。其次,政府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和谐共赢[13]。生态也是一种资本,生态使用是有偿的,破坏生态要赔偿。政府要坚持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的原则,以利益为制约,保护生态。最后,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生态化制度或政策体系的贯彻执行。要有生态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效益观和经济效益观;要有保障生态化制度或政策得以落实的执行能力;要采取科学、生态、可持续的执行方式,避免因方式选择不当造成的生态破坏;要有主体行为生态化的觉悟,减少制度或政策执行中的环境影响。

要引导公民发挥主人翁精神,“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14],了解并监督经济制度或政策的执行情况,对忽略生态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行为进行检举,对生态化制度或政策的错误执行提出批评或建议,以保障生态化经济制度或政策得以贯彻执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知识日益专业化、精细化,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离不开专家的专业意见,要充分发挥专家在经济体制运行生态化的重要作用。生态技术或政策专家利用他们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综合相关信息,对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意见,从而为经济体制运行的生态化提供正确引导。

新闻媒体由于其自身的实时性、曝光性等特点,具有重要的舆论导向性。在合理优化经济行为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对经济体制运行中存在的生态破坏行为予以及时曝光,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注意,并追踪报道事件处理过程,以确保问题得以更好解决。

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应该齐头并举,不可偏废其一。应从经济思维、经济制度、经济行为三个维度入手,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实现经济体制建构思维的生态化、经济制度体系的生态化、经济体制运行的生态化,从而构建起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系统化机制,为经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生态化的实现提供有益借鉴和指导。这当然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18.

[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J].党建,2013(12):4-8.

[3]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51.

[4]李欣广.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总目标的思考[J].桂海论丛,2013(6):41-46.

[5]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环境保护,2014(1):10.

[6]Kira Stetsyuk.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culture development continuity[J].European Researcher,2013(43):606-610.

[7]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33.

[8]祝元志,余谋昌.经济发展需要生态学思维[J]节能与环保,2011(8):20.

[9]陈施羽.论经济发展中政府的生态责任[J].经营管理者,2014(6):274.

[10]葛剑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J].生态文化,2014(1):6.

[11]托马斯·海贝勒,迪特·格鲁诺,李惠斌.中国与德国的环境治理:比较的视角[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58.

[12]沈跃春.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及其方法论思考[J].学术界,2010(12):55.

[13]Stefano Pagiola,Agustin Arcenas,Gunars Platais. Can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help reduce poverty?An exploration of the issues and the evidence to date from Latin America[J].World Development,2005(2):237-253.

[14]霍艳丽,刘彤.生态经济建设: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J].企业经济,2011(10):65.

责任编辑 莫仲宁

猜你喜欢
经济建设行为生态文明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在经济建设中运用的设想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