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赶考”精神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2014-10-20 23:12周瑞峰徐秀娟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赶考群众路线精神

周瑞峰 徐秀娟

摘要:从七届二中全会开始,“赶考”精神已经走过了近65个年头。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赶考”精神对党自身的一些列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提出“两个务必”的思想、学习型政党和民主执政的要求等,成为这一时期党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梦”的提出,两个“百年目标”的迫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目标,是一次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全民福祉的新“赶考”。在这条新“赶考”路上,唯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在前进的路上披荆斩棘,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关键词:“赶考”精神 群众路线 两个务必

一、“赶考”精神是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总结

中国共产党应以一个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赶考”,毛泽东坚定地表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一个好成绩。”

首先,1944年3月10日,郭沫若为纪念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推翻明朝统治又仓皇败出北京三百周年,写了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该文传到延安后,立即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会不会重蹈李自成的覆辙,引起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思考。从毛泽东写给郭沫若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我虽然兢兢业业,生怕出岔子,但说不定岔子从什么地方跑出来;你看到了什么缺点错误,希望随时示知。”由此可见,如何防止胜利时的骄傲,是当时党中央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

其次,从“窑洞对”看党的群众路线。这次对话起因于黄炎培的“周期律”说。在黄炎培看来,中国过去的历史上,没有一个阶级集团,没有任何一个政党,乃至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跳出这由兴旺走向衰败的周期。“历史周期律”提出,出发点在国民党,而落脚点却是在共产党身上。如何避免跌入“历史周期律”的泥潭。“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的回应是十分信心的。一个最根本的依据,就是我们党的宗旨始终是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

二、“赶考”精神的提出,为党密切联系群众指明了方向

首先,以“两个务必”思想为标志,毛泽东给全党敲响了警钟。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村召开。会议为建立新中国做了直接的准备工作。毛泽东在会上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

七届二中全会是党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因为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史使命摆在了党的面前。党面临建设新中国的考验,面临人民群众的考验。面对即将到来的伟大胜利和即将承担的伟大而艰巨的重任,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用以告诫全党不要过分地陶醉于胜利之中,而要以清醒的头脑为即将承担的建设任务做好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能否顺利实现这一历史转折,能否考一个好成绩,这是全党面临的严峻考验。

其次,提出善于学习的理念来克服我们的本领恐慌。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空,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当我党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出现“慌”时,不能以“恐”的态度来对待,我们要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去“治慌”。怎么样来断定“治慌”的效果呢?要看“成绩”,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要充分弘扬“赶考”的精神,要考一个人民满意的好成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一再向全党指明新的历史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代表党中央及时地向全党提出新的历史任务,这就给全体共产党人造成了一种历史责任压力。这个时候毛泽东提出共产党人要善于学习的理念,他告诫全党:“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因此,要善于学习。注重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是我党的优良传统。

三、新时期,“赶考”精神仍然是我们的行动指南

首先,“赶考”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后,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明确地揭示了“中国梦”看似宏大,但骨子里却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同时也表明了实现中国梦与贯彻群众路线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发挥着根本性的重大支撑作用。只有中国共产党真正做到了动员全民族力量,践行群众路线,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位党员要发扬“赶考”精神,深入落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这一中国力量的智慧和双手来实现中国梦。只有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能保障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只有发扬“赶考”精神,才能使党自身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

其次,“赶考”精神,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目标的精神动力。改革开放35年,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35年,也是不断践行群众路线的35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对新任务、新目标、新挑战,我们党只有走群众路线这一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道路,积极发扬“赶考”精神,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人民群众才能成为我们强有力的后盾。

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要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大”意味着我们的创新能力强,创新历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就是要有一股子“闯”劲儿,有一股子“赶考”精神的“赶”劲儿。在这样的情况下,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开创性地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开创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可以说,邓小平同志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党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改革一路走来,一步一个脚印,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走出了“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这是世界对我们的肯定,也是我们的自我肯定,同时也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黄炎培.八十年来[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周瑞峰,男,河北张家口人,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讲师,哲学硕士。

徐秀娟,女,河北张家口人,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讲师,伦理学硕士。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赶考群众路线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律师“赶考”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