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士同
孔子曰“知耻近乎勇”,孟子亦曰“人不可以无耻”,顾炎武更是将“士大夫无耻”提升到“是为国耻”的高度,可见,人,尤其是知识人,理应知耻而不能无耻。
一个人行为不端,做了错事,这是很丢人的;但只要知道羞耻,勇于改过,那就可以得到人们的谅解,找回做人的尊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真的那么在乎羞耻或者说那么知耻么,尤其是那些读过书,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士大夫”?恐怕未必,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知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知耻原本是一种自省的行为,然而对于一些缺乏自省力,缺乏忏悔意识的人来说,对于自己的错误乃至恶行,从来都是讳莫如深,竭力掩盖;即使被发现了,还少不了借口推脱,强词夺理,甚而将痈疽说成宝贝。士大夫虽然口口声声“吾日三省吾身”,但那只是說说而已;自古以来,所谓的“教化”往往是对下不对上、对人不对己。因此,要想真的如孔夫子所言,做到“知耻近乎勇”实属不易。历朝历代,那些“成大事”者,有几个知耻的?于是“不知耻近乎成”,倒成了社会普遍认同的信条。“学而优则仕”,学不优怎么办?照样可以入仕——买官嘛,而且买官不叫买,叫“捐官”,多好听。不仅可以捐官,还可以“捐监”,即买个监生,也就是现在通行的买文凭买证书。古人将“买”文饰为“捐”,说明还知道点儿好歹,再往后则连这块薄薄的遮羞布也不要了。
不过,如今摆在人们面前的路毕竟较古代多得多,所谓“成”不一定非得做官,即使买来个硕士博士也未必能“成”;不过,若想成名、成家、成功,途径倒是多了去了,“不知耻”则是一个基本途径,乃至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再加上“成功人士”的标准亦越来越高,没成名成家的,不择手段地成名成家,业已成名成家的还得费尽心机成大名成大家,成了大家还得成大师,不知耻的程度也就到了恬不知耻的地步。既然顾炎武先生认为“士大夫无耻是为国耻”,那我们就先不说其他领域,就谈谈文化领域知识界吧!所谓成名就是要让人们知道,知道的人越多知名度就越高,然而,对于有着礼制传统的中国,莫过于首先让上位者,抑或说肉食者知道。诸子周游列国不就是为了让各国君王知道,从而闻达于诸侯么?要让上位者知道并获得上位者的认可,自然就得符合并迎合上位者的心理需求。细论起来,孔夫子的确是个迂夫子,竟不知道他的学说只适宜大一统的专制政权,并不适合诸侯争霸,结果处处碰壁,直到死后三百年多年才遇明主,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张仪、苏秦之流就不同了,他们分别以各家学说来试探君王,“按需分配”,哪一款实用就进献哪一款,于是,这才有了“用武之地”,最后终于成功。这就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从而位极人臣,拜将拜相,不仅名闻天下还名垂青史。
由此可见,“成”之要诀在于迎合上位者的需要,这似乎是千百年来中国的知识人最为宝贵的经验。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个个更是学会了跟形势赶时髦,时刻观察“动向”,以决定自己的取舍。至于自身的知识与学术,那都是次要的,遑论什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了。多年来人们习惯以“左”和“右”来区分是非,其实作为一种思想,尤其是在学术研究的范畴里,“左”也好“右”也好,都有充分的言论空间。只要是自己的独立见解,且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就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如果为功利所驱,曲学阿世,时而“左”时而“右”,抑或“左”时髦时趋“左”,“右”时髦时趋“右”,抑或逢“左”言“左”,逢“右”言“右”,就不能不令人鄙视了。当然,想引起注目获得青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怎么办?那就把动静搞大点儿,犹如一匹长嘶扬蹄的“黑马”。然而,当他沿着自己的路一路狂奔时,忽然发现并未获得多少好处时,便立马转向递上投名状。倘若口袋里再有俩银子,那就更好办了,可以出书可以开研讨会可以获取各种级别的奖项。可以自吹也可以找人吹,什么“思想家”“艺术家”啦,什么创立了这“学”那“学”啦,反正吹牛不纳税;不仅不纳税,吹久了还真有人信,先前买路的那点儿银子,也就大把大把地捞回来了。这就叫名利双收,至于其创作或研究中究竟有多少独创多少新意,恐怕稍有常识的人都会嗤之以鼻。这里丢失的不仅仅是学术品格,连人格也令人不敢恭维;因为倘用学术研究来进行政治投机,那实在是太不知耻了。
人人都知道偷窃可耻,可孔乙己却认为“窃书”不能算偷,时至今日抄袭剽窃也就都不能算偷了。成名之前,硕士论文博士论文都可以抄,成名之后,有了话语权剽袭的胆子就越发大了。移动鼠标,点击、复制、粘贴,几十万数百万字,什么样的“巨著”写不出来?为了成名,一度标新立异,以获“轰动效应”;效果不理想,立即跟风转向,改换门庭。什么创作、什么学术、什么思想,其立足点无非落在一个“利”字上。不知耻近乎成,怕只怕到了最后,画虎不成反类犬,黑马原来是黔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