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国学经典教学模式及其理性建构

2014-10-17 13:12杨智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中小学教学模式

杨智

摘要:通过提炼与总结,我国已有的中小学国学经典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诵读教学模式、“诵读——运用”教学模式、

“环境——熏陶”教学模式、“联想——对应”教学模式。以此为基础,结合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尝试性地提出

了“角色还原——评价”教学模式、“诵读——感悟”教学模式、“诵读——解释——实践”循环教学模式、“文

化熏陶”教学模式以及媒体辅助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小学 国学经典 教学模式

“国学”一词在中国由来已久,可追溯到《周礼·

春官·乐师》:“乐师掌管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这里的国学指国家所办的教育机构,是相对于设在

皇城外的“乡学”而言的。现今所论之国学,肇始于

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之潮。20世纪初,在内忧外患

的情况下,一批仁人志士秉着救国图存的理想,试

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立国、治国之法而抵制所

谓的西学,于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被提了出

来。1902年,黄遵宪在写给梁启超的信中针对办《国

学报》的设想写道:“《国学报》纲目,体大思精,诚非

率尔遽能操觚,仆以为当以此作一国学史,公谓何

如?”自此,现代意义上的“国学”开始沿用。

建国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被认为

是封建、落后的标志而遭到批判。20世纪80年代,

中国学界出现了传统文化“寻根热”,国学重新开始

受到重视。90年代后,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国学研

究院,此时国学主要停留在大学里。2000年以后,综

合国力的增强提升了国人的自信力,国人感觉在经

济繁荣的背后中国传统文化根基正逐步消解。因

此,作为传统文化之精华的国学经典在中小学教育

中日益受到重视。

一、中小学国学经典教学模式的内涵

1.国学经典

目前关于国学内涵的界定主要包括五种。一指

一种教育机构,这是清末以前关于国学的定义。二

是指国家的立国之本,民族精神之源。有学者认为:

“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

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

而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

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

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三是指研究中国传

统文化的一门学问。如胡适认为:“中国一切过去的

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

文化历史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国学”。四

是指治国之学问。有学者认为“国学者何?一国所有

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

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

国者也。”五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总称。季羡林先生

从多民族文化共生的角度认为,“国学应该是‘大国

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中国文化是56个

民族共同创造的,这56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都属

于国学的范围。而且后来融入到中国的外来文化,

也都属于国学的范围。”基于已有的关于国学的定

义,结合当前国学教育的实际,当前的中小学国学

不是指教育机构,也非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

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为国家建立基础、中华民

族精神以及被融入当前治国理念的部分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指国学中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的代表。从广义上看,国学经典泛指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中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经典。包括

传承至今的经、史、子、集、琴、棋、书、画、医、武术等

方面的内容。狭义的国学经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

容:“一是儒家、道家等学派的经典著作,如《诗经》、

《孝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

《庄子》等;二是优秀古诗文,如唐诗、宋词、元曲等;

三是广泛流传的古代蒙学读本,如《三字经》、《千字

文》、《弟子规》等。”

2.中小学国学经典教学模式

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并非把所有的上述所界

定的国学经典作为中小学生学习的课程,而是根据

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析出其中不适合当前中小学

生学习的内容,对其中深奥难懂的内容进行适当的

改编,从而形成适合当前中小学生学习的国学课程

体系。

二、现有的中小学国学经典教学模式

1.诵读教学模式

诵读教学模式在我国已存在两千多年的历史,

其绵延至今、经久不衰,仍是当前国学经典教学中

使用最多的教学模式。诵读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把国

学经典的内容开口表达出来,其优势在于其灵活方

便,且成本低。为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教师诵

读的内容、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师的风格,当前的诵

读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在游戏中诵读、分角色诵读、

多媒体辅助诵读、比赛诵读、故事带读,同伴领读,

表演诵读、按曲唱读、乐画配读、欣赏式诵读、吟唱endprint

式诵读等类型。

2.“诵读——运用”教学模式

“诵读——运用”教学模式是把诵读与运用结

合起来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

运用加深理解,以悟出国学思想精髓的教学模式。

“诵读——运用”教学模式是古人“知行结合”思想

在国学教学中的反映。目前中小学国学经典的“诵

读——运用”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把诵

读、鉴赏、积累以及运用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的

教学模式㈣,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学生鉴赏并做好国

学经典文化的积累,最后通过实践运用强化学习效

果。二是把阅读——感悟——仿写——创作结合起

来的教学模式,通过阅读感悟其中的内涵,在此基

础上仿写,最后在仿写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以达到

学以致用的效果。

3.“环境——熏陶”教学模式

环境熏陶的本质是文化熏陶,其特点是创设与

国学相关的文化环境,学生置身其中,以耳濡目染

的形式接受国学经典文化的熏陶,养成自主喜好国

学文化经典的习惯。例如,成立校园国学经典读书

会、开设国学经典专栏,参观古籍,亲子互动学国学

等。此外,把传统节日与相关的国学经典篇章相结

合也是主要的国学经典教学模式。

4.经典文本生活化教学模式

此教学模式指把经典文本以其他方式呈现出

来,以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文本呈现主要有如下

几种模式。一是把经典文本中的某些片段用故事讲

述出来,减少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困难,从而激起

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二是把国学经典编成歌曲,

既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同时能促进学生对经典的记忆。三是利用儿童

喜欢画画的天性,指导他们把国学经典中描述的内

容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促使儿童对经典内容的

理解与吸收。

5.联想——对应教学模式

联想指通过想象把经典所描述的场景在头脑

里勾画出来,对应则是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与国学

经典所描述的场景相对应的场景,从而实现古今对

接、加深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与吸收。

三、中小学国学经典教学模式的理性建构

1.角色还原——评价教学模式

美国社会学家乔纳森·H·特纳认为,“角色是一

个互动框架,人们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扮演着不

同的角色。”角色扮演过程就是人在社会中进行生

产生活活动的过程。在社会学意义上,教学也是一

种社会活动,个体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着不同的角

色,通过角色互动而得以成长。中小学国学经典从

其本质上而言,并非高深的理论,而是古人日常生

活经验的凝练与总结,具有极强的生活性。社会的

变迁致使现实生活中难以再现经典所描述的情景,

这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据此,从角色扮演的视

角出发,结合中小学生国学经典教学的现实特点构

建“角色还原——评价”教学模式。角色还原——评

价模式主要包括两个环节,即角色还原与角色还原

活动的评价。角色还原指采用角色表演的形式以实

现国学经典中的故事与史实的“还原”,把学生拉回

历史情境中,在角色互动活动的体验与观察中领会

传统教学中的文化精髓。然而,角色活动中重现的

部分内容因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差异而致使其

难以理解。因此,角色还原过程结束后,教师需引导

学生结合实际对角色还原过程进行评价,不仅对表

演自身评价,同时对表演中涉及的思想与行为进行

评价。学生在对角色扮演活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

逐步领会国学经典思想的内涵,形成对传统文化的

正确理解。

2.诵读——感悟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学习者对新

信息意义的建构以及对旧有经验的重组,它把学习

看作意义主动建构的过程。其主要包括对新信息的

初步认识与在此基础上进行意义建构两个环节。其

中的意义建构包括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以及对旧

有经验的重构。以该理论为基础,提出关于国学经

典的“诵读——感悟教学模式”。诵读是国学经典的

重要学习方式,正如曾国藩说,“‘《四书》、《诗》、

《书》、《易经》、《左传》诸经,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

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诵

读即学生对国学经典初步认识。古人读书强调学生

的内省、自求、自觉、自悟。反复的吟诵有助于学生

悟出经典的的含义及其所蕴含的精神,这个悟出含

义的过程即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3.“诵读——解释——实践”循环教学模式

哲学诠释学认为,对文本的理解受制于理解主

体“前理解”的影响,理解的过程是理解者与文本两

者之间“视界融合”的过程,通过视界融合生成新的

意义,新的意义生成又影响着理解者对文本的解

读,这便是解释学的循环过程。古人学习强调“知行endprint

合一”,具体而言,不仅强调知道是什么,重要的是

要把知识运用与实践中。学习便是在知与行的不断

循环中实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和提升

的。以此为基础,构建中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解

释——实践”循环教学模式。诵读的目的在于从整

体上感知国学经典文本。由于中小学生自身对古文

的理解存在着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引导与帮助学生

解释文本。教师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功能,即帮助学

生理解经典文本的内涵与指导学生甄别文本内容

自身对学生成长的价值,此可理解为知的过程。国

学经典学习的育人目的不仅在于提升人的人文素

养,更强调国学经典在现代语境中的意义与功能及

其实用价值。因此,学生必须把从国学经典中学到

的、领悟到的东西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此可理

解为行的过程。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言,行并非

是理解的结束,行为反而促进其对原初经典文本的

理解,同时通过知行合一形成的知识又变为一种

“前理解”,影响着对其他文本的解读,从而形成一

个循环教学模式。

4.文化熏陶教学模式

文化人类学认为,人创造了文化,反之人又被

文化所创造。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是由古人所创,同时它又塑造了一代一代的国人。

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从文化与人的关系来

看,国学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可以通过国学文化熏陶

的形式来实现。以此为基础,构建形成文化熏陶教

学模式。具体而言,文化熏陶模式主要包括四种类

型。一是营造校园国学学习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

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状态下受到国学经典文化的感

染、熏陶。二是带领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古迹,教师结

合历史文物古迹展开相关国学经典教学。三是把国

学经典教学与中国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在节日的氛

围中展开国学经典教学,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

理解与吸收。第四,依托当前民间举行的祭孔活动、

国学经典诵读大型活动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

指导学生参与到其中,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展开

教学。

5.媒体辅助教学模式

教育传播学认为,教学过程即信息传播的过

程。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师生之间须借助一定的

媒介进行信息的传播与反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传播所借助的媒介越来越多样化,且科技化程

度日益增高,教学的科技性越来越突出。把现代科

技与国学经典教学结合起来构建“媒体辅助教学模

式”,对国学教育功能的发挥有所裨益。媒体辅助教

学模式主要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把国学经典的内容

以画面、声音、文字等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有利于提

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中小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