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刚成 田玉慧
摘要: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对教育有着深远影响。在权力距离、个人本位与国家本位、竞争与分
享、求变与求稳等文化维度下,中美两国的教育存在巨大差异。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环节,其地位和重
要性不言而喻。基于不同的文化维度,对分别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典型代表的中美小学教育课程设
置、教学方式、学生负担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既可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又可以为我国小学教
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教育 文化视角 教育价值观 中美
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
才。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沉
着、冷静地接受各方面的挑战而不被淘汰。因此,中
国自20世纪以来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大,尤其对
基础教育改革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并不断向前迈
进。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尤其是和发达国家进
行教育比较更可以促进我国教育变革。因此,从文
化的角度选取小学教育这一教育的基础环节对中
美两国教育展开深入细致的对比,更有利于取长补
短,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高质量基础教育思想。
一、权力距离高低差异下的教育分野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荷兰心理学家霍
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通过对美国IBM公司在
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员工的相关调查研究,提出了
文化价值的四个层次维度,即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Collectivisism versus individualism)、不确定性规避
(uncertainty avoidance)、权利距离(power distance)、
阳刚气质与阴柔气质(feminity versus masculinity)。
这一理论对跨文化研究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和作
用,而权力距离更是成为跨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理
论概念。Hofstede将权力距离定义为“组织中的个体
对权力的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Ⅲ霍夫斯泰德用
权力指数(PDI)来衡量国家或地区的权力距离。而
在其研究结果中,中国的权力距离指数是80,美国
是40。因此,中国与美国相比属于高权力距离,美国
则是低权力距离。
在小学教育领域,权力距离的影响不可忽视:
1.师生地位
在高权力距离的中国,教师的地位是神圣不可
侵犯的。在小学阶段,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
学生必须尊敬老师,对老师的话达到“言听计从”的
地步,甚至超过家长的地位。中国学生习惯被动地
接受老师的安排,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学生要照
做。在美国,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在课
堂上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他们有自
己的主张和思想,不需要机械地听从教师的要求,
也可以就自己有疑问或认为教师讲的不对的地方
发表看法或与教师辩论。
2.创造性发展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源泉与动力,而
青少年期的创新、批判精神则是整个国家进步的最
关键的一个时期。中国的儿童从小在集体主义价值
观的引导和教育下,往往忽视或压抑了自己的个性
和爱好,成为具有统一思想和行为的“人”。更重要
的是,在高权力距离维度下的教师的绝对地位也直
接导致他们“反叛”意识和精神的削弱甚至丧失。中
国传统文化看重“师道尊严”,在这种文化氛围里,
“学生的批判性、个性和独特性荡然无存,他们变得
卑微、盲从、胆怯,缺乏冒险开拓和独创的意识与能
力”。低权力距离的美国给了儿童较多的自由空
间,“不崇尚师承关系,不鼓励盲目服从。鼓励青胜
于蓝,容忍学生‘造反,推翻老师学说。强调动手动
脑,反对死抠理论,鼓励社会实践。讲究因材施教,
欢迎学生提问。容忍各种体制,提倡因地制宜的特
色化。”
二、国家本位与个人本位价值取向分野
与教育差异
中美两国文化价值体系中都把人放在中心位
置上,但对人的理解却是截然不同的:“美国文化强
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地
位,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而中国文化则主要
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物,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仅把
人看作群体的一分子,他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
此体现。”这两种不同角度的人论在中美两国形成
了各自的价值取向:国家本位与个人本位。中国儒
家文化是一种以家族为本位的文化,强调集体主
义、国家本位,个人利益则处于压抑的地位。而美国
则与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美国是以个人主义为本
的国家,个人主义可以说是美国文化的核心,强调
个人意愿的合理性,注重个性解放、个性人格的培
养,反对权威、国家、社会等外在因素对个人发展的
干涉和阻挠。
在这种价值取向分野下,中美两国的教育也表endprint
现出很大的差别。
1.教育方式与课程设置的差异
在教育方式和课程设置上,中国教育偏向统
一,而美国教育则注重多样与差异。中国的传统文
化主张“天人合一”,提倡谦虚谨慎。因此,中国人不
习惯脱离群体,并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与大众保持
一致。在中国西部小学阶段,教师把统一的学习内
容用同样的教学进度教给不同学习能力和接受能
力的儿童;学校和教师按照统一标准提出奋斗目标
并用单一的评价体制对有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
学生进行评价和测试;以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为
主。在课程设置上,普遍以语文、数学、英语为重点,
音乐、美术等科目虽然有安排,但重视度很低,且缺
乏专业教师;有关科学、社会、自然等方面的课程更
是少之又少,并且多是在理论上的教学。在美国,小
学课程极富弹性,既没有界限明确的学科,也没有
固定不变的教学课时。且开设的课程繁多,选修课
更是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让学生选择的自
由度极大,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2.道德教育的差异
中国的道德教育是立足于集体本位文化的,从
小学阶段开始就教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
爱社会主义。美国的道德教育立足于个人主义的文
化基础之上,“把道德的问题归属于个人自身的行
为,这不仅仅保证了道德的地盘,张扬了学生的个
性,而且保证了道德不介入那些不适合介入的领
域。道德教育没有成为政治教育的殖民地。”所以,
“美国道德教育强调的是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中国
重视的是规矩,个人如何努力去遵守奉行。”
毫无疑问,个人本位与国家本位这两个方向,
无论是哪一个的过分强调都不利于儿童的正常发
展和社会的进步。美国的个人主义虽然有利于学生
的个性独立、自由成长,但对国家、集体的稳定发展
造成了威胁。托克维尔(Toccqueville)在其名著《美国
的民主》中,曾经警告说,美国性格中的有些方
面——他称之为个人主义,而不是传统的自我主义
(egoism)—有可能最终将美国人彼此间隔绝开
来,成为破坏自由的条件用。中国的国家本位在维护
集体利益时同样对个体的个性产生压抑、窒息,缺
乏创造性和多样性。因此,在个人与集体的选择、侧
重上,我们不能简单地对美国教育给予赞扬或贬
斥,而是要在以集体为中心的现实社会里,最大限
度地满足儿童个性自由发展的需要和权利,掌握好
适度问题和教育方式。
三、竞争与分享的文化模式及教育对比
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中,“和为贵”
的文化精神占有重要地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
注重和谐共处。而分享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
础,因此,分享成为中国人最看重的相处之道。现在
越来越提倡的和谐社会也是对此文化现象的一个
现代理解和发展。
然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层反思:我们的教
育是否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愿意与他人
分享,不单单是一个玩具、一片面包,更重要的是思
想、成就、利益。面对这一诘问,我们需要思考中国
的合作文化。分享是一个强调集体合作的思维模
式,但是,因为社会诚信机制不健全,因为对集体本
位的强调和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没有充分尊重
个体价值,导致合作的面合心不合,缺乏深度合作,
缺乏有诚意的合作,实际出现了很多表面合作暗地
勾心斗角的现象。为了比别人考得好、成绩高,或是
防止他人超过自己,一些学生往往不会真正参与到
合作中,不愿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把自己真正的方
法、思想告诉大家,只是表面上做做样子。另一方
面,教师对合作的态度也存在问题。“新课程理念下
的教师合作既是教师工作特点的需要,也是新课程
标准和新教材的需要,更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但
在仍然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教育下,为了所谓的班
级名次、升学率,在教师合作交流过程中不把自己
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透漏给其他教师的教师还
存在着。
美国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使其强调竞争,社会
的发展也依靠竞争作为推动力。个性的张扬、人格
尊严的维护、个人权益的神圣不可侵犯等都推崇竞
争精神。人与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企业与企业
之间,时时处处都在竞争。竞争使社会充满活力,竞
争使美国人开拓进取。美国虽然乐于竞争,但并不
把竞争与合作对立起来,他们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在小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非常普遍,经常可以
看到孩子们互相交流、讨论。并且在比赛中,团体的
胜利往往比个人的成功更能够获得教师的表扬和
重视。“合作是任何事业的核心,美国人已经充分意
识到这点。在美国学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总
是设计一些多人合作的内容,体现了美国人的一个endprint
基本的教育理念:只有会合作,才有竞争能力。”
四、求变与求稳的文化心理及教育差别
受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追
求稳定,“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寻求人与周围环
境、自然界的协调。并主张通过‘静坐等方式修养
心性,以实现心灵的宁静及与外界的平衡。”祖宗
之法不可变、以不变应万变等都是中国人普遍的文
化心理。而美国的边疆文化、移民文化使得“求变”
成为美国人普遍的文化心理。他们面向未来,充满
冒险、探索精神,“无论作为神话还是现实,变化的
思想已经植入美国人的精神品质并与个人的个性
成长紧密相关。”
求变与求稳的不同文化心理对中美小学教育
阶段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1.对儿童的要求
中国的小学总是安静多于吵闹,尤其在课堂
上,“兴奋”的孩子会成为扰乱课堂环境和课堂秩序
的“罪魁祸首”。与中国相比,美国的老师鼓励孩子
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在玩耍中尽情嬉戏、在生活中
张扬个性。
2.改革实施的力度
针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基
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大部分教育工作
者都对此次改革持肯定的态度,并积极投身其中,
但也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在思想和行为上拒绝、抗拒
着改革。中国人求稳、因循守旧的心理可以说是这
一现象的映射。他们习惯了、满足于当前的现状,担
心“一变”就会带来困扰、动乱,因此,把自己封闭在
传统中而不愿迈出来。这也是基础教育改革难以大
刀阔斧地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美国在基础教育
改革方面则在经常“变”:20世纪60年代针对课程
实用化的倾向,美国开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
目的是提高课程的学术水准,进而达到提高美国学
校教育质量和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80年代以来美
国又掀起了教育改革运动,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
法规,如《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
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等,在美国引起了
强烈的反响。美国人锐于改革,求变求新,排斥安于
现状、墨守成规。
“美国能够从一个自然环境荒芜萧索,人文环
境愚昧落后的化外之地在短期内迅速发展成为当
今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这与其独具特色的文
化与教育传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美国无论是
在文化精神还是在教育制度上都有值得中国学习、
借鉴的地方,但这不能作为简单区分中美文化和教
育好坏的借口,而是要因国而异,从深层次上对比
分析中美两国教育的优缺点,从本国实际出发,真
正实现两国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并最终实现民
族文化与传统优势的彰显与繁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