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识性质性研究的女博士生职业决策相关因素辨析

2014-10-17 20:51彭贤杰张希胜罗瑾琏李鲜苗
高教探索 2014年5期

彭贤杰+张希胜+罗瑾琏+李鲜苗

摘要:以女性主义的视角,从社会现象入手,了解社会对女博士生的关注内容,发现对其事业与学业的关注度较高。为了解现实中女博士生如何看待其未来职业决策,采用共识性质性研究方法对来自3所大学的21名全日制女博士生进行访谈。结果发现,与职业决策相关的域有8个,前两个域可视个体对职业目标的认知,中间三个域可视个体对自我的认知,而后三个域可视外部特征对其决策过程的描述。个体的认知状况和外部特征对女博士生的职业决策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女博士生;职业决策;共识性质性研究

一、研究背景

此次研究的对象为全日制的女博士生。女博士生嵌入社会群体中,随着学业的完成,开始就业而步入社会。相对理性的女博士生,在踏入社会之前,更会以冷静的方式考虑未来的职业目标。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即为对女博士生职业决策过程相关因素的了解。

最初,职业决策是作为职业发展的研究方法提出来的,关注的重点是职业决策的内容,并没有对职业决策做出概念上的界定。到二十世纪中期,职业发展心理学家受到经济领域决策研究的影响,开始采用经济决策的研究范式来研究职业决策,特别是认知心理学兴起以后,转向对决策中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的描述,强调关注整个职业过程。如Gati(2000)提出职业决策是人们经历的从搜索可能的职业选项,到挑选一个可能选项的过程;Peterson& Sampson(2002)认为职业决策是一个不仅包括职业选择,而且涉及对执行完成选择所需的行为做出承诺的过程。在职业选择的行为中,职业决策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1]安娜罗(2005)认为儿时的早期经历与职业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在安娜罗的职业动力学中提出了人格因素、儿时事件、父母影响和心理需求会左右个人的职业选择。

在我国,研究者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中,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个体决策风格、个体特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职业决策困境等进行研究。[2][3][4][5]从文献来看,国内针对博士群体,与职业相关的研究较少,内容集中于职业取向分析[6],性别差异与职业成就[7],我国博士生学术职业选择及其影响因素[8]以及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与机制[9]等。对于女博士群体的职业研究,目前仅有5篇,女博士的事业-家庭偏好分析[10],当代女研究生成就价值观的扎根理论研究[11],女博士的科研观[12],高校女博士事业发展困惑探析[13],中国女科学家群体状况研究[14]。从媒体的报道来看,社会对于国内女博士的关注内容主要是事业和学业方面,主题多是女博士参与社会的贡献,事业上所达到的成就。女博士生未来要踏入社会,其中一部分人很可能会成为高层次人才的群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了解她们的职业决策相关因素,对未来更好的参与社会的贡献,施展自己的才能,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1.参与者

(1)当事人

被访者为来自三所大学的21位女博士生,其中,19位为全日制的在读女博士生,2位为博士毕业的高校女教师。年龄在26到38岁之间(M = 27.95,SD =2.41)。被访者由研究小组直接联系,主要选择同专业的女博士,对于非同一所学校的利用专业会议的机会,进行会后的联系,同时使用“滚雪球”或提名的方法联系合适的被访者。此次研究的对象为女博士群体,研究内容为职业决策,因此这种招募方法对此次研究非常适用。

(2)研究小组

所有的访谈及数据分析工作由4位相同研究方向的成员(两位硕士和两位博士)完成。所有人被要求阅读有关介绍共识性质性研究(简称CQR)方法的两篇文献及数篇使用CQR方法的研究文献。然后大家一起对CQR的研究方法和程序进行讨论,针对本次研究内容,成员各自表达对女博士职业决策过程的看法,期望能从访谈中得到更深的启示。成员小组的讨论次数一般为一周一次,最长间隔周期不超过两周。

2.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的第一部分询问当事人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年龄、年级、教育情况、婚姻状况等。第二部分询问入学前的决策,比如为何读博,何种事件或人物影响决策,如何影响的等。第三部分询问学习过程如何,比如,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获得过哪些方面的支持与帮助等,或者让其对自己的经历进行描述。第四部分询问其职业决策,比如描述一下自己对未来职业定位,职业目标怎样等。访谈提纲为半结构式,每个当事人的访谈内容基本一致,但具体问法则根据当事人的回答进行调整。对访谈提纲的设计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先对3位女博士进行预访谈,根据反馈,反复修改访谈提纲。

3.数据收集

本研究紧扣职业决策,选择共识性质性研究方法(Consensual Qualitative Research,简称CQR)[15][16]来开展研究。CQR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质的研究方法[17],其最大的特点是数据的分析与决定均需小组成员协商达成一致。这样既保证了对复杂现象进行研究时视角的多样性,又减少了单一研究者容易产生偏差的影响。本文的访谈周期为4个月,采取面对面的半结构化的访谈,时间控制在60-90分钟。所有的访谈由两名研究者完成。先对研究目的及保密、录音等事项进行介绍,若当事人同意,则开始正式访谈。每个个案使用一个代号,并将访谈备忘附在每个个案的后面,作为背景信息。

4.数据分析

在文本分析的过程中,首先,将文本划分为个域,即话题范围(domain);然后,将每个个案中各个域的信息精炼成核心观点(core idea),相当于写摘要,尽量忠实原意;最后,将所有个案中同一个域的核心观点放在一起做交叉分析(cross-analysis),聚成不同类别(category),形成本研究结果。[18]因此,采用CQR的研究方法,可以对现象的描述更形象、深入和全面。

按照 Hill等人(2005)的标准,可以对结果中各个类别的代表性进行划分。[19]若此类结果能代表所有个案或只有一个个案例外,在本研究中即为20或21个个案,则该类别被视作是普遍的(general);如果能代表一半以上的个案,在本研究中为11至19个个案,则为典型的(typical);若能代表4至10个个案则为变异的(variant);代表2至3个个案为少有的(rare)。所有只包括一个个案的结果,放在“其他”类中,不予报告。endprint

三、研究结果

从访谈的结果中发现,与职业决策相关的域有8个,分别是职业感知、职业取向、自我效能、主体意识、角色认知、社会关系支持、发展变化和影响因素(详见表1)。表中还包括每个类别的解释及代表性案例数。

1.职业感知

心理学认为人类是实现目标的社会化动物,在社交活动中,目标是指引我们获取生活中想要东西的路标。问及被访者对未来职业的感觉和考虑时,主要集中于四个条目:有9位被访者表示考虑到与职业有关问题时就担心、迷惑,感到很大的压力;3位表示“还是有压力,未来工作不确定”;4位表示不着急考虑这个问题,“工作不定,高校、企业、银行,都有可能,博士就业形势不是很乐观,读博时没有考虑就业的问题”;面临博士期间培养体制和学习等压力,13位主要担心目前没有科研成果,“不能毕业,自己更加担心未来,还不如解决主要矛盾”。

2.职业取向

职业取向是社会成员对从事某种职业的倾向性态度和观念,它最终决定个人的职业选择行为。博士毕业生对未来职业目标的定位,以及对未来职业生涯目标的预期,也是职业取向的一个组成部分。职业取向分为5种,分别是理想取向、报酬取向、单位取向、自由取向和家庭取向。[20]当被询问女博士的职业取向时,其回答并非一个,而是多元化的,大部分还是倾向于理想和单位取向的,“方向定位留高校任教”,“也为了留校当老师,实现母亲的梦想”,“希望以后能做出点成绩,至少在这个领域别人可以知道你”。不过还有4位表示还是要看用人单位的薪资水平,“未来,现在在上海还是更倾向于在企业的,回家就进高校,相对于来说,哪个地方都是以挣钱多来衡量的,在我们山东的地方,教师还是有很多钱的” 。

3.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则是人自立为主体并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观念表现。相对于其它女性,女博士生强调个人的自我主体意识,更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依附于男性的程度较低。被访的过程中,她们的神情也展示了较为自信的一面。依据强度的大小该域划分为3个类目,有9位被访者表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以自我为主体,坚持自己的意识,当出现冲突时,关键是把自己照顾好,“对自己的业务还是不会放弃,珍视自己的事业,不会为了自己的感情而有所改变”。有12位表示对于未来的职业选择,还是按照双方协商好解决。

4.自我评价

女博士的职业决策处于初级阶段,其主要的目标仍是完成在博士期间的学习情况,因此,该域有4个类目,了解自己的能力、结合自己的兴趣对于未来职业的期望,以及面临困难时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17位表示就目前所碰到的困难而言,自己能够坚持并克服的。有7位对未来职业的期望没有太多的要求,差不多的都可以接受的。有5位认为至少可以找份工作养活自己的,有4位表现较为自信,仍然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以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为之前的师兄师姐的就业前景还好,所以不太担心。找工作的话不会太差”。

5.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指个体在角色占有后到角色实践之前,个体按照其独特的社会文化类型对与自己所处地位有关的社会角色规范和角色评价信息进行不断加工和处理,在心理上确定相应的社会反应模式的过程。[21]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传统观念与角色冲突,对女博士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女性而言,权衡在工作与家庭之间。有12位表示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成为业务骨干,干好本职工作,相夫教子”。有4位倾向于事业型的女性,“我想有自己的事业,同时不会忽略家庭,但是这样好像很难做到”。有5位表示会以家庭为重,“尽可能顾全工作家庭,如果真有冲突的话,可以平衡,偏重家庭”。

6.社会关系支持

职业决策的确定,还受到社会关系的支持。在被访者中,发现父母、配偶与男朋友的支持与帮助,提及的次数最多。其中,一位被访者表示“父母和自己是最亲的,最少有利益冲突和麻烦的,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好,所以他们也都会全心全意的为自己考虑”。有8位被访者表示团队的帮助作用很大,“科研找同学,生活找老公”。6位认为导师对于自己在科研或学习的支持很大,“遇到大方向的困难,还是寻求导师,导师就像是灵魂一样”。有4位认为学校还是提供了一定的支持,至少在生活补助上可以帮助自己减轻一点负担。

7.发展变化

访谈发现她们的职业目标决策会有所变化,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专业的未来职业定位也有所差异。因此,该域划分为3个类目,有9位表示对自己的未来的职业目标较为清晰,顺利的转变与实现。有3位表示读博期间,自己的职业决策发生转变,变化较大,“以后工作的方向,读博前可能会选择进高校,但是现在有一点可能想进企业,企业研究的是软件的开发及操作的,新鲜血液很快,很有活力的”。有7位表示原先的职业期望是可以实现的,但是需要很大的努力,进行突破。

8.影响因素

个体在职业决策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职业决策过程也会呈现动态变化。根据被访者的陈述,该域的划分主要涉及家庭、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外部特征因素。结果发现,15位受早期童年经历、父母亲的角色模型的影响,“读博还是因为父亲的原因,当然,要是找什么工作的话,肯定会考虑父亲的因素,父亲对我的影响作用非常大”。13位受社会环境的因素影响,诸如机会、最小阻力的选择、地理位置、科技的变化等。11位受教育的经历、同辈人而影响职业决策定位。

四、研究讨论

1.职业认知:职业感知与职业取向

关于选择继续深造的原因,女博士有不同的理解,充分展现多元化的特点,大多涵盖了广阔的人生领域。其与择业动机并非完全等价,亦非是未来职业目标确定的标向。在某种程度上,动机的复杂性引起个体职业目标的游离。纵向观察,随着学术生涯的推进,职业决策呈现出动态性和差异性。但就个人而言,女博士生自我主体意识较强,其职业动机更加突出自我价值的实现,对职业目标的确定有决定性的作用,其择业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但也伴随着更趋实惠、更重收入,趋于短期化和功利化。因此,女博士生职业取向同时具有矛盾性。endprint

2.自我认知:主体意识、自我评价与角色认知

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传统观念与角色冲突,对女性博士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传统的性别角色,社会普遍认可的依附于男性世界的“贤妻良母”的社会印象,必然影响到女博士生对自我发展目标的定位。在访谈中也发现,女博士生的自我认知较强,其动机简单,职业目标决策的路径较短,且较为清晰。相反,自我认知较弱,考虑的因素较多,容易产生决策犹豫,不确定感较强,生涯决策的波动性较大。

对于科研创新,大部分女博士生认为男女在这一点上的表现有很大的不同。男性在科研中一般都表现出了大胆设想的风格,而女博士生相对就显得谨慎,往往囿于既定的科学知识、科学范式与思维定势,缺乏打破现状的眼光与胆略。如果说女博士生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弱,这说法太绝对的话,那可认为是女博士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较男性有很大的差异。

目前,在读女博士生的年龄大多呈现下降的趋势,此时大多面临婚嫁或者成家。虽然男女两性都承担着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但是作为女性,更多地承受着角色冲突的压力,表现在家庭角色抑制了社会角色。女博士生在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时不得不更多的考虑到家庭的因素,还有生育和抚育孩子。大多女博士生比较有理想,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然而在女性的特殊生命周期阶段,生育是绝大多数女性面临的阶段,深知家庭幸福的重要,不够明确其未来的职业目标也是可以理解的。

3.外部特征:社会关系支持、发展变化和影响因素

女博士生的社会关系较为简单一些,这些网络关系对于职业决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被访者提到最多的为父母、男朋友或老公、团队及导师,表示对于自己的成长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当面临着多重角色进行职业决策时,需要进行权衡,多数女博士的理想状态还是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一个良好的团队,对于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科研成果出现的较早,会增强科研信心,更加强化个人对于科研的投入热情,形成良性循环。而导师提供的方向性指导,使女博士生面对能力的提升,信心增强,同时对其自身的肯定也逐渐增多,对职业目标的确定也表现的更为坚定。

女博士生职业目标确定的过程中,存在着年级演化趋势、专业差异和生源差异。同时还有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诸如个体方面的科研兴趣与能力,群体中团队的带动、榜样的作用、导师的影响等。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加快,各种各样的考核和人事改革制度的出台,特别是想在高校就业的女博士们感到很大的压力。虽然不能把学历与能力划等号,但是低学历的确使她们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面对着人才市场的竞争,博士毕业生的考核制度也更加严格,除了严格控制数量外,博士生质量上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很多,诸如博士毕业生必须达到要发表多少篇论文才准予答辩等。面对困惑时,自己是否能够调整的很好,对下一阶段的成长和未来自我的定位都有相关的影响。

五、研究局限与启示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女博士的职业决策进行描述,在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本研究的局限。首先,本研究对结果的解释有赖于对职业决策概念的理解。例如,主体意识与自我评价对女博士而言是否较显著的影响到职业决策?还是利用以往研究较多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来代替主体意识或自我评价?对此类问题不同研究者可能有不同答案,以致对研究的结果也可能有着不同的解释。

在谈到CQR的取样问题时,Hill等人(2005)建议研究者应该从同质的总体中随机选取那些对所研究的问题有着丰富知识的被试,而且最好是近来有过相关的经历,即基于标准的取样。研究中所有当事人均为全日制在校女博士,这虽然符合Hill提出的同质性要求但也同样可能因此而减少了样本的代表性。不过,代表性问题是质的研究方法的固有特性,其根本解决办法可能需要采取量的研究范式。此外,不清楚被访者确切的诊断信息,诸如不同性格的不同群体也必然会影响职业决策风格。

本研究得出与女博士职业决策相关的域有8个,概括为职业目标的认知、自我的认知和外部特征三方面。个体的认知状况和外部特征对女博士生的职业决策有显著影响。为女博士提供职业咨询,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决策及职业规划,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修订与编制职业决策前期的测量工具。

以女性主义的视角,通过质性研究以及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女博士生的职业决策过程的影响因素,是首次尝试。通过深入访谈得知女博士的现实状况,被证明了是重新建构一套可以说明女性经验的理论,获取资料的有效方式,使我们的视野由过去偏向静态的职业目标实现过程,忽视其他影响因素,发展到充分认识不同的目标决策,从而对女博士的职业目标的选择与确定有更多的宽容和认可。

参考文献:

[1]龙立荣.职业生涯管理的结构及其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淼.大学生职业决策风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D].郑州:河南大学,2010.

[3] 王文建.大学生决策风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4]孟卓群.职业决策困难对职业生涯决策过程影响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5]张华.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与成就动机、社会支持、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6]邓大胜,赵延东.博士毕业生的职业取向分析[J].创新科技,2009(2).

[7]马缨.博士毕业生的性别差异与职业成就[J].妇女研究论丛,2009(6).

[8]张英丽.我国博士生的学术职业选择及影响因素术[J].高教探索,2009(2).

[9]莫甲凤.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10]沈洋.女博士的事业-家庭偏好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endprint

[11]曹爱华.女博士生成就价值观的质性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12).

[12]傅克. 高校女博士事业发展困惑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3]杨丽.中国女性科学家群体状况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

[14]Hill C. E., Thompson B.J., & Williams E.N.A guide to conducting consensual qualitative research[J].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1997(25):517-572.

[15]Hill C.E., Knox S.,Thompson B.J.,Williams E.N.,Hess S.A.,& Ladany N. Consensual Qualitative Research: An Update[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5(52):196-205.

[16]Orlinsky D.E.,Ronnestad M.H.,& Willutzki U.Fifty years of psychotherapy process-outcome research: Continuity and change[M].//M.J.Lambert (Ed.),Bergin and Garfield's handbook of psychotherapy and behavior change.5th ed..New York: Wiley,2004.307-389.

[17]陈卫平.角色认知的概念与功能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1994(1).

[18]胡幼慧.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M].台北: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2.

[19]郭爱妹,叶浩生.试论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蕴涵[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5).

[20]李廷茹.行走在男性和女性边缘——女博士“第三性”现象文化解读[J].兰州学刊,2008(1).

[21]吴芝仪.我的生涯手册[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钟嘉仪)endprint

[11]曹爱华.女博士生成就价值观的质性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12).

[12]傅克. 高校女博士事业发展困惑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3]杨丽.中国女性科学家群体状况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

[14]Hill C. E., Thompson B.J., & Williams E.N.A guide to conducting consensual qualitative research[J].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1997(25):517-572.

[15]Hill C.E., Knox S.,Thompson B.J.,Williams E.N.,Hess S.A.,& Ladany N. Consensual Qualitative Research: An Update[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5(52):196-205.

[16]Orlinsky D.E.,Ronnestad M.H.,& Willutzki U.Fifty years of psychotherapy process-outcome research: Continuity and change[M].//M.J.Lambert (Ed.),Bergin and Garfield's handbook of psychotherapy and behavior change.5th ed..New York: Wiley,2004.307-389.

[17]陈卫平.角色认知的概念与功能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1994(1).

[18]胡幼慧.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M].台北: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2.

[19]郭爱妹,叶浩生.试论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蕴涵[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5).

[20]李廷茹.行走在男性和女性边缘——女博士“第三性”现象文化解读[J].兰州学刊,2008(1).

[21]吴芝仪.我的生涯手册[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钟嘉仪)endprint

[11]曹爱华.女博士生成就价值观的质性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12).

[12]傅克. 高校女博士事业发展困惑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3]杨丽.中国女性科学家群体状况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

[14]Hill C. E., Thompson B.J., & Williams E.N.A guide to conducting consensual qualitative research[J].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1997(25):517-572.

[15]Hill C.E., Knox S.,Thompson B.J.,Williams E.N.,Hess S.A.,& Ladany N. Consensual Qualitative Research: An Update[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5(52):196-205.

[16]Orlinsky D.E.,Ronnestad M.H.,& Willutzki U.Fifty years of psychotherapy process-outcome research: Continuity and change[M].//M.J.Lambert (Ed.),Bergin and Garfield's handbook of psychotherapy and behavior change.5th ed..New York: Wiley,2004.307-389.

[17]陈卫平.角色认知的概念与功能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1994(1).

[18]胡幼慧.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M].台北: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2.

[19]郭爱妹,叶浩生.试论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蕴涵[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5).

[20]李廷茹.行走在男性和女性边缘——女博士“第三性”现象文化解读[J].兰州学刊,2008(1).

[21]吴芝仪.我的生涯手册[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钟嘉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