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
新课程带来的教学改革,使地理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深受影响。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构建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提出几点粗浅看法。
一、有效教学及有效课堂的涵义
教育心理学家鲍里奇在他的《有效教学方法》中阐述了“有效教学”。学生是否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的唯一标准。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或者虽然学得很辛苦,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些都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有效课堂就是指使学生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的课堂。
二、构建初中地理有效课堂的途径
(一)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
1.教学理念要先进。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具有明确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对每个教师基本的素质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了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依据以上理念,在教学中,首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举生活中的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学习季风概念时,可以请学生回想生活中亲历的冬夏季节风向的差异;学习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时,让学生分析家乡(广西平果)民居和西北民居的建筑风格有何不同;学习矿产资源时,可举例说明学习、生活和生产中的用品与矿产资源的关系,小到使用的文具、身上的衣服,大到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它们最初都源于各种矿产资源等等。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博大精深,同时感受到地理在生活中是“有用”的,从而对地理课更感兴趣。
其次,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让他们获得充满智慧的策略性地理知识与地理自学能力。课堂上要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他们创设一个研究现实未知问题的教学氛围。例如,对“非洲被称为富饶的大陆,但长期以来却是世界上经济水平最低的地区,这是为什么?”“日本国土面积狭窄、资源匮乏,而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为什么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发达的国家,而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之类的问题进行探究,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从而使学生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成就感。
再次,为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教师可对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形态、课程实施、课程资源等多方面加以开放。如,在课程内容上,可借用、引申与地理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如语文中描写地理现象的诗、词、文章,物理中影响大气运动的地转偏向力等。在课程实施上,可选择多种教学模式,如问题研究、实验操作、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会全方位开放,脑自由地想,口自由地讲,手自由地做,从中收获成功体验、合作成果、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个人知识储备要丰富。课堂上,如果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流于形式。地理课程涉猎很广,地理教师需具备渊博的知识,因而一定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实时更新、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教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了,对课程内容的精选与整合就能得心应手,教学才更容易深入浅出,明晰易懂,课堂也才会更高效。
3.要有一定的反思能力。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地理教师除了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反思外,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学习心理、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疑问、学习成效等要格外关注,不断修正教学模式,以帮助他们更快地进步。
(二)追求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
1.课前有效准备。充分的备课是成功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在:
目标清晰、简明。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内容适量、适度。地理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针对学生的基础,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
教法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初中地理内容比较抽象,教材文字少图像多,需要较多的空间想像力,传统教学方法效率不高。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媒体已经进入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等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打造高效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课堂有效组织。语言组织准确、简练。地理教师要锤炼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师对于教学时间,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按教学内容的轻重来分配时间。
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能够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当然有效的参与不只是行动上的呼应,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同步、情感的共鸣,同时这里的“参与度”不仅仅是学生个体参与的深度和有效程度,也包括学生参与的广度,真正自主高效的参与应该是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真实参与。
3.课堂有效练习。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练习应该是多样化、开放性的,除了传统的填空、选择、读图、填图之类的练习外,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布置一些游戏类、制作类、展示类的练习。比如,学完中国的行政区划后,分组进行省级行政区的拼图游戏比赛;学完经纬度以后,用乒乓球制作一个小地球仪。多样的练习形式,让学生保持新鲜感,也保持学习的动力。
(三)提升地理教师的三种教学能力
1.课堂调控能力。上课是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上许多情况不可预见。面对课前没有估计到的教学问题,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改变既定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学活动上。
2.信息反馈能力。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需要及时捕捉来自学生的各种信息,通过分析,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引发新的学习。
3.评价指引能力。评价不是对结果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对学生思维的点拨。评价语言要饱含激励,要用赞赏之情去评价学生,减少简单确定性评价,倡导发展性评价。这样,就能让课堂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引导的作用。
总之,地理教学改革是逐步深入的,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在摸索中前行。只要我们积极努力,用眼光发现问题,用思考分析问题,用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相信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一定能提高,学生一定能取得更快的进步。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