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霞
传统的政治课堂给人一种比较沉闷的感觉,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该积极地将研究性学习与政治课进行整合,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一、新闻播报——研究性学习走进政治课堂的开端
政治课与当前时政结合紧密,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关注时政要闻,并且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中的一些事件,真正实现知识的迁移。例如,笔者把全班共分成了10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次在每节课前进行七八分钟的新闻播报。播报的内容就是当前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并且用所学过的知识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小组研究成员可以各抒己见,其他的学生也可以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还可以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当中。
二、问卷调查——研究性学习走进政治课堂的载体
研究性学习走进政治课堂,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政治学科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他们的能力。而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设置是很关键的一个步骤。为了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教学初期的预测和及时的信息反馈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借助问卷调查这一途径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困惑,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例如,在讲《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时,为了先了解班级学生对我国分配制度的认识情况,笔者设计了如下调查问卷。
1.你的爸爸、妈妈分别从事什么职业?
2.你的家庭主要按什么方式取得收入?
3.你知道的分配方式有哪些?
A.按劳分配
B.按技术要素分配
C.按土地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
其他
4.你期望自己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取收入?
通过在班里做这样一个问卷调查,就将学生对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了解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发现学生对按劳分配了解得比较多,但是对于多种要素分配都不太清楚。于是,笔者课下根据调查问卷所反映的信息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备课,找了很多关于多种要素分配的资料,比如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等,并通过举例进行说明。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因为解决了他们在问卷调查中理解模糊的知识点。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就能真正做到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三、创设情境——研究性学习走进政治课堂的中介
政治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学科,由于理论较为抽象,单纯的知识讲授会显得很乏味,学生难以理解,所以讲解理论时就要进行情境的创设。学生通过情境的分析,自己得出蕴藏在其中的道理,将知识记忆得更加牢固。因此,情境教学的功能是其他任何手段都替代不了的。通过创设情境能够极大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操作、分析、观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笔者让学生模拟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向社会传播绿色消费的观念。全班共分成6个小组,进行宣传策略的讨论和研究。有的小组以《低碳生活,共享绿色》的小论文向我们阐释了环保的理念;有的小组以温室效应的危害为例,向我们宣传环保的理念;有的小组则以发传单的形式宣传绿色生活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使课堂知识得以活化,有利于后面教学内容的传授。
四、研究课题——研究性学习走进政治课堂的关键
政治是一门与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课堂上可以从物价、消费、文化、经济、社会等与政治有关的方面创设研究课题,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白政治学习对个人生活的意义,激发学生政治学习的内驱力,这对学生自主投身于政治学科探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研究性学习是需要学生通过主动发现和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思考、判断,使思维能力得以提高的一种创新性较强的学习方法。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途径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创设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才华,展示自己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与政治学科教学相结合,符合新课改的内在要求,将这样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广泛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