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评估手段选择:意愿支付抑或意愿接受
——实验研究前沿述评

2014-10-17 12:33宗计川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4年7期
关键词:替代性高价参考点

宗计川

(东北财经大学 实验经济学实验室,辽宁 大连 116025)

一、引 言

假设你正在饮用的水源被附近的一个工厂污染了,你最少愿意接受多少钱作为对这一污染的补偿?另外一个问题是:你最多愿意支付多少钱以避免水源被污染?这看似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且新古典经济学基本理论认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基本一致的①事实上,这种现象的发生并不拘泥于一件有形的物品,任何一个事件,其发生前后的结果对个体产生不同的经济价值体验,也如此。。然而,实际情况与之大相径庭。为什么会这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难道那些长期被奉为经典的经济估值理论是错的?与之相联系的各种政策需要调整吗?这一系列疑问主导了过去近三十年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Kahneman和Tversky(1979)较早总结了这一现象并指出,人们对同一件物品,其愿意支付的价格(WTP)与为失去这件物品而愿意接受的价格(WTA)之间存在巨大的分野。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学者们一开始就从两种不同的路径去寻找答案。行为经济学家认为WTA与WTP之间存在的不一致是“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的反映,即当一件物品成为个人禀赋时,他为失去此物品而愿意接受的补偿价格(WTA)要远远高于他为购买此物品而愿意支付的价格(WTP),并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检验(Thaler,1980;Knetsch和Sinden,1984,1987;Knetsch,1989;Kahneman,Knetsch和Thaler,1990)。然而,也有学者认为禀赋效应只是产品替代性的一种反映,本身不具有理论上的一般性。Hanemann(1991)更是明确指出:那种认为在价值评估中WTA与WTP必须保持一致的观点实际上是对Randall和Stoll(1980)研究结论的误解。进而,Hanemann(1991)坚持认为WTA与WTP之间的差异来源于产品的可替代性,原有的经济学理论并没有问题。

一方面是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WTA与WTP之间存在不一致是普遍的、稳定的,是禀赋效应在起作用;另一方面是为数不多的学者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坚持原有经济理论的正确性,认为行为经济学家发现的所谓的“禀赋效应”不过是一种研究特例或是对经济理论的误解。孰是孰非?这很重要,因为许多公共经济政策的制定或效果评估与它有直接关系。还是以环境问题为例,如果一个工厂污染了周边环境,政府决定对其进行惩罚并补偿周围居民因此而造成的损失,那么这个补偿金额如何来确定?到底应该采用WTA还是WTP来衡量,这是一个问题。食品安全、医疗、保险、交通事故、温室气体排放等相关领域的公共政策制定以及行业规制与立法都涉及这个问题。研究表明,正确区分这两种价值评估手段的适用性是公共经济政策制定的一个基础性条件。禀赋效应和参照点效应的鲁棒性使得我们在选择具体价值评估手段时需要审慎,错误的评估手段将导致价格信号的扭曲。鉴于此,本文旨在重现研究争论,並在系统梳理相应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公共政策经济估值方法的选择提出识别依据。同时,从价值评估手段选择的技术层面上,本文给出了四象限双方向的选择框架,并将参考点与变化方向之间的组合分别在四个象限中呈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使选择WTP还是WTA变得易于掌握。

二、WTA与WTP差异的理论解释

理论层面的解释包括新古典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可以预测,人们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同一物品的价值判断或者说偏好都是相同的,因此在评价获得或失去等量单位物品时,其效用的变化量是无差异的。相应地,对同一件物品,在当个体被问及愿意支付多钱获得它(WTP)或者愿意接受多少钱(WTA)以让渡这件物品时,二者之间的差异应该是微乎其微的。然而正如在引言中提到的,事实并非如此,大量的事实表明,WTA远远大于WTP。

(一)产品替代性

经济学家坚持既有理论的正确性,并认为WTA与WTP之间的差异来源于产品的可替代性与交易成本大小(Hanemann,1991)。交易成本的大小影响了两种产品的可替代性,交易成本越大,替代性越差。也就是说,经济学家强调的是产品之间的替代性是导致WTA与WTP差异的唯一因素。同时,他们坚持认为行为经济学发现的这些异常现象根源于其研究样本物品的特性,而非理论需要修正。新古典理论认为,WTP是对于获得等量产品而愿意支付的货币量,而WTA是对于失去等量产品而索取的货币补偿。即,如果这种产品可以在任意一个竞争性市场以零交易成本获得,那么这种产品具有完全的替代性。

然而,这显然是一种“刀锋”式的结论,更是一种特例。事实上,这一结论具有普遍性的前提是:个体之间的偏好是无差异的。因为,只要个体之间的偏好异质性存在,就不可能找到具有完全替代性的两种商(物)品。即使是两种货币,如美元或人民币,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情景约束下,也很难将其视为具有完全替代性的两种物品,因为现实中不存在零交易成本。

因此,该结论的正确表述应该是:如果两个物品之间不能完全替代,WTA与WTP之间的差异就会持续存在,差异与两种物品间的替代性反相关。即,如果产品不具有完全的替代性,或产品的替代性越差,二者之间的差异越大。

(二)禀赋效应——损失厌恶

然而,对于上述解释,行为经济学家认为并不能说明问题的实质。因为在他们看来,WTA与WTP之间的差异并非主要来自物品之间的替代性,其根源是个体对等量损失和获得的不同主观评价,即个体的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个体在进行估值时会受到参考点(reference point)的影响。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具体到禀赋效应,正是人们对等量损失的估价大于等量获得才导致了WTA>WTP。Kahneman和Tversky(1979)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理论阐述,并提出了不同于新古典效用函数的KT价值函数。个体在对损失与获得进行估值的时候存在参照点,其两端分别是人们评价损失和获得的效用函数,且形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即效用函数一阶导数不再连续。曲线在参照点之左向下凹,在参照点之右向上凸,于是在参照点形成了一个拐点,也就出现了所谓的参照点效应(reference effect)。因此,等量变化导致不同的价值估计,即人们对于失去一件物品所感受到的损失程度要远远大于得到一件物品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新古典经济学对WTA与WTP不相等的分析,其理论基础是假定人们的偏好是稳定的,符合预期效用函数的一般性假设。然而,禀赋效应的存在表明:人们的偏好不仅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会因为人们禀赋结构的变化产生规律性的改变,个体的偏好并不独立于当前的禀赋状态(Knetsch,1989;Kahneman,Knetsch and Thaler,1991)。因为,在不同的参照点下,对于同样数量的产品,个体偏好具有明显的差别。也就是说,经济学理论认为产品替代性是WTA与WTP之间差异的一个因素本身没有问题,但不是唯一的因素,更不是主要因素。因为不管产品的替代性如何,只要人们存在损失厌恶,只要人们的决策受到参照点的影响,WTA与WTP之间恒不相等。也就是说,WTA与WTP之间存在的差异一方面取决于产品本身(替代性),而另一方面来源于人们进行估值时存在的固有偏差(损失厌恶)。因此,是产品的替代性和禀赋效应二者共同决定了WTA与WTP之间的差异。

三、针对WTP与WTA差异的实验检验

针对WTA与WTP之间的差异以及禀赋效应,许多学者对不同人群、不同物品、不同方法(调查、控制性实验、非控制性自然实验)等多维度进行了重复检验。研究导向主要包括:WTA与WTP之间差异的实证度量,禀赋效应是否稳定存在?禀赋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在什么条件下禀赋效应会消失?禀赋效应会不会随参与人经验的增加而减弱以及禀赋效应政策应用等几个方面。

在 Kahneman和 Tversky(1979)、Thaler(1980)、Knetsch和Sinden(1984)等人正式提出禀赋效应概念之前,已经有许多学者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并进行了多项问卷调查与非控制性自然实验研究(详见Kahneman、Knetsch和Thaler,1990,p1327)。这些调查研究虽然针对的是不同的问题或样本,但都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结论:WTA之值显著大于WTP。即使采用真实交易支付实验进行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了这一结论的鲁棒性:个体对放弃一件物品所要求的补偿远远大于其购买这件物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Knetsch和Sinden,1984;Kahneman,Knetsch和Thaler,1990)。

Knetsch和Sinden(1984)较早在实验室中检验了禀赋效应的存在。在实验之初,主持人随机的给参与人一张彩票或2美元。一段时间后,所有参与人都有机会用彩票交换2美元或者用这2美元来交换这张彩票。作者发现:很少有参与人愿意进行交换,他们更喜欢已有的东西。但是当问及他们愿意出多少钱购买(WTP)这张彩票和愿意接受多少钱卖掉(WTA)这张彩票时,发现平均而言WTA是WTP的4倍。

另一个被广为熟知和引用的实验是Knetsch(1989)针对咖啡和巧克力交换的禀赋实验。实验在三个可比较的组中进行①实验参与人员都是Victoria大学的学生,可比较指的是:人数、年龄、性别比例等人口学特征。。在第一组中,每人首先得到一个咖啡杯,然后他们可以选择是否用咖啡杯来换取一块巧克力;第二组则与第一组相反,每人首先发给一块巧克力,然后让他们选择是否愿意用这块巧克力来换取一个咖啡杯;而第三组的人则被告知,他们可以在咖啡杯和巧克力这两种物品中选择其中一件。同时,所有参与人清楚地知道:无论他们做出什么选择,交换或者不交换,他们所选择的物品即归他们所有。不管谁在哪个组里面,最终他都可以得到一个咖啡杯或者一块巧克力。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偏好理论,由于三个组的成员是可比较的,因此第三组成员的偏好(比如选择巧克力的比例)应该与第一组和第二组无差异。然而,实验结果却与这一预测大相径庭(如表1所示)。

表1 被试选择结果

由于三个组的参与人是可比较的,且第三组的参与人可以在咖啡杯和巧克力中自由选择,因此,第三组参与人的选择应该代表了所有三组参与人的偏好。从表1数据中可以观测到,选择咖啡杯与巧克力的参与人数基本持平。据此预测:所有实验参与人(包括第一和第二组)对咖啡杯和巧克力的偏好应该是无差异的,也就是说选择咖啡杯或巧克力的人数也应该大致持平。

然而事实是,在第一组中只有11%的参与人愿意放弃咖啡杯以得到巧克力;第二组中只有10%的参与人愿意放弃巧克力以得到咖啡杯。为什么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参与人不愿意交换 (reluctant to exchange)?他们与第三组参与人的唯一区别是:一开始先给了他们巧克力或咖啡杯。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事先给予的物品成为参与人禀赋的一部分,放弃现有的物品对个体而言是一种损失,在损失厌恶的心理主导下,多数参与人不愿意交换。另一种解释是:参与人对事先给他们的物品的主观“占有”感觉(feeling of possession)使他们对已占有物品产生“所有权依恋”,从而价值高估。

当然,有些学者不承认禀赋效应的客观存在,他们也希望通过实验来验证所谓的禀赋效应只不过是一种特例或偶然现象。有些学者认为禀赋效应的存在及其大小依赖于实验中所考察的商品类型,认为行为经济学家在实验或调查中使用的商品多数是非经验用品(inexperienced goods),非日常用品,而这可能是导致禀赋效应或损失厌恶显著的一个原因。这种批评并不客观。因为,在检验禀赋效应的实验中,有很多用的是巧克力、咖啡杯、钢笔之类,这些商品都是日常用品,而且非常容易从市场上获得。实际上,与其说是商品类型对禀赋效应的大小有影响,毋宁说是实验被试对商品价格感知度有影响。有些实验发现,随着实验的重复进行,初始的这种差异会减小,但整体上差异仍然存在(Knetsch和Sinden,1987)。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问题:禀赋效应会不会随参与者经验的增加而降低,甚至消失。确有经济学家认为禀赋效应只是那些没有经验的消费者犯错的结果,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的行为会更接近新古典模型的预测结果(Knez,等,1985;Shogren等,1994)。

List(2003)的现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市场经验的增加,禀赋效应会被削弱。List(2004)更是对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进行了反驳,认为前景理论对那些没有经验的消费者而言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度,但对于那些有许多市场交易机会的消费者而言,新古典理论预测得更好,那些经验丰富的代理商的行为更符合新古典理论的预测。Plott和Zeiler(2005)认为禀赋效应的存在是因为参与人不了解实验任务所导致的一种误解(misconception)。作者在实验室中通过一定的实验流程来控制被试的误解程度,发现WTP与WTA之间的差异对实验流程非常敏感,通过实施不同的实验流程,可以控制这一现象的“开”或“关”。当采用和那些发现WTP与WTA之间存在差异的实验相同的流程时,这种差异的确可以观测到;然而,如果采用另外一系列的实验室控制,这种差异就消失了。

事实上,这些争论进一步完善了前景理论以及禀赋效应与损失厌恶效应的适用性。对于这一点,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对于交易后用于消费以及交易后用于再交易但是再交易价格不确定的物品会存在明显的损失厌恶。对于交易后用于再交易且再交易价格确定的物品,由于买卖双方很容易计算交易的净得失,因此不会认为卖出物品是一种损失,当然也不会认为购买物品是一种获得,因为这件物品最终会按照一个确定的价格再交易。因此,对于这类物品,一般不存在损失厌恶或禀赋效应。

四、一次争论

在针对WTA与WTP之间差异的原因、禀赋效应是否存在这两个问题上,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在这一部分,重点回顾 Kahneman、Knetsch和 Thaler(1990)、Shogren、Shin、Hayes和 Kliebenstein(1994)与Knetsch、Tang和Thaler(2001)等人就禀赋效应是否存在所进行的研究争论,简称:SSHK、KKT、KTT争论。双方争论的焦点是:适当的交易机制(Victory拍卖)能否消除禀赋效应进而消除WTA与WTP之间的差异。

SSHK(1994)的研究事实上是对Kahneman、Knetsch和Thaler(1990)实验结果的一次反思。因为KKT(1990)这篇实验文章的一个根本性发现是:个体偏好并不独立于自身的禀赋,而这是对经济学的一个关键性假定——偏好假定的挑战。而SSHK(1994)的实验结果的确表明:在Victory第二高价密封拍卖机制并辅助内生的市场出清反馈机制下,利用类似的物品(糖果),并没有发现WTA与WTP之间存在显著差异。SSHK(1994)在结论中指出:他们赞同Hanemann(1991)的观点,即物品之间的替代性导致了WTA与WTP这两种价值评估方法间的差异。因为,SSHK(1994)不仅用糖果这种市场可获得的物品(market goods)进行了实验,而且还用个体健康(health)这种非市场品(nonmarket goods)进行了实验室检验。对于后者,作者发现WTA与WTP之间差异显著且持续存在。基于此,作者认为健康作为一种非市场物品,其替代性很差,因此WTA与WTP之间差异显著;而对于市场可获得物品,在一定的交易机制(Victory第二高价密封拍卖)下,WTA与WTP之间的差异会消失(实验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SSHK(1994)实验设计步骤与细节

该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针对的是市场物品,第二阶段是非市场物品,所有被试均参与这两个阶段的实验,但每个被试只能参与一个针对WTA或者是针对WTP的实验。两个阶段的实验均采用的是Victory第二高价密封拍卖机制。在第一阶段针对WTP的实验中,参与人被问及“你愿意支付多少钱用手上的一小块糖果(apiece of candy)来换取一整包品牌糖果(a brand-name candy bar)”。然后要求每个被试把自己的WTP记录下来,实验连续进行5轮,计算机从中选择一轮并根据Victory第二高价拍卖机制成交。针对WTA的实验与此类似,只是问题变为:“你愿意接受多少钱用手上的一整包品牌糖果来换取一小块糖果”。显然,SSHK(1994)的实验设计与KKT(1990)实验设计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Victory第二高价密封拍卖机制。

SSHK(1994)第二阶段实验设计颇具创新。正如前所述,在这一阶段,作者考察了非市场物品——健康。基本的设计是:作者让实验被试在两种食品之间进行权衡和估值。一种是从本地购买的,存在感染经由食物传染的病原体(food-borne pathogen)这一常规风险的食物,另一种是经过严格检测的具有百万分之一上述风险的食物。而且,作者根据五种常见的病原体分别进行了五组实验①这五种病原体分别为:Campylobacter、Salmonella、Staphylococcus aureus、Trichinella spiralis和Clostridium perfringens。这五种病原体都在美国发生过,但不同病原体致病的概率并不相同。,被试需要回答WTP或WTA。该实验共进行20轮,前10轮不告诉被试所吃的食物感染病原体的概率,作者称之为“幼稚”(naive)实验;而在后10轮实验中,主持人告诉被试吃一年这种食物致病的概率、这种病的严重性以及可能的治疗费用等信息,作者称之为知情(informed)实验。同样,在20期实验中随机选择一期实验数据并根据Victory第二高价密封拍卖机制成交②这个实验是在ISU肉制品检测实验室中进行的,而且根据实验要求,被试必须将食物吃掉。。实验结果发现:对于市场物品,WTP与WTA之间的差异不显著,WTA向WTP收敛,甚至在最后两轮实验中出现WTA<WTP的情况;而对于非市场物品,WTP与WTA之间的差异显著且持续存在。

Knetsch等(2001)不认同SSHK(1994)的研究结论,并认为:Victory第二高价拍卖机制在需求显示方面存在问题。同时,作者认为实验中交易的物品数量对实验结果也存在影响。基于此,Knetsch等(2001)在实验室中分别利用Victory第二高价和第九高价拍卖机制进行了检验③所谓Victory第九高价拍卖是指:出价最高的前八人按第九高价支付并每人拍得一件物品,第四高价与之类似。。对于买方,参与人需回答购买咖啡杯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WTP);而对于卖方,参与人需回答卖出咖啡杯其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WTA)。为避免参与人随意给出极端的价格,实验规定价格只有在[0,14]之间是有效的。实验连续进行6轮,每一次实验均分别记录第二高价、第九高价、第二低价和第九低价且让所有参与人知晓。随机抽取其中一轮,并按其报价进行真实交易。实验结果表明:在Victory第二高价密封拍卖机制下,WTP与WTA差异不明显,二者的平均值之比接近1;而在Victory第九高价密封拍卖机制下,WTP与WTA差异明显,且二者平均值之比随实验的持续而逐步扩大。

对这一实验设计,一个容易被质疑的问题是:第二高价与第九高价拍卖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差异明显。因为,在第二高价和第九高价拍卖中,组规模均为10个人,而“供给”分别为1或8。直觉上,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第二高价与第九高价拍卖实验结果显著不同的一个原因。在此之后,Knetsch和Tang(2006)在新加坡、中国重庆分别利用Victory第二高价、第四高价与第九高价拍卖机制进行了实验室检验。实验表明:除第二高价拍卖实验外,其他实验均发现WTP与WTA差异明显且持续存在。因此,作者认为禀赋效应和损失厌恶是心理学关于个体决策最具鲁棒性的发现。据此,Knetsch等(2001和2006)反驳了SSHK的观点,并认为Victory拍卖并不是一种很好的需求揭示机制。

五、价值评估方法选择:WTA还是WTP

众多学者之所以关注WTP与WTA之间的差异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它涉及到新古典经济理论中关于偏好假定的合理性问题;另一方面在于WTP与WTA是两种重要的价值评估手段。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认为用这两种价值评估方法是等价的,评估得到的数值应该近似相等。然而,上述提到的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利用WTP与WTA两种评估手段得到的数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普遍性。许多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WTA方法对定量损失(losses)进行价值评估所得数值通常是利用WTP方法对等量获得(gains)进行价值评估所得数值的2-4倍 (Samuelson和Zeckhauser,1988;Kahneman,Knetsch和Thaler,1991;Rabin,1998)。这再次表明:精巧的经济学均衡预测不能代替对真实行为人的实验检验结果。如果将经济学某种特例式的理论预测推广至一般性实践中,就真是“谬以千里”了。因此,在实际价值评估中,应该明确地区分到底是用WTA还是WTP?在什么条件下用WTA,什么条件下用WTP评估方法?

总的来说,在区分WTA与WTP这两种价值评估手段的适用条件时,通常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替代性、获得还是损失以及决策时的参考点(Knetsch,Eko和Zong,2012;Zong和Knetsch,2013)。特别是在对获得(gain)与损失(loss)进行估价时,应正确选择 WTA与 WTP这两种评估方式(如表3所示)。

表3 WTA与WTP评估方法选择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分类汇总

(一)替代性

在选择WTA与WTP这两种价值评估手段时,首先要考虑目标评价物品、事件或一项政策实施结果对经济个体(包括行为人和营利性机构)而言是否具有替代性以及替代性程度。如果替代性很强,如直接以货币形式体现的政策或事件发生结果,WTA与WTP这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一般差异不大。然而,如果替代性很差,诸如对与健康、生命、不可再生资源相关的政策(医疗、保险、资源定价等)执行结果进行评价,WTA与WTP的评价结果相差甚远。此时要考虑事件发生或政策执行结果的方向,即要区分对个体的影响是获得还是损失。

(二)获得(gain)还是损失(loss)

一般而言,对导致损失的变化进行评估,一般选择WTA方式;而对于导致获得的变化进行评估,一般选择WTP方式。如果一种变化发生在损失区域(domain of losses),对其结果的价值评估应选择WTA;而如果发生在获得区域(domain of gains),对其结果的价值评估应选择WTP(Zong和Knetsch,2013)。然而在实际估价中,人们对损失的价值评估普遍采用WTP方式而非WTA方式,这导致了对损失价值的低估。尤其是在对环境质量价值的评估中,使用WTP方式对环境破坏行为或是环境质量下降进行价值评估,会在很大程度上低估这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潜在价值。而据此制定的相关政策也因为所要求的补偿费用(或惩罚)太少而不能起到阻止环境破坏或是修复的作用。

(三)参考点(reference point)

在决定是用WTA还是WTP时,另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因素是参考点。具体地讲,要考虑一个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参考点及其变化方向。对参考点而言,要区分是以变化前状态为参考点还是以变化后的状态为参考点(Knetsch,Eko和Zong,2012);对变化方向而言,要正确区分是积极变化(positive)还是消极变化(negative)。通常对于参考点为“变化前”的“积极”变化,选择WTP评估方式(WTP to improve);而对于参考点为“变化前”的“消极”变化,应选择 WTA评估方式(WTA to accept loss)。相反,对于参考点为“变化后”的“积极”变化,应选择 WTA评估方式(WTA to forego changes);而对于参考点为“变化后”的“消极”变化,应选择 WTP评估方式(WTP to avoid changes)。

为了更清楚地比较这几种情况,将参考点与变化方向之间的组合分别在四个象限中呈现(如图1所示)。第一、三象限分别表示的是一种积极变化,不同的是参考点。在第一象限中,参考点是“变化前”B点;而在第三象限中,参考点是“变化后”C点。第二、四象限衡量的是一种消极变化,同样,第二象限中的参考点是“变化前”,而第四象限中的参考点是“变化后”。这种表示方法的意义在于:在选择WTP还是WTA之前,首先将参考点和变化方向确定,然后放到四个象限中“对号入座”即可,这在很大程度上使选择WTP还是WTA变得易于掌握。

图1 参考点与不同变化方向下的WTP与WTA选择

六、总结与研究展望

对WTP与WTA存在明显差异的分析,在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上颇具意义。实践中,许多公共经济政策的制定或效果评估需要在WTP与WTA之间进行审慎的选择,特别是涉及医疗、环境问题、公共产品供给以及不可再生资源定价方面。例如,目前我国出口的矿产资源中,有许多是不可再生资源,而市场价格往往是在WTP范式下确定的,而这一价格不能弥补资源缺失后带来的损失。因此,对于目前矿产资源的定价应该区别对待,对于那些不可再生资源或是稀有资源,应根据WTA而非WTP进行定价。正确区分WTA与WTP这两种价值评估手段的适用性是公共经济政策制定的一个基础性条件。此外,对于目前国际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价格而言,其定价基础是部分国家为了避免未受规制的排放所引起气候变暖风险的增加而愿意支付的价格(WTP,对应图1第四象限),这导致了价格的低估。因此,另一部分国家与其谈判的目标除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以外,还应该包括价格制定问题:国际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价格应根据WTA的方式确定,即以部分国家对于因未受规制的排放所引起气候变暖风险的增加而愿意接受的最小补偿量(WTA,对应图1第二象限)为定价基础。

理论上,对这一现象的深入分析使学者从一个方面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偏好假定进行反思。相关行为实验分析则揭示了人们普遍存在损失厌恶的心理特征,使个体在面临损失和获得时的决策并不对等,这再次表明了人是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而非完全理性。行为经济学家更是把禀赋效应看作是个体偏好的一个基础性、本质性特征,众多实验结果也证明了禀赋效应的鲁棒性。Knetsch,Tang和Thaler(2001)认为禀赋效应和损失厌恶已经成为心理学关于个体决策最具鲁棒性的发现。

然而,Knetsch并不赞同禀赋效应这一名称。因为禀赋(endowment)意味着实际上已经拥有了某一物品,然而在不拥有这一物品时同样存在这一效应。造成这种效应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的参照点不同,因此,他更倾向于称之为参照效应(reference effect)。Knetsch教授对“禀赋”这一词的质疑也开始引起学者从“禀赋”本身——所有权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Pierce等2003;Reb和Connolly,2007),并成为后续禀赋效应实验的一个研究方向。

[1]Hanemann W M.Willingness to pay and willingness to accept:How much can they differ?[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1,81(3):635-647.

[2]Kahneman D and Tversky,A.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Econometrica,1979,47:263-291.

[3]Kahneman D,Knetsch J L and Thaler R H.Experimental tests of the endowment effect and the Coase theorem[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1325-1348.

[4]Kahneman D,Knetsch J L and Thaler R H.Anomalies:The endowment effect,loss aversion and status-quo bia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1,5(1):193-206.

[5]Knetsch J.The endowment effect and evidence of nonreversible indifference curv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79:1277-1284.

[6]Knetsch J L and Sinden,J.Willingness to pay and compensation demanded: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an unexpected disparity in measures of valu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4,99:507-521.

[7]Knetsch J L and Sinden J.The persistence of evaluation disparitie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7,102:691-705.

[8]Knetsch J L,Tang F F and Thaler R H.The endowment effect and repeated market trials:Is the vickrey auction demand revealing?[J].Experimental Economics,2001,4:257-269.

[9]Knestch J L and Tang F F.The context,or reference,dependence of economic values:Further evidence and some predictable patterns[A].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behavioral economics:Foundations and developments[C].2006.

[10]Knestch J L,Eko R and Zong J C.Gain and loss domains and the choice of welfare measur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nges[J].Journal of Cost and Benefit Analysis,2012,3(4):1-18.

[11]Knez P,Smith V L and Williams A.Individual rationality,market rationality,and value estimation[J].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1985,75:397-402.

[12]List J.Does market experience eliminate market anomalie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3,118:41-71.

[13]List J.Neoclassical Theory versus prospect theory:Evidence from the marketplace[J].Econometrica,2004,72:615-625.

[14]Plott C R and Zeiler K.The willingness to pay/willingness to accept gap,the endowment effec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5,95(3):530-545.

[15]Pierce J L,Kostova T and Dirks K T.The state of psychological ownership:Integrating and extending a century of research[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03,7:84-107.

[16]Rabin M.Psychology and economic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8,36:11-46.

[17]Randall A and Stoll J R.Consumer’s surplus in commodity spac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1(3):449-457.

[18]Reb J and Connolly T.Possession,feelings of ownership and the endowment effect[J].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2007,2:107-114.

猜你喜欢
替代性高价参考点
美国少年司法替代性教育项目的运行框架与经验启示——以德克萨斯州为例
高价收青麦作饲料?坚决禁止毁麦!
FANUC数控系统机床一键回参考点的方法
“傅抱石”为何屡拍高价?
注重桃的品质,早中晚熟品各搭配 科学种桃 卖出高价
数控机床返回参考点故障维修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低素质劳动力市场影响研究
基于参考点预测的动态多目标优化算法
关于“名角的不可替代性”及其局限——以第五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为例
为什么高价总能打败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