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诗歌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2014-10-17 22:11金朝华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读音节英语课程意境

金朝华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改版后,文学性增强,也增加了一些英语诗歌。 英语诗歌因其体裁的特殊性,给Reading课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命题。笔者认为,诗歌的教学应该达成以下三个阅读目标,现以“A poem about the seasons”为例简析。

一、读懂意思(meaning),达成对文本的理解

针对阅读文本,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当然是读懂意思。具体到诗歌体裁,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做到以下几点。

1. 提取具体意象(image)

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故称为“意象”。意象虽然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范畴,但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用它来解释外国诗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英语诗歌意象进行提取,是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诗歌的第一步。

具体到“A poem about the seasons”,首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取诗歌中出现的与四季相关的意象。教材的课后练习B2部分,就属于这一范畴。

对于英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提取诗歌中出现的具体意象。

2. 用语言描述意境(artistic conception)

意境,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WH问题、T or F 练习或其他类型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英文诗歌。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

本课教材的课后练习B4属于检查学生理解的输出性练习。

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强调文本解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并且特别重视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本课学习也可以尝试让学生用绘画语言画出诗歌所展示的意境。不善于绘画的学生,则可以利用网络,找到最符合诗歌描述的意境的图片,展示出来。

二、 读出节奏(rhythm),达成对文本的欣赏

英语诗歌具有其独特的形式特点——音乐性。而这种特性建立在语音系统基础上。正如英国文学家毛姆所言:“词有其音、其形、其力,唯有考虑这些才能写出醒目悦耳之句。” 对于初中学生,考虑到其现阶段的英语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在诗歌教学的入门阶段,教师应该侧重最基本的规则,重在引导学生充满感情和节奏地朗读,感受诗歌韵律之美。

1. 诗歌的押韵

英文诗一般都押韵。针对初中学生认知特点,只要求学生了解英文诗的基本押韵规则:韵要押在重读音节上,其元音应相同;如果元音之后有辅音,应相同;重读音节之后如有轻读音节,也应相同。

本课课后的B1练习就是用来帮助学生体会押韵的。

2. 诗歌的节奏

英语诗歌的节奏靠诗行的重音来表现,即按重读音节和一定数目的非重读音节交替出现的模式来安排节奏。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体会、感悟重于对规则的掌握。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诗歌朗读。诗歌在充满浓郁情怀的背景音乐中被诵读出来,学生可以在聆听中结合自身体验,进入不同的意境,在懵懂模糊的情愫中,学生初遇自己心中的诗歌。接着,教师提及英语诗歌的节奏特点,让学生在跟读中认真模仿,用心体会。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跟读和模仿朗读,体会重音及非重音对诗歌节奏的影响,达到欣赏的目的。教师切忌作过多语音分析,把充满意境的诗歌读得支离破碎。

三、 品出味道(charm),达成对文化的理解

1. 关注语言的特点

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会采用各种语言技巧——表义与涵义、意象与象征、修辞等等。同时,诗人必须在更小的范围内,使用更精练的语言并合理地安排结构。因此,为了更透彻地理解诗歌的意旨,了解其语言上的特点是有必要的。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对比“诗化语言”及“平时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提升到欣赏语言的层次。

(1) 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英语诗歌常常采用拟人手法(personification)。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诗歌中找出例子。笔者发现,学生们很自然就会把中文诗歌的背景知识迁移过来,加深了对英文诗歌的理解,并很快就找到了以下例句中的动词。

Bees and butterflies play among flowers,

Then hide from the April showers.

(2) 片语营造的诗歌意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研读“诗歌原文”及“平时语言”的描述,鼓励学生探讨诗歌语言的特点。(见下表对比)

教师通过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的引领。

(1)Which sounds are more beautiful? Why?

(2)Which is clearer and easier to be understood? Why?

通过讨论,学生能了解诗歌的语言更有音乐性(musical),更简练(succinct),句型上有时呈现“片语”(phrase)的特点。虽然英语诗歌的句型有时不够完整,但更有想象空间(the space of imagination)。而平时的语言则表意更为准确(clear),结构更为完整(complete),更便于读者理解(understandable)。由于这些概念比较抽象,可能学生有感悟而不能明确表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编成选择题帮助学生进行比较和选择。

2. 东西文化对比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课教学中,笔者提出以下问题,引发学生对于跨文化的思考:

(1)Why does this English poem start from winter?

(2) From which season do we Chinese people think a new year should start?Why?

这组问题发散性比较强,课堂讨论中学生的答案也多姿多彩:

经典诗文背诵与中外文化对比,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语言,得体地运用语言,而且在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祖国意识,点燃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总而言之,人文化的英语阅读教学应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空间,促使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发展感受、理解、表达和运用的能力。这也是英语课程从单纯的语言类课程向语文类课程发展的途径,是我国社会发展对于英语课程的需要。正如McDonough and Shaw提出的,应该把阅读活动看成读者和作者(语言材料)之间的一种积极主动的互动过程,即把阅读材料作为过程(Text as Process),鼓励读者和语言材料展开密切交流。阅读过程中,读者应该结合其生活常识、背景知识、语言知识和智力判断等,对材料中作者提出的观点和信息进行各类不同程度的分析、质疑和评判。

参考文献

[1]常万里. 英语教学不妨向语文教学取点经[J]. 中学外语教与学,2014(1).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改版后,文学性增强,也增加了一些英语诗歌。 英语诗歌因其体裁的特殊性,给Reading课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命题。笔者认为,诗歌的教学应该达成以下三个阅读目标,现以“A poem about the seasons”为例简析。

一、读懂意思(meaning),达成对文本的理解

针对阅读文本,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当然是读懂意思。具体到诗歌体裁,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做到以下几点。

1. 提取具体意象(image)

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故称为“意象”。意象虽然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范畴,但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用它来解释外国诗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英语诗歌意象进行提取,是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诗歌的第一步。

具体到“A poem about the seasons”,首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取诗歌中出现的与四季相关的意象。教材的课后练习B2部分,就属于这一范畴。

对于英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提取诗歌中出现的具体意象。

2. 用语言描述意境(artistic conception)

意境,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WH问题、T or F 练习或其他类型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英文诗歌。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

本课教材的课后练习B4属于检查学生理解的输出性练习。

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强调文本解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并且特别重视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本课学习也可以尝试让学生用绘画语言画出诗歌所展示的意境。不善于绘画的学生,则可以利用网络,找到最符合诗歌描述的意境的图片,展示出来。

二、 读出节奏(rhythm),达成对文本的欣赏

英语诗歌具有其独特的形式特点——音乐性。而这种特性建立在语音系统基础上。正如英国文学家毛姆所言:“词有其音、其形、其力,唯有考虑这些才能写出醒目悦耳之句。” 对于初中学生,考虑到其现阶段的英语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在诗歌教学的入门阶段,教师应该侧重最基本的规则,重在引导学生充满感情和节奏地朗读,感受诗歌韵律之美。

1. 诗歌的押韵

英文诗一般都押韵。针对初中学生认知特点,只要求学生了解英文诗的基本押韵规则:韵要押在重读音节上,其元音应相同;如果元音之后有辅音,应相同;重读音节之后如有轻读音节,也应相同。

本课课后的B1练习就是用来帮助学生体会押韵的。

2. 诗歌的节奏

英语诗歌的节奏靠诗行的重音来表现,即按重读音节和一定数目的非重读音节交替出现的模式来安排节奏。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体会、感悟重于对规则的掌握。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诗歌朗读。诗歌在充满浓郁情怀的背景音乐中被诵读出来,学生可以在聆听中结合自身体验,进入不同的意境,在懵懂模糊的情愫中,学生初遇自己心中的诗歌。接着,教师提及英语诗歌的节奏特点,让学生在跟读中认真模仿,用心体会。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跟读和模仿朗读,体会重音及非重音对诗歌节奏的影响,达到欣赏的目的。教师切忌作过多语音分析,把充满意境的诗歌读得支离破碎。

三、 品出味道(charm),达成对文化的理解

1. 关注语言的特点

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会采用各种语言技巧——表义与涵义、意象与象征、修辞等等。同时,诗人必须在更小的范围内,使用更精练的语言并合理地安排结构。因此,为了更透彻地理解诗歌的意旨,了解其语言上的特点是有必要的。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对比“诗化语言”及“平时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提升到欣赏语言的层次。

(1) 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英语诗歌常常采用拟人手法(personification)。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诗歌中找出例子。笔者发现,学生们很自然就会把中文诗歌的背景知识迁移过来,加深了对英文诗歌的理解,并很快就找到了以下例句中的动词。

Bees and butterflies play among flowers,

Then hide from the April showers.

(2) 片语营造的诗歌意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研读“诗歌原文”及“平时语言”的描述,鼓励学生探讨诗歌语言的特点。(见下表对比)

教师通过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的引领。

(1)Which sounds are more beautiful? Why?

(2)Which is clearer and easier to be understood? Why?

通过讨论,学生能了解诗歌的语言更有音乐性(musical),更简练(succinct),句型上有时呈现“片语”(phrase)的特点。虽然英语诗歌的句型有时不够完整,但更有想象空间(the space of imagination)。而平时的语言则表意更为准确(clear),结构更为完整(complete),更便于读者理解(understandable)。由于这些概念比较抽象,可能学生有感悟而不能明确表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编成选择题帮助学生进行比较和选择。

2. 东西文化对比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课教学中,笔者提出以下问题,引发学生对于跨文化的思考:

(1)Why does this English poem start from winter?

(2) From which season do we Chinese people think a new year should start?Why?

这组问题发散性比较强,课堂讨论中学生的答案也多姿多彩:

经典诗文背诵与中外文化对比,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语言,得体地运用语言,而且在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祖国意识,点燃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总而言之,人文化的英语阅读教学应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空间,促使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发展感受、理解、表达和运用的能力。这也是英语课程从单纯的语言类课程向语文类课程发展的途径,是我国社会发展对于英语课程的需要。正如McDonough and Shaw提出的,应该把阅读活动看成读者和作者(语言材料)之间的一种积极主动的互动过程,即把阅读材料作为过程(Text as Process),鼓励读者和语言材料展开密切交流。阅读过程中,读者应该结合其生活常识、背景知识、语言知识和智力判断等,对材料中作者提出的观点和信息进行各类不同程度的分析、质疑和评判。

参考文献

[1]常万里. 英语教学不妨向语文教学取点经[J]. 中学外语教与学,2014(1).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改版后,文学性增强,也增加了一些英语诗歌。 英语诗歌因其体裁的特殊性,给Reading课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命题。笔者认为,诗歌的教学应该达成以下三个阅读目标,现以“A poem about the seasons”为例简析。

一、读懂意思(meaning),达成对文本的理解

针对阅读文本,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当然是读懂意思。具体到诗歌体裁,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做到以下几点。

1. 提取具体意象(image)

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故称为“意象”。意象虽然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范畴,但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用它来解释外国诗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英语诗歌意象进行提取,是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诗歌的第一步。

具体到“A poem about the seasons”,首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取诗歌中出现的与四季相关的意象。教材的课后练习B2部分,就属于这一范畴。

对于英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提取诗歌中出现的具体意象。

2. 用语言描述意境(artistic conception)

意境,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WH问题、T or F 练习或其他类型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英文诗歌。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

本课教材的课后练习B4属于检查学生理解的输出性练习。

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强调文本解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并且特别重视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本课学习也可以尝试让学生用绘画语言画出诗歌所展示的意境。不善于绘画的学生,则可以利用网络,找到最符合诗歌描述的意境的图片,展示出来。

二、 读出节奏(rhythm),达成对文本的欣赏

英语诗歌具有其独特的形式特点——音乐性。而这种特性建立在语音系统基础上。正如英国文学家毛姆所言:“词有其音、其形、其力,唯有考虑这些才能写出醒目悦耳之句。” 对于初中学生,考虑到其现阶段的英语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在诗歌教学的入门阶段,教师应该侧重最基本的规则,重在引导学生充满感情和节奏地朗读,感受诗歌韵律之美。

1. 诗歌的押韵

英文诗一般都押韵。针对初中学生认知特点,只要求学生了解英文诗的基本押韵规则:韵要押在重读音节上,其元音应相同;如果元音之后有辅音,应相同;重读音节之后如有轻读音节,也应相同。

本课课后的B1练习就是用来帮助学生体会押韵的。

2. 诗歌的节奏

英语诗歌的节奏靠诗行的重音来表现,即按重读音节和一定数目的非重读音节交替出现的模式来安排节奏。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体会、感悟重于对规则的掌握。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诗歌朗读。诗歌在充满浓郁情怀的背景音乐中被诵读出来,学生可以在聆听中结合自身体验,进入不同的意境,在懵懂模糊的情愫中,学生初遇自己心中的诗歌。接着,教师提及英语诗歌的节奏特点,让学生在跟读中认真模仿,用心体会。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跟读和模仿朗读,体会重音及非重音对诗歌节奏的影响,达到欣赏的目的。教师切忌作过多语音分析,把充满意境的诗歌读得支离破碎。

三、 品出味道(charm),达成对文化的理解

1. 关注语言的特点

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会采用各种语言技巧——表义与涵义、意象与象征、修辞等等。同时,诗人必须在更小的范围内,使用更精练的语言并合理地安排结构。因此,为了更透彻地理解诗歌的意旨,了解其语言上的特点是有必要的。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对比“诗化语言”及“平时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提升到欣赏语言的层次。

(1) 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英语诗歌常常采用拟人手法(personification)。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诗歌中找出例子。笔者发现,学生们很自然就会把中文诗歌的背景知识迁移过来,加深了对英文诗歌的理解,并很快就找到了以下例句中的动词。

Bees and butterflies play among flowers,

Then hide from the April showers.

(2) 片语营造的诗歌意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研读“诗歌原文”及“平时语言”的描述,鼓励学生探讨诗歌语言的特点。(见下表对比)

教师通过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的引领。

(1)Which sounds are more beautiful? Why?

(2)Which is clearer and easier to be understood? Why?

通过讨论,学生能了解诗歌的语言更有音乐性(musical),更简练(succinct),句型上有时呈现“片语”(phrase)的特点。虽然英语诗歌的句型有时不够完整,但更有想象空间(the space of imagination)。而平时的语言则表意更为准确(clear),结构更为完整(complete),更便于读者理解(understandable)。由于这些概念比较抽象,可能学生有感悟而不能明确表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编成选择题帮助学生进行比较和选择。

2. 东西文化对比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课教学中,笔者提出以下问题,引发学生对于跨文化的思考:

(1)Why does this English poem start from winter?

(2) From which season do we Chinese people think a new year should start?Why?

这组问题发散性比较强,课堂讨论中学生的答案也多姿多彩:

经典诗文背诵与中外文化对比,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语言,得体地运用语言,而且在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祖国意识,点燃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总而言之,人文化的英语阅读教学应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空间,促使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发展感受、理解、表达和运用的能力。这也是英语课程从单纯的语言类课程向语文类课程发展的途径,是我国社会发展对于英语课程的需要。正如McDonough and Shaw提出的,应该把阅读活动看成读者和作者(语言材料)之间的一种积极主动的互动过程,即把阅读材料作为过程(Text as Process),鼓励读者和语言材料展开密切交流。阅读过程中,读者应该结合其生活常识、背景知识、语言知识和智力判断等,对材料中作者提出的观点和信息进行各类不同程度的分析、质疑和评判。

参考文献

[1]常万里. 英语教学不妨向语文教学取点经[J]. 中学外语教与学,2014(1).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读音节英语课程意境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钉螺当成钉
春色满园
《一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朵花的意境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朗读基本技能:语调(一)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