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冬娜 董小辉
摘要:开发大安古河道盐碱地的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非常显著。该工程主要以嫩江水作为供水水源,嫩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09.7亿立方米。工程规划从嫩江引水5.91亿立方米,约占嫩江年径流量的4.5%(P=75%时),可见利用嫩江水资源是可行的。
关键词:开发利用;古河道;盐碱地;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S156.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19.008
1大安古河道盐碱地概况
大安市作为吉林省农业的主战场,长期受土地盐碱化、沙漠化以及草原退化的困扰,因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这一自然现象,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土地80%发生盐碱化,75%的耕地为中低产田,大片原本是高产农田,现在已变成弃耕盐碱沙化荒地,自然灾害也发生得更加频繁,资源下降和生态恶化必然导致社会经济落后,群众贫困。为了缓解粮食重点产区的干旱,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利用嫩江水开发中低产田和弃耕的盐碱土地,提高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摘掉该区的贫困帽子具有重要意义。
大安古河道盐碱地开发利用工程位于大安市中东部地区,东起嫩江堤防三道岗子段,西至安广、两家子镇,北靠月亮湖,南到霍林河口、查干湖,跨越太山、红岗子、两家子、西大洼、联合、海坨、大榆树、安广、乐胜9个乡(镇),幅员面积1742立方千米,占全市幅员面积的35%。人口13万人,占大安市人口总数的47.3%。大安古河道盐碱地利用工程是利用嫩江水作为灌溉水源,采用机械提水方式灌溉水田、旱田、苇、草的水利工程。工程规划有效灌溉面积为102万亩,其中:水田(盐碱地)65万亩,旱田3.2万亩,苇原24.6万亩,草原9.2万亩。工程在嫩江三道岗子段建提水站1座,设计流量55立方米/秒,总装机10000千瓦,渠首设计水位137.0米,扬程13.5米。干渠1条,长11公里;分干渠3条,总长51公里;排水干沟1条,长25公里。干渠及分干渠均采用PP纤维砼进行防渗衬砌。新建渡槽2座,桥1040座,闸507座,倒虹吸2座,涵洞3座。
2开发大安古河道盐碱地的必要性
2.1盐渍化严重,亟待整治
随着大兴安岭和松辽分水岭的隆起,形成松辽平原凹陷的闭流盆地。在气候上曾出现大降水与大干旱的更替,由于大降水使邻近高地母质母岩中的可溶盐分随径流汇集于闭流低地,随着气候变旱,盐分逐渐上升积集到地表,形成了松嫩平原盐渍化土壤分布区。到了近代转变为目前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条件,对盐渍化的发展继续发生作用。在不同地貌部位上,进行盐碱再分配,在地势高平的广阔平原上形成了脱盐,碱化土成碱土。在地势低平的部位,形成盐碱化草甸土,在湖泡边缘形成盐化沼泽土和盐土。该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平均在400毫米左右,集中于7、8、9三个月,形成春秋季节性干旱。由于夏季与秋、春干湿交替,使土壤的积盐、脱盐和碱化过程长期处于交替变化之中,这样就为盐化、碱化过程提供了条件。加上地形部位,母质类型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复杂的盐渍土区,该区是属于松嫩平原典型的苏打碱化盐渍土区。
该区属于松嫩冲积低平原地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大部分是已经产生了次生盐渍化的草原、苇原,对土地盐渍化的治理已迫在眉睫。
2.2社会经济落后,亟待发展
该区属于农牧业经济区,所涉及乡(镇)全部为自然条件比较差的乡(镇)。农业以传统的旱作种植业为主,主产玉米、高粱和谷子,畜牧业以饲养牛、羊为主,人均收入1528元/年。近几年连年干旱,粮豆年均产量仅330公斤/亩左右。另外由于干旱,饲料短缺,加上牲畜饮水困难,存栏数逐年下降。由于干旱缺水生态退化,环境恶化,当地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致使当地群众生活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设农业、畜牧等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产业,采取科学、有效的水利工程措施是必要的。
2.3地下水资源储量减少严重,亟待补充
近年来连续干旱,地下水位下降近2米,水资源储量逐年减少。部分地块地下水提取严重超限,已形成了水位降落漏斗,急需获取补给,以恢复地下水原有水位,保护正常的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
引嫩江水作为灌溉水源的水利工程。地表水的利用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同时由于灌溉面积增加,灌水水面扩大,使近百万亩土地地下水得以补充,抬高了地下水水位,地下水储量得以恢复。
2.4丰富的水土资源,亟待利用
盐渍化土地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25%,而这些盐渍化土地由于缺水改造效果不佳。这些盐渍化土地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是芦苇及草类生育发达区域,如果通过适当的水利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加以治理,这些土地资源均能恢复原貌。
3大安古河道水资源条件
根据嫩江水文站资料计算成果,嫩江多年平均径流量209.7亿立方米。不同保证率来水情况,在保证率P=50%时,设计水平年1970年径流量为200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636立方米/秒,年平均水位126.469米;保证率P=75%时,设计水平年1977年径流量为131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417 立方米/秒,年平均水位125.519米。嫩江上游尼尔基水库建成后,对嫩江水系的水量能够起到调节作用,这将对所利用的水量起到保障作用。
规划开发水田65万亩,旱田3.2万亩,草原灌溉面积9.2万亩,苇原灌溉面积24.6万亩。水田灌水定额按900立方米/亩计算,需水量为5.85亿立方米/年;旱田灌水定额按180 立方米/亩计算,需水量为0.06亿立方米/年;规划中9.2万亩草原及24.6万亩苇田,根据水资源循环使用的原则,在设计中均考虑利用稻田尾水解决。这样,工程从嫩江的总引水量为5.91亿立方米,约占嫩江年径流量的4.5%,可见利用嫩江水资源是可行的。
总之,根据大安古河道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成果,规划布局和确定总体规模,研究分析盐碱地开发的潜力,确定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规划方案,古河道内的盐碱地全部开发为水田,使古河道灌溉面积达到65万亩。通过节水措施深挖潜力,扩大灌溉面积,增加古河道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经济飞速发展。
作者简介:左冬娜,白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土保持查勘及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