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树华
从整体上看,小学语文苏教版五上第二单元显然是以“观察自然”为主题的。但细究每一课又似各有分工,分别指向于“观察自然”主题下的不同维度。第一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充满了吸引学生走进大自然进行观察的诱惑,旨在激发学生打开大自然之门;第二篇《装满昆虫的衣袋》,则告诉学生要真正走进大自然,需要像法布尔一样具有遭遇阻拦而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孜孜以求的精神;第四篇《金蝉脱壳》,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观察过程的范例,文中“金蝉脱壳”的过程描述堪为经典;《变色龙》一课,是“走进自然”主题单元的第
三篇课文,本文更多地担负着引领学生学习并掌握观察自然(动物)多维方式的重任。前两篇着眼于从“观察自然”的情意角度来写,后两篇则着眼于从“观察自然”的方法表达角度来写。细读《变色龙》一课,一个“变”字,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变色龙》文本的魅惑。
一、 观察角度的“变”
大凡写观察类的文章,观察角度一定是多变的,《变色龙》一课尤显突出。“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我细细端详着:这条变色龙全身翠绿。椭圆形的头上……它却依然一动也不动。”全文从发现变色龙到端详变色龙,由描述变色龙的生活环境到描述变色龙的本身特点,作者的观察角度显然在由“面”到“点”的。观察变色龙外形时,也是由“面”到“点”的,即由“全身”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头”“两眼”“身躯”“背部”“腹部”“尾巴”。
如果说“发现变色龙”以及“变色龙的外形”都是静态观察的话,变色龙的“捕食”与“变色”则是动态观察了。“这时,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来……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成为美餐。”变色龙“似睡非睡”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招,真是惊险而刺激;“抓起变色龙”一放再放,变色龙皮肤一变再变,真实生趣而神奇。课文最后一段,“于是我们将它放回了原始森林”,相信作者此刻的视线一定会随着变色龙的“回家”而去,这是一段没有写出的观察,当然也是本文的留白之处:变色龙如何爬行的呢?我们是不是可以展开想象?姑且用我们的想象去“观察”一番。
二、 观察方式的“变”
我们都明白培养学生养成观察习惯的重要,但很少会深入到思考如何观察这一层面?至于观察的多种方式更鲜有关注了。《变色龙》一课在观察方式多维度上堪称范本,作者在耐心地告诉读者他是如何观察的。对于教者来说,这当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教学如何观察的范本了。课文第9自然段开始“我细细端详着”,这是静态观察下的最为常态的方式——“看”。至于如何看,当然要学作者的顺序:由整体到局部,局部描写部分又由头到身躯再到尾部。
课文第10~12自然段是作者观察变色龙捕食的过程,当然离不开动态观察下的基本方式——“看”,更有了动态观察过程中的疑问与好奇,于是作者“问”起了他人:“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因为这一问,也就有了中非工人朋加沙绘声绘色的介绍。只要用心观察,一定会心中犯疑,“问”(听)理当成了观察的一种方式,而这一点似乎常常被我们熟视无睹。
没有疑问的观察怎能深入呢?课文第13~14自然段中,“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这一问并不奇怪,因为有了前面第10自然段的学习基础,学生能很快读出“问”的观察方式。倒是“朋加沙抓起变色龙,先把……接着……再……”这段文字,显然又实施了另一种动态观察方式——“实验”,本单元练习中也有类似名言:“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伽利略” 伽利略强调了观察与实验是分不开的,实验是一种创造观察条件的更深入的观察。这与我们理解的观察似乎又有些“出入”。广义地说,观察的方式当然很多,除了用眼“看”之外,用耳“听”、用鼻“闻”、用手“摸”、用工具“实验”……又何尝不是?相信,无论是景还是物,只有全方位地观察,才能获得全位的感知与了解。
三、 字里行间的“变”
“变色龙”顾名思义在于“变”色,课文第14自然段,作者通过描述中非工人朋加沙的实验,亲眼目睹了变色龙的变色过程,于是感慨“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其实,文中除此段落外,还有太多地方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变色龙的“变色”特点。“大家在绿叶丛中找了一阵,没见到‘怪蛇,以为是小李在开玩笑。”(第6自然段)“‘在这里!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第7自然段)一群人在绿叶丛中的寻找许久而未果,足以见变色龙“变色”隐身之成功。“解铃还须系铃人”,先前是小李手“碰”到的,还是他最先发现,因为他的感触体验最深,这更说明变色龙“隐蔽”之成功。文中写变色龙外形与捕食的两段中,出现了两处“一动不动”,读来颇耐人寻味:“尽管我们大声叫喊,对着它指手画脚,它却依然一动不动。”“你别看它可以连续几个小时挂在枝叶上一动也不动,但它是似睡非睡地窥探着,伺机捕捉昆虫。”变色龙能在这么嘈杂的叫喊声中如居幽林深山“一动也不动”,能“连续几个小时挂在枝叶上”耐心等待昆虫……变色龙分明有着超强的自信——对自己变色的自信,所以即便“我们”一群人的大声叫喊,它仍然以为我们没有发现它;即便几个小时没有昆虫经过,它也相当自信自己变色的成功,不会被昆虫发现,并坚信一定有昆虫不约自来的。“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来……”可怜的彩蝶啊,你肯定没有发现已变色守候你多时的变色龙,要不你怎么会直闯闯地飞来“送命”呢?都怪变色龙“伪装”太绝了!如此品读文本,也就能更好地理解“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这一句为何要用第15自然段单独列段了。
作者刘梦熊用观察角度的“变”、观察方式的“变”、字里行间的“变”来完成《变色龙》一文,绝非无意与巧合。
(作者单位:如皋市白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