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心梗更凶险 等

2014-10-16 09:11
健康必读 2014年8期
关键词:螺旋杆菌心梗病毒感染

年轻人心梗更凶险

20多岁的年轻人竟然会得心肌梗死?如今,这些看似不可能的悲剧正越来越多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开芸主任表示,尽管心肌梗死的发病高峰是60~70岁的老年人,但现在正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一方面,中青年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为了家庭、前途,不惜熬夜加班、透支身体,加上缺乏运动、吸烟等原因,心脏血管内膜过早受损,为疾病埋下隐患。另一方面,如今年轻人普遍喜欢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经常“废寝忘食”,精神高度紧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猛增,引起或加重心肌缺血。在这样的前提下,一旦出现某些突如其来的诱因,就可能成为压垮心脏的最后一根“稻草”。

开芸提醒,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年轻人一旦发生心肌梗死,风险性和致命性更高。这是因为,中青年人的血管比较光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血管易出现大范围痉挛,导致大面积心肌缺血,增加猝死的发生率。此外,老年人一般有多年的心脏供血不足,心脏会逐渐适应,形成 “侧支供血”的自我保护机制。当血管狭窄导致心肌缺血时,可通过侧支供血发挥补偿作用。而年轻人则缺乏这种自我调整的“预适应”过程,心肌缺血后找不到其他通路补充。加上由于以往身体健康,年轻人即便出现不适也易被忽视,从而错过急救的最佳时机。

但是,与老年人不同,大多数年轻人在心梗发作前,往往都能找到明显的诱因,比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这些健康“信号灯”。加班感到疲倦难熬时,不妨先休息半小时;出现胸痛、胸闷,特别是在劳累、运动后加重时,一定要及时就医。生活中,最好定期检查血糖、血压和血脂等,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心中有数。

有些癌症是感染来的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是遗传的,有人觉得是接触了致癌物质,有人认为是环境污染,还有人怪“命不好”……

乔友林教授表示,癌症是一种退行性疾病,人口老龄化是主要因素。现代生活中的饮食、环境污染,以及久坐不动、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风险。然而,对中国人群环境和行为危险因素归因的最新调查发现:慢性感染是导致中国患者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占29.4%;其次是主动和被动吸烟,占22.61%;另外还有食用蔬果不足、饮酒、职业暴露与环境污染等各类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有些癌症是“传染”来的。乔友林表示,在我国,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幽门螺旋杆菌、人乳头瘤病毒(HPV)和EB病毒是最常见的感染致癌因子。中国是“肝炎大国”,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绝大多数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它们通过急性、慢性炎症进一步演变为肝硬化,部分患者最终可导致肝癌。幽门螺旋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高达50%~60%,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感染细菌,它可能引发胃炎和消化性溃疡,长期感染可能发展成胃癌。而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祸根,已被证实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通过性接触传播。鼻咽癌的高发则与EB病毒感染脱不了干系。

感染和癌症虽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不会“一击毙命”,病菌却会悄悄潜伏在我们的体内,伺机发难。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0年或更多的时间,如果能阻断其传播,将它们消灭在摇篮里,便能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首先,打疫苗。其次,早治疗。再次,做筛查。最后,分餐制。

日常用药误区

由于用药误区的存在,世界上70%的药品被浪费了。同时,不合理用药也给很多人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地不利影响,在这方面有许多滥用非处方药的案例。曾经有一位老同志,由于尿酸高,发生了轻度的关节疼痛,自行到药店买了治痛风的常用药,结果发生了过敏,又到药店买了治过敏的扑尔敏,后来发生了严重不良反应,即剥落性皮炎。住院治疗,用抗生素后又发生了二次感染,直到最后导致了死亡。很多聋哑患者也都是由于儿时乱用药所致。

常见用药误区包括:1.服药时间不对。中医用药讲究时辰,其实西药也一样。2.随意停药和减药,症状消失了就不吃药。3.对不良反应并没有防范意识,其实过敏、头疼、发脾气等都可能跟用药有关。4.特殊人群用药问题。老人、儿童、孕妇用药都需要特殊关注。5.不按医嘱用药;药品储存不当;躺着用药;随意嚼碎、掰开服用;兑着饮料喝;用完药马上剧烈运动;吃完药喝酒;绝大多数药物伤胃,应放在饭后吃;动不动就输液、打针等都是常见用药误区。6.听人推荐用药。比如老同学见面,很多人喜欢把所谓的好药介绍给朋友,听者往往深信不疑。7.迷信进口药。其实,到底是进口药好,还是国产药好,也不能一概而论。endprint

猜你喜欢
螺旋杆菌心梗病毒感染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在急性心梗中预测死亡风险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