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楠
摘 要:本文阐述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通过四个具体的案例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出了只有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培养 学生培养
一、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创新思维是当今教育和教学正在研究的重要问题。创新思维就是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是指具有一定的自身价值或认识意义的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大量的创新思维主要指“再发现”式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应该说,这一评价非常准确。我国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如何失去的呢?这当然从教育本身找根源。现代教学注重考试成绩,有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仅限于书本知识的掌握和题海战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积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普通高中相比,我们技校的学生就做的得比较好。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生机制。自从开展一体化教学后,老师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笔者认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
1.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判断能力
在学习“幂的计算”一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将一张0.5mm厚的白纸对折30次后,请估计一下它的高度。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7cm,有的说10cm,于是,笔者对学生进行引导:“我们学习了幂的计算再计算一下它的高度,你一定会瞠目结舌。”在一种无形力量的驱使下,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个个认真听课,很快掌握了幂的计算方法,验算结果后学生们大吃一惊。问题太诱人了,数学真奇妙,学生由衷地感叹道。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例如在《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模型,让学生看看这两个模型的表面积要怎样求。有的学生很快算出了答案,可以把每个面的面积分别算出来,然后将6个面面积相加。也有学生说他想象是不是可以把这个正方体或者长方体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也可以得出结果。
教师一一板书出来,对学生的思维结果给予必要的肯定,通过检验发现这种方法结果一样,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和欲望。教师总结:一般地,我们可以把多面体展成平面图形,利用平面图形来求面积,此外我们还可以求锥体、台体等等的面积,从而引入下面的锥体、台体表面积的学习。
3.向老师挑战,向书本挑战,让思维飞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不迷信老师和书本的权威.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批判地接受,而不是盲目地“复制”。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独特的思考方式,培养他们的数学创新能力。
还记得在教学等腰梯形判定时,课本只给出了关于边与角方面的判定方法。笔者特意反问学生们:对于特殊四边形性质与判定我们都是从角、对角线、边三方面研究,大家是不是发现课本还没给出关于等腰梯形对角线方面的判定,那么“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这个定理的逆命题成立吗?哪位学生能作为判定定理来帮助我们解答问题?
经过笔者提醒,教室立刻沸腾起来,许多学生都质疑这个结论。笔者让学生们尝试着能判断一下,并给出证明。很快就有学生跑到办公室告诉笔者有学生判断并证明出来了。笔者仔细地看了一下学生的证明过程,然后高兴地走到教室,告诉学生们已经有学生证明了“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并感叹学生真是太棒了。讲台下马上有学生接上一句话:“我班又多了一位数学老师!”
从那以后,学生们不时找出许多问题问笔者,质疑笔者的做法和课本的做法。曾有位学生发现课本的例题应该分情况讨论,而课本的分析竟然少写了一种。笔者经常问学生“除了老师讲的、书本写的还有没有别的思考方法吗?”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向书本挑战、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4.加强学生思维训练,引导提高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多元化地思考,在探索与求异中发现和创新。
三、小结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体会和措施。笔者认为只有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海峰.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与方法.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作者单位:山西汾西煤化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