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同质化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2014-10-16 11:07任成龙
大学教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汽车构造同质化课程

任成龙

[摘 要]“汽车构造”课程是汽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在我国高等教育同质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同质化倾向。通过分析“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同质化的产生原因,介绍“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同质化的具体表现,给出“汽车构造”课程教学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课程 汽车构造 同质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149-02

截至2013年底,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已达1.37亿辆。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我国高等院校对汽车类人才的培养。“汽车构造”课程是高等院校汽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生能否有效掌握好这门课程的知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探讨了“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同质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具体表现,并结合目前“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现状,给出了改进措施。

一、“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同质化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同质化是课程教学同质化问题的根源

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和标准具有太强的导向性,被普遍认为是造成“大学同质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在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上,出席论坛的多名大学校长认为,现行的评估体系最重要的衡量参数是学校规模、层次和学位点数量,由于评价标准单一,高校追求大而全,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特色专业反而“失色”。同时,一些地方院校校长强调,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样化、多元化的,而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单一化的,也很难适应社会经济需求。[1]高校中普遍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在各学校里普遍存在的教学评估和教学检查,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课堂上教师特长的发挥,加剧了课程教学的同质化倾向。

(二)教学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是课程教学同质化的重要原因

我国各高校在培养目标的表述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没有追求人才培养的差异化竞争,更没有本着适需原则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或高职院校,除总课时有较大差异外,“汽车构造”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设置具有一定的同质化倾向,未能体现学校定位的不同,更没能体现专业需求及专业特色。

(三)课程体系的趋同性强化了课程教学的同质化倾向

课程体系是反映专业内涵的重要依据,高校同质化的原因之一就是课程设置的趋同。[2]不同等级的高校,课程结构体系差别很小,而高校要办出特色,则需在课程设置上融入本校的特色。

另一方面,使用的教材也多为统一的规划教材或推荐教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托,不同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生源情况,自主选择专业教材。但现在对高校的考核和评估中,常把是否采用规划教材作为衡量指标之一,而同一门课程的规划教材就这么几本,这实际上是强化了同质化教育。[3]

二、“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同质化的表现

由于是汽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许多院校都非常重视对“汽车构造”课程教学的改革,但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构成了“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同质化的具体表现。

(一)课程教学大纲的同质化

“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大纲内容的同质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减少总学时,但课程内容不减。随着通识教育的实施,各本科院校的专业课课时在减少,“汽车构造”也不例外,但该课程教学的内容非但没有减少,反而随着汽车新结构、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课程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增加,这就造成了课时减少与内容增加矛盾的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各本科院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导致“汽车构造”课程实践课时所占比例过小,学生动手实践机会过少,感性认识不够,从而使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所教内容,教学效果较差。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同质化

“汽车构造”课程目前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不够;上课的内容不能很好地与学生实践课及平时观察到的具体实际实现无缝对接。对于更加注重感性认识和亲身实践的“汽车构造”课程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显然是不合适的。

(三)教学方式的同质化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存在两个共性问题:一是“汽车构造”的理论教学,目前基本都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多媒体教学虽然有很多传统的板书教学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但如果使用不当,课堂教学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能充分体现,且容易造成教学进度过快,信息量过大,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汽车构造”课程一般是在课堂上先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在讲解完一大部分内容(如发动机部分或底盘部分),有时甚至是完成全部理论教学后才进实验室完成相关的实践环节,这样,学生很难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有效联系起来,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另外,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往往不是同一个老师,这样对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三、“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同质化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各院校,尤其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院校,必须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对于“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课堂上除坚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外,還可以适当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三维仿真教学法等,如条件允许,最好能建设汽车构造专业教室,采用现场教学法。

除常规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外,还可以面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举行特色专业技能比赛,如汽车构造拆装技能比赛等,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课堂多媒体讲解—实验室现场教学—汽车构造拆装实习—开放性实验四位一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内容改革

在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上,有专家提出,应建立基于雇主反馈的持续反应改革机制,由用人单位对毕业大学生的需求和满意度来设置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對于“汽车构造”这门课程,应基于学校特色或院系独特条件设置课程内容,尤其是实践性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及时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要注重知识的更新。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除强调汽车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外,必须把最新的汽车结构、汽车新技术及时补充到“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并在讲授时注意结合目前流行的车型。对于教材中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干脆略过。同时,考虑到课程内容与体系的交叉,为不出现课程内容重复讲授,可将课程内容进行精简。

(三)校本特色教材建设

本科院校“汽车构造”课程普遍采用的是吉林大学陈家瑞主编的教材,该教材虽然比较经典且多次再版更新,但由于现代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仍然存在教材内容滞后问题,教材不能有效反映汽车新技术的发展。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理论教学使用的教材和学生实训的设备不匹配,理论环节讲解的车型、构造和实践环节所用车型、构造不能有效统一的问题。因此,院系可组织骨干教师和专职实验人员,根据实验室已有的教学设备,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尤其是课程实验指导书等,校本教材内容应以实验室现有车型和零部件为主,并作相应的扩展。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四、结论

(一)在我国高等教育同质化倾向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同质化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是教学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和课程体系设置的趋同性。

(二)“汽车构造”课程教学的同质化倾向主要表现为:教学大纲内容设置的同质化、教学模式的同质化和教学过程实施方法、手段的同质化。

(三)针对目前“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本文认为可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同时通过校本特色教材建设,以减少或避免该课程教学的同质化倾向。

[ 注 释 ]

[1] 程娓娓,周元宽.校本课程开发:预防我国高校同质化的良方[J].淄博师专学报,2013 (1):21-23.

[2] 叶德磊.高校课程出了啥问题[N].解放日报,2013-06-24.

[3] 李春芾,王桂茹.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53-254.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汽车构造同质化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汽车构造》教学分析
提高“汽车构造”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
同质化市场背后致富路指何方
时事新闻报道如何避免“同质化”
戏曲“同质化”现象之思考
汽车构造课程工程应用型教学模式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