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珏 黄余良 张群锋 周建斌
[摘 要]目的:应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及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方法:将学生随机分为若干小组,参照妇产科学第八版编写的疾病诊疗程序,就某一患者具体病情要求学生写出具体治疗计划,交由带教老师分析评阅,客观评估。结果: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开展,实习同学在临床诊疗方面较2011-2012学年实习同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项目教学法解决了传统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实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147-02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传统的临床实习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和指挥下进行各种诊疗活动,教师是临床诊疗活动的制订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强调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学习。学生缺乏主动性、参与性及责任感,实习效果欠佳,往往轮转另一个科室,上一个科室的知识便很快遗忘。学生毕业后如果遇到临床问题,经常束手无策。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2012至2013年度的实习带教过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取代传统教学法,进行我校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实习教学改革,并就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培训对象
选择2012-2013学年在我科实习的本科实习生61名,其中男生40名,女生21名,均为临床医疗专业,实习时间4周。
(二)培训师资
选择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及教学经验的临床骨干组成培训组,进行科室内模拟教学和评定,考察合格后,按期對学生进行培训和考核。
(三)实施方法
将学生随机分为若干小组,参照妇产科学第八版编写的疾病诊疗程序,就某一患者具体病情要求学生写出具体治疗计划,交由带教老师分析评阅,客观评估。例如,就“异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这一项目,成立学生项目小组,选出项目负责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收集、整理、分析病人资料,进行临床评估。项目小组针对评估资料,借助课本、参考书、网络医学资源讨论分析病例,做出临床诊断。写出治疗计划,计划中要明确治疗目标,制订治疗措施并就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相应预案。治疗计划交带教老师审查后具体实施。项目完成后小组成员及带教老师就项目情况进行评估并打分。
二、结果
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开展,61名实习同学在收集病史、体格检查、诊断能力、医疗决策能力等方面均较2011-2012学年实习同学有6%-19%的提高。
三、讨论
(一)现有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随着健康观念的更新、医疗制度的改革及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转型为高素质应用型。这其实是对医学教育的更高挑战。在我们医学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种教育模式:问答模式——师生问答,启发教学提问→思考→答疑→练习→评价;授课模式——教师中心,系统授课→理解→巩固→运用→检查;自学模式——学生中心,自学辅导自学→解疑→练习→自评→反馈;合作模式——互教互学,合作教育诱导→学习→讨论→练习→评价;研究模式——问题中心,论文答辩→探索→报告→答辩→评价。这是一个发展序列。从前往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渐增强,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规律,而且从后至前,教师的主导性逐渐增强,体现了“教是为了发展”这一规律。
医学教育的教学安排一般都是以基础或临床学科为单元,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整个教学过程按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基础阶段,由公共基础课和普通基础课构成,这个阶段一般没有接触医学。接下来是临床准备期,医学生开始学习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但没有接触病人,课程安排涉及生理病理解剖等各个方面。最后为临床期,由医学临床课及见习、教学实习组成,这些课程结束后,一般有一年左右的生产实习,学生以实习医生(护士)的身份参加临床工作。
中国以及多数国家的多数医学院校一直采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科为基础,所以课程门数过多,内容在不同学科有重复可能,学生负担较重;各学科有明显界限,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截然分开,医学生没有机会早期接触医学、病人及社会。很多学者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医学生的智能,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敢于独立工作,习惯独立自学。如何实施呢?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和讲座;有的适当合并教学内容,增加自学时间和课外活动;有的改变填鸭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实行诱导式教学;有的充实实验实习课,完善技能训练;有的让学生开展自学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资料和网上资源进行学习。哪种方法更好呢?这就有待我们全面深入地研究医学生教育体制,构建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医学人才。
(二)项目教学法的优势
项目教学法是从国外职业教育中引入的一种教学方法[1],它建立在建构主义、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基础上,其核心内容是将我们要教学的内容转化为若干个项目任务,并将任务分发,学生围绕着项目内容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组织实施并完成任务,教师从旁指导,从而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2]一般说来,教学中的填鸭式教育只能使学生记住大的原则和条条框框,运用起来就是生搬硬套。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3],从课题的选择、人员的分配、分工的确立、资料的寻求、思路的分析,到最后的总结,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也就是说,项目任务是开启思维的“金钥匙”,它能带领学生的求知欲从潜伏之屋进入活跃大厅,充分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具有参与性、趣味性和协作性,为完成项目,学生从各自特长出发,各尽其能,可以展示出与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特质,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飞跃。相对于传统的临床教学而言,项目教学的确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目前国内对项目教学法的研究较更多是停留在理论层面[4],更深层次的研究一般是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初步尝试[5][6],对具体实施环节没有完善的体系可循,许多地方值得探索和研究。另外,项目教学法更多应用于计算机、汽车维修等电子机械类专业教学中,用于医学教学的案例很少。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尝试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我校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实习教学,解决传统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并探讨项目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项目教学法打下基础。
在现阶段的实践中,我们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了情境的创设,不过于暴露、直接,不过于隐蔽。注意项目的相关因素:基础知识的掌握、心理承受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和行为处事的方式等。在授课中注意既能将问题归纳总结,做好集中性思维的训练,又能将问题发散,舉一反三,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及批判思维。我们都知道,教学的意义是高效的促进左右脑的潜能开发与和谐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这正是项目教学的本质所在。
(三)我们的体会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已不再强调老师的主体,更多的重视以学生为中心。项目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前提。但是学生主体性能在参与中发挥多少,取决于教师的正确指导率。换句话说,教师教学的主导靠学生的主体的活化与能动性的发挥来体现。所以,项目教学对教师而言,提高了他的主导作用而不是削弱了。
学生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把学过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书本上文字罗列的抽象思维转化为图片、数据、实物等具体实例。通过项目教学,学生掌握了该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了专业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适应临床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教学中,每一过程学生均得亲自参与,并且要求与组内同学在教学中经常交流、沟通与合作,这样不但提高学习能力、方法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互帮互助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社会能力,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 注 释 ]
[1] Boninger M.Scholarly Concentrations in the Medical Student Curriculum[J].Acad Med,2010,85:403-404.
[2] 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18-22.
[3] 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3):43-45.
[4] 王红.关于课程的项目教学规划与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2(2):146-147.
[5] 常非.项目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1(2):158.
[6] 吴晶岸.项目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8(7):60-62.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