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迷失

2014-10-16 03:50郑风田
中国畜牧业 2014年15期
关键词:人为城镇城镇化

文│郑风田

郑风田: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2013年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后发布的公告,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句话是:“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话语,出现在以冷峻风格著称的党的会议公报上,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但更重要的是,这些话语既是对过去旧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纠偏,也是对未来新型城镇化究竟该怎么走给出的明确方向。理想的城镇应该是:无论你走到那里,故乡总是美好的,有多少人为故乡吟诗歌唱;无论你走多远,故乡总是温暖的,有多少人把家乡的山水当作一种永恒和寄望。

“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顶层设计理念,其实也是对当下情况的一个提醒,只有“人”才是城镇化最核心的部分,要敬畏自然,保留山水,创造人的宜居环境。我国城镇化过去的快速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一个最主要的缺陷恰恰是忽视了人的需要,是缺了“人”的城镇化,而在物质层面上展开的过多。

我国的城镇化不能盲目模仿欧美摊大饼式的城镇化,因为我国耕地太奇缺了。城镇化一定要严格控制用地,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不能再无节制扩大建设用地,形成“新圈地运动”,滥占耕地,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城镇化应该避免牺牲农业和粮食搞起来的工业化、城镇化。粮食安全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必须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我国必须立足自己解决粮食问题,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未来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

不少地方把城镇化理解为人为造城,通过拆迁、征地、卖地,去开马路、筑广场、建高楼。结果城镇化就变成了房地产化,成为一场房地产商人的盛宴。新区新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地争相建设超大规模的城市,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让城市的专业化程度很低,各城市同构化严重。

未来城镇化不能人为造空城,被房地产绑架,一定要有产业支撑,才能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如果一个城镇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工作机会,大量的人集聚起来,问题会更大。长三角、珠三角的小城镇之所以繁荣起来,都是专业化城镇的发展所带动的。美国曾经的大城市底特律,由于汽车产业的繁荣而迅速崛起,曾经达到二百多万人口。但随着美国汽车业的没落,底特律又迅速衰落下来,目前被美国人形容成一座“死城”。我国各个地区应该根据本地的条件,发展具有本地特色而又有竞争力的产业,才能使中小城镇有活力。目前我国“千镇一面”、“产业高度同构同质”是中小镇发展面临的大问题,如何推进寻找合适的产业发展模式而不是盲目地发展,是城镇化能否可持续的重要问题。

理想的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也是土地集约利用的城镇化,更是青山绿水宜于居住的城镇化,这些都是从过去发展中得到的教训。比如日本大阪都市高楼大厦中分布的农田与村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很吸引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推进城镇化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未来的城镇化,一定要避免过去“要地不要人”的旧城镇化模式重演,也避免滥占耕地建空城、大马路大广场式的城镇化,要提高城镇化质量,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

猜你喜欢
人为城镇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山高人为峰
人口与就业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
山高人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