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梅
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医院,湖北 浠水 438200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神经血管性疾病,主要发病原因为环境、生活习惯及气候等因素,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反复性头痛等,而且偏头痛患者常伴有眩晕[1]。目前临床研究表明[1]偏头痛与眩晕存在密切联系,偏头痛是眩晕的潜在病因,故偏头痛性眩晕 (Migrainous vertigo,MV)也日益受到重视。笔者对收治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反复性头痛等,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偏头痛性眩晕,符合西医关于无先兆偏头痛的相关诊断标准[2]。排除合并其它严重心、肺及肝等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及对本文所用药物过敏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39例,年龄18~61岁,平均 (41.2±3.2)岁,病程2个月至6年,平均 (3.5±1.1)年,发作持续时间2~48h,平均 (5.4±0.5)h;观察组中男30例,女40例,年龄18~62岁,平均 (42.1±3.0)岁,病程2个月至6年,平均(3.4±1.0)年,发作持续时间2~48h,平均 (5.5±0.4)h。两组患者年龄,发作持续时间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倍他司汀片 (国药准字H41023380)及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国药准字H20067316)治疗,口服盐酸倍他司汀片,2片/次,2次/d,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2粒/次,2次/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组方为:栀子10g,天麻10g,生姜20g,白芷13g及大枣7g等,用200~300ml水煎,煮沸后用文火水煎,患者每次口服100ml,3次/日[3]。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观察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价 显效: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均消失,且停药后6个月内不复发;有效: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显著减轻,头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缩短;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4]。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3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1.4%;观察组患者显效35例,有效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表 (例)
偏头痛为一种神经血管性疾病,主要与脑内血管痉挛有较大联系,当患者脑内血管发生痉挛时不仅可影响皮质神经元正常功能,导致暂时失明,而且也可导致患者淋巴囊发生缺血性损害,进而导致患者发生眩晕,发生原因与钾钙离子代谢失衡有关。氟桂利嗪为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可有效调节体内钙离子平衡,从而起到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目的。偏头痛性眩晕属中医眩晕范畴,发病原因以痰淤互结,肝风夹痰为主,因此治疗方法应主要以活血化瘀,消痰祛淤为主。栀子具有凉血解毒,清利湿热等功效;天麻具有降低血流阻力,扩张脑血管等功效;大枣具有养血安神,补虚益气等功效。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陈赟.逐瘀通脉胶囊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性眩晕31例临床观察 [J].黑龙江医学,2011,35(6):417-419.
[2]Neuhauser H K,Radtke A,Brevern M,et al.Migrainous Vertigo.Prevalence and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 [J].Neurology,2006,67(12):1028-1033.
[3]刘永平.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综合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4):462-463.
[4]王涛,晋艳.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性眩晕61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0):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