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文为例子学习写作

2014-10-16 23:52林玉敏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4年11期

林玉敏

摘 要:蕴含在《散步》一文中的语文技能是: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表现爱和责任的重大主题。教师以课文为例子,帮助学生树立生活是写作的“活水源头”的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感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能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写生活。

关键词: 关注生活 课堂起点 课堂难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许多教育专家认为: 教师应浓缩教学内容,把蕴藏于课文中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提炼出来,把学生必须学习而又可能学习的内容教给学生。课前备课,我们思索什么是《散步》“必须学习而又可能学习的内容”。是本文优美朴实而蕴含丰富的语言吗?但一轮又一轮的教学,一点又一点积累的人生体验,一次又一次读这篇文章,我的心灵都被深深震撼。再看看我们的学生,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想想他们作文内容空洞而虚假的现状,我认为必要的能力是:结合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树立生活是写作的“活水源头”的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感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因此,以《散步》为例,让学生且学且会。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目标导入,让课堂起点“明”起来——课文只是例子

心理学表明: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成功的关键。上课伊始我在黑板右上角板书三个大大的方块字“写生活”。众生大呼:“啊!惨了!”我接着问:“惨什么?”大多数学生说 “不知道要写什么”。我相机说“我们会无话可说,那是对生活缺少关注”,顺势导入课堂,让学生“明”目标:课文只是例子,关键是学习作者如何取材,如何写作。

二、朗读,抢答,让课堂重点“现”出来——这个例子写了什么

《散步》内容简单,学生通过听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完全不成问题,是让学生为听而听,还是为回答问题而听?看看可爱的学生我只轻轻点了朗读播放键,学生入情地听课文朗读。我庆幸自己的决定。朗读播放结束,我才打出课件,宣布用抢答形式完成问题:散步的时间、地点、人物;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 , 结局如何?学生兴奋不已。这个环节让学生明确这个例子写了什么,是课堂重点,是老师指导学生以课文为例子写作的第一步。

三、品读赏析,让课堂难点“美”起来——这个例子怎么写

美文还要品读。为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学会写作,我引导学生品读感动自己的片段,并交流,展示。学生的表现让我吃惊,令我感动。听听他们说得多好:

生1: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一段,这里的“慢慢的,稳稳的”我似乎能感受到作者的小心翼翼!似乎能听到作者那谨慎的心跳!我似乎能看到他们互敬互爱的身影!

课堂响起掌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经验告诉我这是 点拨技法的最好时机,这时我用多媒体打出“以小见大”四个醒目大字。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原来以小见大就是这样。接着我乘胜追击:你散步过吗?生齐答:常常散步。再问:把散步的感觉写出来了吗?

学生难为情的笑着,我又顺势打出课件:关注生活。是的,生活中这种平常小事很多,可是我们写作时无话可说,原因是:不会关注生活,不懂以小见大。突破难点,学生初步理解了这个例子从哪里选材,如何写作。

四、真情示范 ,让课堂成长点“长”起来——学习例子,我会写作

教师边播放课件《俺爹俺娘》边解读课件。这是摄影家焦波用镜头记下父母几十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今他的父母已双双离去,但是这些照片留住了活生生的父母。学生欣赏课件,进一步关注生活,领悟平淡中的真情。课件播到尾声,教师和着音乐示范,诉说家庭生活中的感动瞬间:每当看到这一组组照片,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父母,几十年的含辛茹苦,如今在人群里,再也找不到比我父亲更瘦弱的身影,比我母亲更憔悴的容颜!

说到这里教师哽住了,有的学生也和老师一样眼圈红了,有的伏在桌上哭了。教师再次抓住时机引导:学会关注生活,感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能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写“家庭生活中让我们感动的瞬间”。这时教室没有上课时的惨叫声,学生非常认真,他们或想或写,有的还边写边抹眼泪。行到此处,学生已经不再无话可说,不再不知如何下笔了。课堂生成水到渠成!课堂延伸让学生成长!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课堂里教师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没有被事先设计好的教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将课文当做例子,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在边学边练,不知不觉将蕴藏于课文中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学到家,谁说这不是语文课的又一境界?

课文真的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应合理应用教学内容,把蕴藏在书本中的知识与技能提炼出来,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式的自我提升。认真利用,指导学生写作将不再是那么困难的事,因为,学生且学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