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颂华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一改以往简单的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教学模式,而是提供巧妙的学习情境和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过程中充分经历,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客观地说,这样的改变让学生的学习不仅仅会模仿,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本质认识,发展了学生必要的思维能力。
一、注重“直观”,给形象思维提供源泉
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形象的基础上,脱离了具体的表象,就失去了形象思维的条件。这些表象有的通过学生的生活积累,已经可以直接调用出来,而很多时候,学生的表象模糊,甚至缺失,教学中必须提供学生一个直观形象,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将思维拓展开去。
比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乘法分配率》的时候,我创设一个情境:熊大每天吃4个苹果,熊二每天吃5个梨,一周时间熊兄弟两个要准备多少个水果?学生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先计算出熊大一周时间需要的苹果,再计算出熊二一周时间需要的梨,然后求和;一种是先计算出一天时间熊大和熊二需要的水果数,再乘以7。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对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关系产生一个初步的猜想,在学生验证自己猜想的时候,我提供给学生一个表象:用红色小正方体表示苹果,用黄色小正方体表示梨,由此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两种不同颜色的小方块,并从中得到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出发点不同而结果相等的理论支撑。通过这样表象的呈现,学生对于两种不同乘法综合算式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从猜想上升到了论证,由不肯定上升到坚定不移。
案例中的表象不仅给思考无处下手的学生提供了依据,而且以一个有力的证据说明了乘法分配率的科学性,这样的直观形象的说服力是语言描述不具备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直观的呈现是不可或缺的。
二、 注重“比较”,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当然如果仅仅是累积大量的直观形象而缺乏思维活动,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数感跳跃和数学能力的提升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想法、有思路、有发现。在思维活动中,比较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比较异同,学生可以从相同点去寻找规律,可以从不同点去挖掘意义,长此以往,学生就形成自觉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分数的意义》时,不能简单地将单位“1”涵盖的一个物体、一个整体、一个计量单位等等简单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通过仿读仿说训练让学生进行机械的模仿,而应该在提供不同情境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比较,感知在不同情境中分数产生的相同点是都经历了平均分,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分数的分母,表示出来的份数就是分数的分子,而不同点在于所分对象的发展,由最初的单个物体发展成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再上升到脱离物体范畴的一个计量单位,将这些可以被拿来平均分的对象罗列在一起,化归于单位“1”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对概念的本质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在比较概括的过程中发展了形象思维能力。要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对学生学习道路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
三、 注重“联想”,有效提升思维的品质
依托形象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脱离“表象”在头脑中进行抽象思维,甚至产生“顿悟”。在经历形象思维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联想,通过知识间的联系,多样性的方法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数学思想之间的类似,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得学生跨越具体运算的束缚,达到会思考、会学习的境界。
比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圆柱的体积》时,面对如何计算这样一种几何体的体积,有的同学提议可以在容器中装入水,再倒入量筒量出它的体积,然后寻找圆柱的体积与对应的底面半径和高之间的关系。讨论中,大家认为这样的方法可行,但是难以操作,一是圆柱的容积约等于圆柱的体积,不是相等,操作中容易造成误差,导致结果不准确。二是缺少一个方向,难以根据圆柱的体积和相关的数据找出其中的关系。当然这样的设想为圆柱的体积计算开了一个好头,于是我引导学生透过方法看实质,体验为什么可以这样来测量圆柱的体积(容积),学生经过讨论,认为圆柱的外形比较特别,不能用摆小方块类似推导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方法来推导,所以必须想其他办法转换它的体积计算。抓住这个突破口,有学生提出了能不能像计算圆的面积一样将圆柱的底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来计算,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灵感瞬间被点燃,找到了圆柱体和长方体的统一体积公式,进而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问题迎刃而解。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思维的内生过程,脱离了表象的影响,使得思维上升了一个层次。
总之,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搭建适合学生思维纵深发展的平台,让学生经受锻炼,积累经验,一步一个脚印,提升思维能力和思维质量。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