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思考

2014-10-14 12:31张荣禄周翠娇
科教导刊 2014年27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素质教育创新

张荣禄+周翠娇

摘 要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时代的迫切要求,是高校的历史使命,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根本目的。因此,高校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创新 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 on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Innovative Talents

ZHANG Ronglu, ZHOU Cuijiao

(Marxism Theory Research Base,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Abstract High quality talents training is an urgent demand of the times, is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basic objective is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fundamental purpose. Therefore, we must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teaching training and education with innovative spirit and ability to create high-quality personnel.

Key words innovation; quality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1 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21世纪不仅要求大学生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业务技能,更要求大学生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高校必须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必须紧扣教学工作,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贯穿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时,要特别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要充分发挥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充实和更新“两课”内容,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倡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状况,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现实问题,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的理想与中国梦联系起来。

(2)要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做到教书育人。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世界观、正确人生观的养成,不能单纯靠增加课程,增加学时,以考试和分数为手段,进行强制性灌输式的说教,而必须贯穿于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受到正确的思想道德文化的陶冶、健康精神风貌的熏陶。广大教师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使学校真正成为造就高素质人才的熔炉。

2 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在教学改革思路上,摒弃把学科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现象,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素质教育;摒弃单纯传授具体知识的现象,强调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综合培养和训练;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进行双向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学和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新精神源于他们对于探索未知、寻求真理的强烈兴趣和不懈追求,源于他们对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决定于他们的知识基础、视野以及联想和推理能力等。因此,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上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到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上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高校应该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强化“问题”教学意识,让学生及早进入研究、发现和创造领域,激发学生创造精神,训练科研方法,提高研究能力。

(2)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目前,部分高校仍存在着实验教学设施陈旧,套数过少,实验内容落后,实验考核不严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必须采取措施,增加对实验教学的投入,更新教学实验设备,扩大实验内容,增加实验设施套数。要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多动手。实验室要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增加自选实验内容,允许学生结合课外科技活动,利用实验室资源,进行科技开发,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目前,高校的考核评价体系方式尚未发生根本改变,这就造成素质教育难以推行、学生的创新精神难以培养。因此,要探索一套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的指标体系,改革考核评价的科学指标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在考试内容上,必须改变单纯考核学生背诵书本和课堂笔记的现象,而应着重检查学生对书本知识融会贯通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试方法上,要改变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要综合运用讨论、开卷、笔试和口试的考核形式。在考试成绩计算上,要改变那种以期末考试作为计算成绩的唯一依据,必须把平时的作业、设计、实验、实习、测验等以一定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考试成绩只是反映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在课外科研活动、社会实践、各类竞赛和集体活动中的表现,也都是评价学生素质高低的重要内容。改变单纯以考试分数高低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确立以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3 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才

(1)提高教师素质,注重师德培养。具备良好的师德是人民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爱祖国、爱教育事业、爱学生。师德的核心是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师爱。如今,网络教育蓬勃发展,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载体,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网络教育代替不了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的作用,代替不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影响,教师的智慧、人格和品德的感染力是无可替代的。

(2)提高教师素质,增加知识储备。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师尽快适应新世纪的需要,教师本人如不在基础性、现实性、前沿性和世界性等重大理论问题上给予关注并深入研究,就不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就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培养不出新世纪人才。教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治学方法,勤奋的工作态度,往往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学习楷模。高水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了书本知识,而且把自己做学问、从事研究的经验渗透到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观念、意识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提高教师素质,提倡创新精神。教师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殿堂和激励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领路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教师最基本的科学精神。教师必须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现者、传导者。如果教师本身缺乏创新素质,又怎么能以“身教”为师表来树楷模、导方向?因此创新是教师首要的必备素质,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21世纪尤其如此。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提高组织教育能力,把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组织得有条不紊,因材施教,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求知欲望,并营造生动活泼的创新精神的空间。

基金项目

1.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XJK013BDY009)

2.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课题编号382)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素质教育创新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