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
“正是在战殁者宝贵牺牲的基础上,今天我们才能够享受和平与繁荣。”2014年8月15日,在东京例行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如是说道。
在我们的印象中,69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无条件投降在国际法上的意义是十分特殊的,它意味着战败国在战后听凭战胜国处置。如此说来,日本今天的“和平与繁荣”,应该感谢战胜国的宽恕,而非本国战殁者的“牺牲”。然而,在日本的官方材料中,别说“无条件投降”,连“战败”“投降”之类的字眼都从来没有出现过,日本从来只使用“终战”进行表述,这成了安倍今天感谢本国战殁者的逻辑起点。关于这个起点到底是怎样来的,其中大有文章。
投降之前讲价钱
2014年8月12日,在“8·15”纪念日即将来临时,日本《产经新闻》刊登了一则消息,称在英国国立档案馆中发现了一份电报副本。该电报是1945年战争即将结束时,日本驻都柏林领事向日本外务省发的,主要信息是告知“美英已经同意了日本在战后维持天皇制的要求”。这份电报的公之于众,再次印证了一个流传已久的猜测:当年美英等国虽然表面上与其他盟国同进退,私下里却与日本讲好了投降的“价钱”。
其实,这一质疑早在日本刚刚投降时就出现了。美国当时对战败国日本的处置,与德国相比实在有着天壤之别。日本不仅没有被勒令改变原有的政府结构,拆除可供军事所用的重工业,而且很多重要的战犯未受追究,对受害国的赔偿也被美国一笔勾销。美日在投降问题上似乎达成了一种“不好说太细”的默契——日本天皇在8月15日宣读《终战诏书》时,只字不提投降,而只是用拗口的文言含混要求民众停止战争行为、“克制忍耐”。日本战后在描述战争结束时,更有意使用了许多似是而非的词汇,战败被称为“终战”,投降被称为“为保全国体停止战斗”,对美国占领军称为“进驻军”。这些措辞和行文,毫无“无条件投降”的意味,反倒不时透出一股不服气的“嘴硬”气息。
更有甚者,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订投降文书时,细心的记者发现,在由美方准备的投降文书中,并没有“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字样,而只是要求日本武装力量缴械投降。“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概念被偷换为“日军无条件投降”,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
原来,在战争即将结束的那段时间里,美日双方一直保持着频繁的接触。当时,日美驻瑞士的代表经常在酒店角落或无人的树林间交谈媾和条件。德国投降次日,即1945年5月9日,日本天皇就得到了驻瑞士秘密使团的藤村义良的报告,说美国态度已有松动,美方代表杜勒斯应允在“无条件投降”的名义下,可为日本提供包括“保留天皇制”在内的“照顾”。接到这一消息后,日本并未立即应允,仍希望借助苏联的调停,将“投降”改为“体面和平”。但8月9日苏联突然撕毁互不侵犯条约,对日宣战,日本这才放弃希望,接受了美方的“开价”。
对于这段历史,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天皇的战争责任》一书中总结说:“日本投降,实际上是以天皇为首的上层在人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同美国进行的一场交易。”
“优待”是“玉碎”挣来的?
美国对日本突然“松口”的原因十分复杂。按照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约定,德、日两国必须无条件投降,同盟国不得私自与之商量投降条件。罗斯福总统也一直坚持这一原则。然而,罗斯福在1945年4月的去世,让这一原则发生了微妙的松动。美国国内战前就一直存在相当强大的亲日势力,以曾任驻日大使、时任代理国务卿的格鲁为首的亲日派认为,美国在战后需要日本保持适当的势力,以抵御苏联。亲日势力鼓吹可保留天皇和财团为美国服务,这一想法在杜鲁门接任罗斯福后立刻得到了采用。
日本在战争后期表现出的死硬,的确动摇了美军促使其无条件投降的决心。整个太平洋战争后半期,美军在节节胜利的同时,发现自己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抛开“神风特攻队”等“特种作战”不谈,仅从正规陆战的伤亡比看,瓜岛战役双方陆军“第一次亲密接触”时,美日的伤亡比为1:10,而到了冲绳战役中,这一比率却被日方追到了接近1:1。根据这一趋势,美方认为,即便进行核攻击,对日本进行本土进攻也将耗时一年,损失数十万人。此外,日本当时还占领着大片中国领土,如果决战到底,将使无数人的生命玉石俱焚。
由于当时战后世界新秩序已经初露端倪,将共产主义视为潜在对手的美国,显然希望日本能成为他的帮手而非敌人。这一认知在美国接受日本投降后得到了忠实的贯彻,与原本单纯的“维护国体”的许诺相比,美国在战后对日本的扶植其实更多。在经济上,同盟国原本议定,要求日本以拆除机器和劳务的方式支付巨额战争赔款。但进入1948年后,随着美国将亚洲政策的重点从中国转为日本,便宣布免除日本的赔偿责任,接着,英国和国民党当局也在美方的斡旋下,先后放弃了赔偿要求。
战后美国对日本的优待,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但这种“优待”也给日本造成了错觉。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著名电影《啊,海军》里,主人公选择参加最后的“玉碎战”,临走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大意是:“眼前这批海军学校里的青年,受过良好的文武教育,懂英语,日本的未来就靠他们了。为了他们能够更好地活着,我必须赴死。”2014年日本新上映的电影《永远的零》中,类似的逻辑再一次被搬上银幕,爱惜生命的主人公本来不愿执行自杀攻击的任务,但最终还是参加了“神风特攻队”,理由也是“为了心爱的人能好好活下去”。
从这些表达中不难看出,时至今日,日本国内仍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当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玉碎”,为日本挣来了其战后获得的“优待”。这种歪理其实就是安倍一再重复的“感恩”所想表达的意思。可以说,69年前那场不彻底的无条件投降,为今天的日本右翼歪曲历史提供了温床和逻辑起点。
(王殿芝荐自2014年8月16日《齐鲁晚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