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
摘 要:针对自我赏识对学生的作用、自我赏识的原则、形成自我赏识的实施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学生;赏识教育;自我赏识
小学赏识教育视野下的自我赏识,即在教育者的赏识教育下,小学生认识自我,赏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一、自我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自尊
自信心是一个不断树立的过程。自信心可以使人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调动潜能,把事情做成功。其次,当孩子开始尊重自己,把自己当作和别人一样平等的人来尊重的时候,孩子的主体人格就建立起来了。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会在意别人怎么看他,他不懂如何去看别人的眼神,他不会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则,他也就不会寻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这时通过批评来教育孩子是没有意义的。要使孩子由外到内“你能行的环境”内化为“我能行”的积极想法,是孩子获得成长的动力,使孩子体会到积极的自我价值,更好地激励其发展。
二、自我赏识让学生个性稳定多样发展
自我赏识是发自内心的,是主动的,并不是一时的存在,与被动地受人赏识相比,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对受教育者是有益的,正是由于其拥有的稳定性,自我赏识的过程才不至于突然中断,才能连贯地、持续地影响受教育者。通过稳定的自我赏识,才能使自己在适合自己的个性道路上走得更稳。
自我赏识具有的多样性使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明白不能片面地去看待事物,要全面地去观察、了解事物。在自我赏识的过程中,也应本着这个规律,多发掘身上的闪光点,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地去审视、赏识、激励自己,主动地更好地影响自己,促进自己个性的多样发展。
三、自我赏识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体验
自我赏识与被动地受人赏识相比,更具有高效性。自我赏识是主体主动地对自我进行赏识,具有内在的驱动力,更有利于赏识教育高效率地影响受教育者。而被动地受人赏识,要使受教育者受到影响,需要内化。若不然,对受教育者来说,则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此,从这点来说,自我赏识在高效方面更胜受人赏识一筹。所以,高效的自我赏识能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成功的体验。
四、自我赏识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自我赏识的目的是为了激励自己,更好地发展自己,是希望自己有更进一步的发展。要做到这点,自然要客观地看待自己,分析自己目前所处的极可能达到的水平,而这需要旁人的帮助及指导。这样做有利有弊,最关键的还是需要自己去分析,筛选出相关信息,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赏识,促进自己更好地发展。
2.“万花筒”原则
人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一个人个性的发展具有无限可能性。孩子在他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在某个方面表现出优势,也有可能不止在一个方面。对自我的赏识也就不应只狭隘地停留在那个方面,而应关注、考虑到多个方面。这些在各方面的赏识,不是孤立的,而是联合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激励自己,促进自己的个性发展。
五、形成自我赏识的实施途径
1.不要为了赏识而赏识
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应是积极地观察、反思,及时对学生的反馈做出回应,为学生自我赏识给予正确的方向引导。
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并不是廉价的恩赐,也不是隨意的、没有原则的恭维。过度的赏识,会导致学生自满自傲、任性、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若稍遇坎坷便一蹶不振。应适当把握赏识力度,不同学生赏识的程度不同。如胆小呆板的学生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学生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好学生、任性的学生适当赏识,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多鼓励他克服任性的行为。
2.积极肯定的有效评价
学生在自我赏识过程中,是从自己主体的角度去考虑,难免有不足之处。这时,教育者应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
有效评价以肯定性评价为主。在教育学生时,教师要不断地在学生耳边加油、鼓劲。在经常性的鼓励、表扬之中,不断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动机、学习欲望,使学生充满上进心,使学生乐学、善学、肯学。
有效的评价应是积极恰当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是恰当的评价,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发展的眼光,以纵向比较的方式,努力发现学生个体的进步和长处,才能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评价”中获得信心,获得自信,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3.练习自我赏识
受教育者除了知识上了解自我赏识之外,很重要的是每天对其进行练习。准备好纸、笔,写下至少七件你对自己赏识的事情,每星期做这个至少三次。一旦你做了这个,注意观察有多少事情是定向的行动,有多少事情是具有特质的。当你开始去认知你所拥有的特质,就会开始对你自己有了不同的印象。以这个新的印象,你开始清楚地看到你能够如何去表达,并且真的表达出所有你感觉到必须努力去发展的神圣特质。
在小学赏识教育中,迫切需要自我赏识。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参考文献:
段桂玲.赏识教育使学生找回自我[M].宁夏教育科研,2007(04).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