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微量元素

2014-10-14 21:35刘墉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课外书哈佛微量元素

刘墉

从年轻,我就有气喘的毛病,尤其到冬天,常犯。

但是最近我吃完两帖“十全大补汤”,气喘居然很有改善,连已经服用五六年的药都停了。就问医生,怎么这些最普通的树皮草根,对我好像有奇效。

那医生居然回答:“八成碰巧里面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怪你平常太偏食了。”

我立刻抗议说:“我平常吃得非常小心,不吃肥肉,不吃糖,甚至不吃淀粉,而且很少上馆子,吃得这么健康,怎可能缺什么呢?”

没想到那医生又笑道:“就因为你平常吃得太标准,好像一个把教科书背得滚瓜烂熟,却从来不看课外书籍的好学生,出了课本以外,连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都不知道。结果,树皮草根里正好有你从来都不碰,身体却需要的‘微量元素,就一下子把身体调养好了。”

他提到的“微量元素”,我也在书上读过,书上说:有机蔬菜之所以比用化肥种出来的好,是因为有机蔬菜用了堆肥,里面什么营养都有,好比“食补”;至于用化肥则好像吃维生素药丸,ABCD一路下去,看起来含量很多,但在那A与B、B与C之间的微量元素却被忽略了,所以用化肥种出来的蔬菜,连颜色都不如用有机肥的绿。

我举前面两个例子,是要告诉你,如果只读课本,虽然能应付考试,但是长久下来,却会“错失”一些东西。

很简单!你想想,在学校固然有课本,难道你进入社会之后还有课本吗?那时候就要看你平常“摄取”,够不够丰富和全面了。

我的女儿是个很会啃书的高中生,她一天到晚忙于功课和练小提琴,过去很少看电视,但是最近我发现她吃完晚饭,总要花好长一段时间黏在电视前面。

我问她电视那么好看吗?

她说不见得,但是因为同学都看,在学校里会聊到,她如果不看就不能进入情况,不能跟人打成一片;久了,会变成边缘人,所以就算不喜欢,也得看。

我也听一个政治人物说他除了看报,看专业的书籍,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去书店逛逛,看看畅销书,也看看别人在读什么。他说一本书畅销,没什么稀奇,但是如果畅销很久,或同类的书都好卖,就一定有它的社会原因,从政的人不能不知道。相反的,如果自以为是地说“我绝不看那种书”,非但不表示清高,还可能显示跟时代脱了节。

由此可知,看课外书籍能够帮助你感受时代的脉动。

看课外书还有个好处,就是你能以轻松的心情去享受。

相信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

学期开始,新书发下来,每一页都带着油墨香,加上里面可能有漂亮的插图,使那些书看来活像小说和故事集。但是一正式上课,那可爱的课本就变得可怕了。

为什么?

因为你有了得失心,开始以现实和功利的眼光去看待那些书。

读课外书籍则没这种负担,你既然因为喜欢而买它,就会以欣喜的态度去阅读;没有人规定什么时候非读完不可,于是你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你也不必为考试而去背,甚至不必全都搞懂。但正因此,你达到了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闲适的心情,使你更能跟古人神交。而在那些课外读物中学到的东西,又常常是别人不知道的。于是有一天你跟人家比赛,势均力敌之际,可能就靠那“多出的一点点”而获胜。

最近我儿子制作了一个介绍哈佛的电视节目,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们捧着书、拿着报,在树荫下阅读、聊天的画面,以及哈佛入学部主任说的——“哈佛开的课有四千五百多门,从‘金瓶梅到‘爬虫的肌肉发展,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你想想,如果哈佛呈现给你的,都是抱着课本和讲义猛啃的书呆子;开的课又只是“这个概论”“那个思想”,哈佛还会那么吸引你,哈佛学生又还能称为“哈佛人”吗?

一个伟大的国家,一定会呈现多元的文化;一个成功的学者,一定能有“微观”也有“宏观”。同样的道理,一个会做学问、会读书的人,不但要把课本内的东西学好,还得涉猎广泛,博学多闻。

所以,当你行有余力时,一定要读课外书。就算因为功课太重,没有多余的时间,你仍然得葆有读课外书的冲力和热情。那冲力与热情,会使你有一天离开学校,仍然喜欢阅读,做个真正的“快乐读书人”。

猜你喜欢
课外书哈佛微量元素
爱看课外书的我
课外书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解析中微量元素
哈佛演讲:从5亿到7000亿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ORS-ICP-MS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的多种微量元素
查尔斯·埃利奥特:改变哈佛的人
女儿考上哈佛 妈妈做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