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蓉蓉
“现在的人为什么老烦躁,第一想得太多,第二书看得太少。”记得杨绛说过这样的话。不过我很庆幸我不是看书少的人,虽然我也老烦躁,但是我依然喜欢看书。那是一种生活的状态。
奶奶、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所以我从小就读了很多书。我的第一本书是《红楼梦》,说起来我自己都顿时觉得“高大上”,但是那是狗屁不懂瞎看一通,字都认不全。后来慢慢地学全了汉字,就开始读奶奶房间的《颜氏家训》《怜香伴》什么的,毫无选择地瞎读。虽然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那时的自己怎么居然这样被放养,但是可能我是幸运的,从小这样的夹生菜带给我的好处远比坏处多,至少养成了我快乐读书的习惯。
后来上学了,开始接受系统化的教育,才循序渐进地接触各种书本,才更理解童年记忆里读过的各个片段。而且我越来越发现自己写出来的作文很多东西和别人不一样,小学三年级的年龄别人小孩写的都是快乐的童年啥的,我居然写上了“同学们都说数学老师长得漂亮,我却觉得‘缓缓一袅楚宫腰才好看,数学老师的腰实在太粗了!”,后来爸妈就被请喝茶了。不过我还挺得意,因为好多同学都来问我“缓缓一袅楚宫腰”是什么意思,在哪儿看来的。
念初中以后学业开始紧了,所以胡乱看书的时间也相对少了,我就开始看课本。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中国的语文教科书实在是精彩,那么多伟大作家的经典作品,但是我不能理解身边的同学总是抱怨课本好无聊,甚至在毕业后就撕掉、扔掉了语文课本,现在想来许是心态的不同,奔着应试那么课本就只是教科书,如果仔细品味课本也是作品集。所以我初中时候作文就经常被老师表扬,老师总说同样是课本,怎么有些同学会运用里面的词句借鉴它的思想,有些同学学了就过了呢。我并没有骄傲,但却得意得不得了。
再后来就到了高中,幸运地进入了文学社,接触到了各式各样的文章写得好的人,才发现自己以前的那些全是扯淡。于是真正地开始读书,所以我一直觉得我是从高中开始读书的。高中三年读了大量的书,也开始接触到各种报纸,也开始真正懂得要做出好的文章,不读书不看报是没有法门去完成的。
很多人觉得读书看报是文化人、文艺青年做的事,其实我觉得这根本不是事,而是状态,什么样的心境所致就会想做什么样的事。而读书于我,就是最快乐的事。
【主持人语】
读书不是事,而是生活的状态。蓉蓉对于读书的感悟别有一番滋味。从某种意义上说,用快乐的心做快乐的事,也是读书的最高境界。而由快乐地读书到快乐地写作,何尝不是人生的另一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