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卑地与万物荣辱与共

2014-10-14 13:40南亭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29期
关键词:热爱坚守信念

南亭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人们对环境问题愈发敏感和关注,并开始审视和反思自身与环境的紧张关系。而这种审视与反思,正是自然文学最常见的主题。于是,在沉寂了多年之后,自然文学这个冷门领域及一些相关的作家、书籍进入了公众视野。这其中,就包括苇岸,和他的《大地上的事情》。

苇岸,中国自然文学写作先驱。1960年1月7日生,1999年5月19日逝,只活了39岁。他一生留下的文字不多,《大地上的事情》是他的代表作,书中记录了苇岸曾亲身感受到的大地之上万物沧海桑田的变化。苇岸的语言克制而简洁,他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观察太阳、月亮、大地和小麦的生长,记录胡蜂、蚂蚁如何筑巢,关注人与自然万物如何建立深刻联系,“谦卑地与万物荣辱与共”。除了对自然万物的钦羡,书中更怀有对人类命运的忧戚。他告诫并提醒人们“在背离自然追求繁荣的路上,要想想自己的来历和出世的故乡”。——这样的语言虽然写于15年前,但时下读来,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愈发显出它超前的价值。

在城市化日渐加深的今天,苇岸与《大地上的事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通过这样优秀和美好的文字,关注并拯救不断被破坏的人类文明的可能。

在苇岸39年的人生中,他一直生活在“天明地静”的北京昌平,他热爱大地,和大地上的一切。他活得很认真:为邻居胡蜂做小传,观察太阳的道路怎么会发生弯曲;他喜欢旅行,常常挎着望远镜和相机行走于北方各省,观察和体验大自然赋予生命的大美。“只要你天性能够感受,只要你尚有一颗未因年龄增长而泯灭的承受启示的心,你就应该经常到大自然中去走走。”为了写作《一九九八 廿四节气》,他甚至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日里,深入田野查看天气情况和地理变化,测量气温和风力。在他心目中,自然万物是同存共荣而缺一不可的,因而“大地上的事情”都值得悉心关注。

他推崇托尔斯泰和“圣雄”甘地等人的非暴力主义,积极倡导并践行梭罗、萧伯纳等人主张的素食主义。在苇岸看来,“自觉的素食主义本质就是节制与自律”。1999年春,苇岸罹患肝癌。在医生和亲友的劝说下,他没有将素食主义贯彻到底。临终前,他让他妹妹马建秀记下他最后的忏悔:“我平生最大的愧悔是在我患病、重病期间没有把素食主义这个信念坚持到底。在医生、亲友的劝说及我个人的妥协下,我没能将素食主义贯彻到底,我觉得这是我个人在信念上的一种堕落。保命大于了信念本身。”

在生命的最后,他的骨灰被撒在了他所在意的大地上,实现了他来自大地又终归大地的夙愿。

【编辑提点】对于土地和自然,苇岸并不是置身事外的观察者或旁观者,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大地的一部分。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用思考和身体力行,诠释了他建立在土地伦理之上的生命价值。他的美好、纯粹、清洁、简净,折射出这个时代的匮乏。正如文学评论家林贤治所说,“苇岸走了。他的品质和精神留了下来。苇岸的存在是大地上的事情。他与大地同在。”

【素材运用关键词】热爱;信念;坚守;节制与自律

苇岸在体验自己的生命意志的同时,也感受和尊重其他生命的存在与价值,在他的笔下,作为生命共同体中的蚂蚁、蜜蜂、胡蜂、麻雀、野兔、麦田,甚至白雪、阳光,都显出其生命的本真和美好。而万物之中,苇岸尤其偏爱那些卑弱的、普通的、颜色与土地贴近的生灵,比如蚂蚁,比如蜜蜂,比如麻雀。

我观察过一次日出,日出比日落缓慢。观看落日,大有守侍圣哲临终之感;观看日出,则像等待伟大英雄辉煌的诞生。太阳从露出一丝红线,到伸缩着跳上地表,用了约五分钟。

我把麻雀看作鸟类中的“平民”,它们是鸟在世上的第一体现者。它们淳朴和生气,散布在整个大地。它们是人类卑微的邻居。在无视和伤害的历史里,繁衍不息。

麦子拔节了,此时它们的高度大约为其整体的三分之一,在土地上呈现出了立体感,就像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开始显露出了男子天赋的挺拔体态。野兔能够隐身了,土地也像骄傲的父亲一样通过麦子感到了自己在向上延续。

【编辑提点】苇岸的文字平实,冲淡,富有哲学含义。他以近乎白描的方式,让人领略到自然界的生机与灵动,带领我们早已麻木的眼睛重新发现那些被忽略的原始的美。它唤起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潜藏的对土地应有的亲切之情,以及心底最善良的温情,并以此重建人们与土地的联系。

【素材运用关键词】质朴;自然之美;尊重生命

1998年,苇岸以一年时间,于每个节气日的上午九点,在昌平一处麦田,架起相机朝同一个方向、同一片风景按下快门,记录下大地一整年的变化,并以此为基础写作大型散文《一九九八 廿四节气》。然而这部作品最终只完成了四分之一,还剩下大量的草稿,这是苇岸去世之际最大的遗憾。

二十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和叫绝的,除了它的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与准确对应,还有一点,即它的一个个东方田园风景与中国古典诗歌般的名称。这是语言瑰丽的精华……

【编辑提点】在这片麦田里,他架起的不仅是一部相机,更是一种对世界的观察方法,同时也勾勒出了一个生命的时间轨迹:不同的节气,同一个画面巨大的变化对比,让人清晰地看到了四季的更迭,万物的成长。这种变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令人震撼的。然而今时今日的我们,还有多少人能真切地关注并体会到这种来自于时间自然的变化呢?

【素材运用关键词】时间的力量;变化;被忽略的美

1992年,苇岸从城西北角的西环搬到昌平一个小区,上午、下午,阳光都可以进入家里,放眼望去,东边是工整的农田,温暖的村庄,西方是满目绿色的茫茫平原。苇岸觉得自己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很接近了。但是两年之后,这个小区的周围建立了新的住宅楼、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苇岸的诗意视野被剥夺了。而类似的事情直到如今仍在加速上演着,森林被毁坏,河流干涸,雾霾围城……

苇岸在当年便敏锐地预料到了这一切,他在文字里表达他的担忧和焦虑。但就像他其他的文章,他的批评文字也是温和而潜隐的,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对事实的陈述。但对今天的读者而言,却可以从中展开更为深广的反思。

在神造的东西日渐减少,人造的东西日渐增添的今天,在藐视一切的经济的巨大步伐下,鸟巢与土地、植被、大气、水,有着同一莫测的命运,在过去短暂的一二十年间,每个关注自然和熟知乡村的人,都已亲身感受或目睹了它们前所未有的沧海桑田性的变迁。

放蜂人在自然的核心,他与自然一体的宁静神情,表明他便是自然的一部分。他懂得自然的神秘语言,他用心同他周围的生命交谈。他仿佛一位来自历史的使者,把人类应有的友善面目,带进自然。他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与自然最古老的一种关系。只是如他恐惧的那样,这种关系,在今天的人类手里,正渐渐逝去。

【编辑提点】我们出发太久了,以至于忘记了为何要出发;对器物的现代化追求太久了,我们也忘记了为何要现代化。如果现代化就是要以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取代千里沃野,如果现代化就是以雾霾中国取代乡野微风,那么,这个代价会不会太大呢?

【素材运用关键词】发展的代价;警醒与反思

“土地道德”是由《沙乡年鉴》的作者,美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先驱利奥波德最先提出的。

什么是土地道德,迄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道德都不会超越这样一种前提:个人是一个由各个相互影响的部分所组成的共同体的成员。土地道德只是扩大了这个共同体的界限,它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者把它们概括起来:土地。简言之,“土地道德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尊重生命,崇尚和平,节制自奉,忠于精神,勤劳向善等等,正是怀有这些由“土地道德”延伸出来的精神,对于书房窗外的蜂巢,苇岸说,“这是我的家徽,是神对我的奖励。”他描写大地,“看着生动的大地,我觉得它本身也是一个真理。它叫任何劳动都不落空”……

文学评论家林贤治说,苇岸的全部作品所奔赴的关于“大地道德”的主题,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开创的意义。

【编辑提点】苇岸的所有文字,一以贯之的都是博爱、勿贪,少些功利之心,多些生命敬畏……无论科技如何炫目发达,社会如何多元复杂,人也不能忘记自己所来之处。就此而言,大地召唤更多的像苇岸这样的人,他们相信天地万物是一个共同体,小到一棵野草、一声鸟鸣,也拥有本真而神圣的使命。

这样的人,看似有些保守,却是真正面向未来的。

【素材运用关键词】土地道德;尊重自然;平等与博爱

猜你喜欢
热爱坚守信念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信念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用心为每个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中国留学生“坚守”克里米亚
信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