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娇
小学阶段,学生处在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新课改下,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成为了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新方向。
一、家长在生活中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好奇、好动、好问是小学学生的天性,因此,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养成探究的兴趣。例如,家长可以让孩子收看数学解谜相关的电视或网络视频节目,在生动有趣的话题中,学生的好奇心被大大激发,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多动脑、多思考、多探索的习惯。此外,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多问,不要厌烦孩子的问题,引导孩子多思考,探究问题寻找答案。
二、开展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学会探究
新课程教学特点可以归纳为三点:重视过程、重视体验和重视探究。说到底,就是要重视学生主动性发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作为学习的主要手段与方向。
在教学“圆的面积”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和圆形相关的知识,为了使这些知识得以升华,让学生们有新的发展,笔者先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了回忆,再让学生利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工具,以五人小组为一个单位,对圆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推导。其中,有一个小组将手中的圆形工具拆拼成平行四边形,得出圆周长是平行四边形底的两倍,圆的半径正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而另一组将圆拆分后拼接成了长方形,得出这个结论:圆周长是长方形长的两倍,圆的半径是长方形的宽。两个小组得出的结论一致,普遍得出了圆面积=圆周长÷2×半径的结论。事后,笔者再将学生们得出的结论加以整理,得出了标准的圆面积公式。
三、利用情景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兴趣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整理,使教学有效性大大提高。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将书本的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讲“比的应用(按照比例进行分配)”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例题中有关“农场播种面积的分配”理解起来比较难,在教学例题时,笔者把原来农场播种面积的例题改编成奶茶配制的例题,并向学生演示了一杯250毫升奶茶的配制过程(奶和茶的比是3∶2),引导学生提出:这杯奶茶是怎样配制的,要配制这样的一杯奶茶需要奶和茶各多少毫升等问题。再让学生分组解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道理,掌握方法,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懂得学习数学的意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有实效。
再如,上“圆锥的体积”一课时,笔者利用了设立问题情境的方式,首先提问:“第一次用圆锥往圆柱体里倒水和第二次倒水的结果有什么不同?”这种设立问题情境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相关的实验,最后发现了圆锥和圆柱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结论: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四、充分利用游戏式的教学,扩展探究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好动的学生,初入学校的他们依旧非常爱玩,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把数学教学知识与学生喜欢的日常小游戏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习知识、增强他们的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数学混合运算”时,教师则可以把全班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让学生按小组顺序依次站好来玩“传球比赛”的游戏。教师把一些数学题,如8+6-4、4+2+9等做成的卡片放在箱子里,让小组的第一个学生抽取卡片答题,回答正确后就把手中的球传给身后的一个学生,依次往下……最后看哪一组回答得又正确又快,并为取得好成绩的小组佩戴小红花以示鼓励。这样不仅仅能够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数学知识,而且结合了学生好玩好动的天性,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探究意识。
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中,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将情景教学等方式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让生活中的事物渗透在学生的学习环境中,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古南镇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刘 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