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在培养目标上,由于对“应用型”的理解存在偏差,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不足;在课程设置上,以“唯科学主义”为基础所形成的过于狭窄和精确的学科划分使学生难以学到完整而有深度的知识;在教学上,僵化的教学理念使学生难以在课堂上实现自己的主体性。改变此局面才能真正使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成才。
关键词:应用型 英语专业 思辨能力培养 课程设置 教学理念
应用型本科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现阶段一般包括所有的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办学定位处于探索阶段,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必然遇到一些问题。
第一,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对“应用型”的理解存在误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不足。
应用型本科虽不以科研为办学定位,但“应用型”须以基础性知识为奠基,以逻辑思辨能力为核心,以专业技能为外延,而并非只有技能。思辨能力就是会思考,会思考加上专业知识才能应变。因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的目标,在这一点上,应用型本科与其他本科并无差别。但目前的状况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厚技能训练而薄思辨能力培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课程不足而技能课占多数。这种将思辨能力与应用技能割裂开来的做法造成知识的浅化、窄化和碎片化。比如翻译能力绝不等于翻译技巧,仅开设翻译技巧课如同无源之水,必须依靠文史哲课程才能为翻译能力的培养提供充分的文化养分。日本、台湾和韩国的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教育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实务操作的能力,还具有改良和创新技术以及推广应用技术的举一反三的能力。[1]举一反三的能力靠的是基础性知识,“一般来说,基础性知识与应用性知识相比,前者有较高的智力价值。因为,基础性知识概括了事物的共性,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体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具有广泛的通用性,所以,教学时要多指引学生用分析、比较、演绎、推理等思维方法,采取慎思明辨的手段,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去发展学生的智能”,[2]可见,基础性知识培养的是思辨力,它是应用能力的基础。轻基础性知识、轻思辨培养的结果是学生不会思考,具体表现如阅读时不会理解分析,写作时没有独立思路,翻译时不理解背景知识和文化差异。这将不利于其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一个视野狭窄、根基单薄、不会分析判断的员工难以胜任任何一项工作,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
黄源深教授在其文章中以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英国文学系的课程设置为例,提出英语专业应开三类课程:25%左右的英语课,意在与中学所学接轨;60%左右的语言文化课如语言学、文学、哲学、社会学等;15%左右的思想方法和思辨课如辩证法、逻辑等(此类课程一般用中文授课以防信息流失)。[3]这样的课程能为学生提供宽广的视野、深厚的学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初通文史哲并能在古今中外的比较中形成思辨能力,并在用英文进行阅读和思考的同时增强语言应用能力。例如英美文学,无论是教授学生多元解读文学作品还是要求其进行文学评论的写作,都是在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4]而哲学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了,它是一切学科的指导思想,是世界观、方法论。故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应加大文化课和思想方法课的比例。
第二,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等方面需要改革。
具体表现在:课程设置僵化,以“唯科学主义”为基础所形成的过于狭窄和精确的学科划分使学生难以学到完整而有深度的知识,难以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教学方式僵化,学生难以在课堂上实现自己的主体性。过于狭窄而琐碎的课程划分、灌输式的教学,死气沉沉的课堂,使原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如歌青春日渐枯萎。
僵化的课程设置与僵化的教学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因素——现代主义知识观对人的异化。教育原本是要“把一个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善的人”[5],然而,自现代社会以来,大学教育以“唯科学主义”为基础,将知识变成精确的零件,在教学这个流水线上组合进入学生头脑中后,一批批的“产品”出炉了。“大学教育的‘素质目标浅化成‘知识和‘技能目标。”[5]“在知识异化的同时人也异化了。人没有了感情和信仰,因为知识没有给他们留下余地;也没有深度,因为知识不喜欢‘不可观察,只认可‘理性、‘客观、‘外在的存在物。人可以是一个对象、一个工具,但就是不是一个人。”[5]从根本上讲,现代主义的知识观和大学教育模式是为了给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社会提供产品,人本身就是商品,不需要商品规格之外的任何思考。然而,这与社会奔腾不息向前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相悖的。无论是技术革新、社会模式之进步还是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解放,都要求超越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禁锢。美国大学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注重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以及知识与人的关系。不仅在文科及理工科各自体系内的各门课程之间,甚至在文理科之间也应建立联系、形成系统。美国高等教育研究人员认为,文理结合的综合性课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各种素质和思维力,更塑造了他们正常的价值观[6]。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要求全面恢复教育对人的尊重,我们不能再按流水线的模式生产产品了,必须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人才,他们不仅能满足社会需求,更能主动引领社会的发展。为此,必须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
首先,冲破以“唯科学主义”为基础所形成的过于狭窄和精确的学科划分,制定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就业的课程,如多开选修课程,增开适应区域发展的新课程等,使学生自主选择符合其自身兴趣特长的独特成长及就业路径。在美国大学课程中,自由选修课约占2/3,选修课门类众多,内容丰富。如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的选修课占63%。除数学外,还包括生物学、物理学、社会与行为学等8大领域的100多门课程。[6]我国英语专业的选修课程也应与时俱进,覆盖更宽广的领域。此外,还应依据地区发展需求,新增专业课程以创造就业优势,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美国高等教育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设置专业课程,近十年来新增了护理学士、园林建筑学士、家政学学士、演讲学士等。实践证明,这些新增专业的毕业生深受市场欢迎。[6]我们应借鉴美国经验,主动设置新的、填补地区发展空白的专业课程以避免在就业中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如特色旅游翻译、农产品翻译、文化艺术翻译等。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许多高校在开设新课程时都邀请企业参与课程设计以确保专业性,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其次,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中享有充分的权利,他们可以质疑、可以坚持自己的见解,可以用自己模糊的非理性直觉挑战理性的权威。相应的,教师遵循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领读--导读——放读——自读的方法引导学生[7],把探索的乐趣还给学生。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直觉,不要用既有的理性压制学生,因为“直觉是原创性创造的开拓者”[8]。唯有如此,鲜活的思想和蓬勃的创造力才能得到激发。教学理念的转变必然包含评估手段的转变,即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过程重于结果,方法重于结论,这正是使人类经验得以不断更新的辩证方法,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获得智慧而不是僵化教条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徐飞.我国高职教育就业困境原因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4): 113-115.
[2]乔炳臣. 知识、智力、智慧与创新学习能力——探索如何把知识转化为智慧的教学过程[J].教学研究, 2010(3):1-7
[3]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 —再谈“思辨缺席”[J]. 外语界, 2010(1):11-16
[4]姚佩芝.英美文学课程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案例[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9): 65-67
[5]刘旭.大学课程寻思[M].万人出版社,2005
[6]高嘉勇, 李静, 蔡超. 美国高校课程设置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8(2): 66-67.
[7]左钢. 如何把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 (10): 109-110.
[8]张楚廷. 教育中, 什么在妨碍创造[J]. 高等教育研究, 2002 (6): 1-5.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