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伊凡
内容摘要:随着课堂导入为教师和学者所推崇,各式各样的导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繁荣的背后,潜藏着危机。在这众多的语文课堂导入中难免会掺杂着一些不当的导入方式。面对这样繁芜丛杂的语文课堂导入,部分教师可能会陷入无法判断其优劣的困境。作者在此文中举例说明了四种不当的语文课堂导入方式。
关键词:不当 语文课堂 导入方式
虽然语文课堂导入不是对语文教学目标中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学习,但是它拉开了课文学习的序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将对当下较普遍的四种不当语文课堂“导入”进行剖析。
一.费时且无效的错误导入
在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中,一位教师在《香菱学诗》这篇课文的导入环节,选择了这样一种导入方式:“《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塑造了一系列的青年女子形象。同学们,你们能跟老师讲讲你们最喜欢的一个女性人物吗?并说说你喜欢她的理由。”
上述教师在展示课中就遇到了一批从未读过《红楼梦》这一书的学生。他们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所回答的仅仅是他们即将要学习的《香菱学诗》中的“香菱”。 他们能快速地呼喊出“香菱”这一名字,但是深究其喜欢的原因,则多以沉默待之。为避免气氛过于沉闷,教师很快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这一导入环节,对这群没有看过《红楼梦》的学生而言,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形式,教师只是从他们嘴里引出了他自己想要的内容而已。在这种互动关系中,如若教师是一位农民,学生是需要播种的种子,那么,这位农民既没有翻地,也没有除草,而是随意地将手中的种子一撒,任他们滚入泥土。至于种子是否在泥土里生根发芽,这一问题已经不在农民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在这种导入方式里,教师只着眼于通过导入这一环节,将学生的目光暂时汇聚到《香菱学诗》这个题目上。而学生会不会跟随教师继续走进课文这一现状,就要靠学生自己此刻的学习状况了。
“教学成功的艺术就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兴趣。”①教师既然已经意识到导入的重要性,那么就应该在实施导入的过程中将导入的效果发挥到最大。教师一旦在课堂中发现此时的导入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就应立刻转换成另一种行之有效的导入方式。如,面对上述的情况,教师可立即转为:“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好像都还没有读过《红楼梦》这本书,对里面的女性人物也不大了解。红学大家周汝昌曾经说过,最有智慧的人才能读《红楼梦》,才爱读《红楼梦》,因为这部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书里有你一生所需要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从《香菱学诗》这个经典片段进入《红楼梦》。”转换后的导入方式,通过介绍《红楼梦》巨大的影响力及意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段简单而富有感染力的话语,让教师可以有效且快速地带领学生走进新课《香菱学诗》了。
二、加大学生与课文距离的错误导入
依然以上述的《香菱学诗》导入为例,教师除了会遇到没有看过《红楼梦》的学生,也会遇到一群已经读过《红楼梦》这本书的学生。后面这类学生不仅能回答出自己喜欢的女性角色,还能对其喜欢的原因侃侃而谈。
尽管他们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热闹,但是透过热闹的表象看本质,笔者发现,这样的导入方式其实是在间接地遏制学生课堂的积极表现。他们的滔滔不绝,最终在导入环节的尾声被教师收拢在“香菱”这一角色。学生在导入环节的积极回答,除了想要展现他们的学识、得到教师的认可,更是在传达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的信息。学生渴望教师能够教授他们在导入中探讨过的内容。然而,众多教师出于教学进度等的考虑,最终还是会将学生的回答强制性地聚焦在了课文中。在多次使用这样的导入方式后,“聪明”的学生会发现教师其实给他们设下了一个陷阱,无论他们怎样回答,最后所学的内容依然离不开课文。
《红楼梦》,正如上述教师所说,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以林黛玉为首的金陵十二钗所散发出的魅力,早已牢牢吸引住了这批读过《红楼梦》学生的目光。因此,极少有学生会将目光停留在香菱这一角色上。陈莉平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②这种导入,不正是将学生的注意力紧锁在一个他们不感兴趣的课文上吗?之前导入中学生的积极回答,与这一结果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这一反差,反而放大了学生对课文的抵触情绪,导致学生更不愿去品读这篇自己不感兴趣的文章,加大了这类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
“学生心理因素是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根本因素”③,以这种方式导入教学内容的语文课堂,多半处于沉闷、懒散的低效状态。因此,教师在选择导入时,应多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去评判该导入是否真的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加大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
三、影响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错误导入
曾经听一位教师讲授《孔乙己》这篇课文时,采用了这样的导入语:“以前我们学过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深刻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封建文化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迅著名小说《孔乙己》,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最终走向末路的悲剧人物。通过学习,我们将对已经离我们十分遥远的那个社会有一种更为真切的了解。”
通过这位教师的言语,笔者强烈地感受到该教师对自己能够通过联系旧知识、导入新内容的这一环节沾沾自喜。这段话也许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孔乙己》的背景和主题,但是,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演绎法教学,是在剥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权利。通过导入语将课文的主题放置在学生眼前,之后的教学内容都是让学生自己在文章中寻找具体的细节来印证它。
这种导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作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且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以及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在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教师不可以将自己的认知来替代学生主体对课文的阅读感知。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基于各种因素(如学习兴趣、学习基础等)的影响,对课文的内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阅读感知。此时合格的教师,理应积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个性化、细腻化的感知,而不是在课堂导入环节就选用一段官方、情感态度鲜明的导入语来覆盖学生的主体感知。
因此,即使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还是应该遵从“先生后师”④的教学原则。在学生对课文进行充裕的交流、讨论后,教师再亮出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课堂中获得自主学习、自主判断、自主反思、自主完善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四、偏离课文内容的错误导入
笔者高中时代的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导入《孔雀东南飞》这篇新课的时候,选择了先向学生介绍陆游与唐婉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以及传世经典的《钗头凤》,继而再由:“那么究竟是什么促成了像陆游与唐琬、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个又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的诞生?今天,让我们跟随一对五彩孔雀,走进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故事看个清楚”这段话走进新课内容的学习。
这样的导入环节确实吸引了班级同学们的注意,让作为学生的我们对课文有了一探究竟的欲望。但是,在辨证地思考后,笔者发现这种导入也是在消耗学生一堂课仅有的十几分钟的注意力,即学生的注意力大部分都集中于陆游与唐婉之间的故事。此外,基于首因效应这一原理(即在个体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输入的信息对个体之后的认知造成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久的影响),学生在一堂课里总是倾向于课堂开始导入的信息,即使重视了课堂后面的信息,但也是习惯于依照前面的信息来解读后面的信息。因此,这种偏离课文内容的导入,终将淡化学生对课文本身的印象。笔者自己就曾一度对《孔雀东南飞》这一课文的回顾停留在了陆游与唐婉之间,而忘却了该课文中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的凄美爱情。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之所以会选用导入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等。导入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前奏,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尽管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但是也不能过度偏离课文内容,以避免干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以上笔者罗列并剖析的四种错误的语文课堂导入,并不能囊括所有的导入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因此,在面对多种多样的课堂导入方式时,教师仍需依靠自己对导入本身的理解和自己的课堂掌控能力,筛选出正确且适合的语文课堂导入。
注释:
①转引自胡淑珍等,《教学技能》第63页,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②转引自陈莉平,《导入: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宁德师专学报》,1997年;
③厉爱民,《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师生心理因素探析》,《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
④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学设计研究》第3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