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2014-10-13 02:00周文娟杨学成
考试周刊 2014年69期
关键词:路径选择城镇化马克思主义

周文娟 杨学成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工作在农村。在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要选择行之有效的路径加快大众化的步伐,要求内容具体化、语言通俗化、方法多样化、宣传专业化。

关键词: 城镇化 马克思主义 农村大众化 路径选择

一、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国范围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1]。农民凭借在量上和质上的优势和重要地位,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角,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必须依靠农民,离开农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无从谈起。因此,实现农民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应有之义。

(一)从量上看,农民是“大众”的主体,决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度。李大钊曾在《土地与农民》中指出:“农民约占总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以全人口中占主要的位置,农业尚为其国民经济之基础。故当估量革命动力时,不能不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分。”农民以其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成为“一个不可轻侮的伟大势力”,因此,中国不革命则已,如果革命时不教育、煽动、领导农民积极参加,是没有希望的。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乡村居住人口占50.32%,由此可见农民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群体,离开农民群体就无所谓大众。

(二)从质上看,农民是大众的核心,决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度。中国农民群体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是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发展决定未来中国的走向。要维护农村稳定,就必须抓住农民,要抓住农民,就要走进农民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意识,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才能把农民的思想意识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农村和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农民群体的重要性,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必须到农村中去,到农民中去,才能真正实现大众化。

二、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大众化面临的现实挑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显示境遇,是一个复杂的力量场,是各种力量为争夺和融入农村场域的互动与博弈的行动框架。在农村特定场域和惯性的交互作用下,当代中国马克思的传播和普及面临难以回避的挑战,这些挑战有来自国际的,也有来自国内的,有来自党外的,也有来自党内的。科学分析这些挑战,有助于我们在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上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

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是:国际上多元意识形态的冲击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挑战。全球化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存状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自身经济和科技优势,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加紧对其他国家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渗透。他们利用电影、网络、餐饮、娱乐等媒介渗透自己的文化观念和思想信念,于是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我国开始传播甚至流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否合理解决,是当前面对的又一挑战。首先,宣传普及的内容不够明确。一些党的基层领导干部不明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宣传学习流于形式。还有一些部门把马克思主义的抽象原理作为宣讲内容,而不是向普通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挫伤群众的积极性。其次,党内思想政治理论宣传脱离实际、远离生活。实践证明,在高校开设的“两课”确实走进课堂,但没有走进学生生活。课本内容远离学生实际,“两课”成为高校内逃课率最高的课程。再次,宣传普及的方式手段过于简单。传统的“灌输”方式成为宣传普及的唯一方式,造成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消极抵抗情绪。

三、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大众化过程中面临的这些挑战和问题,证明了大众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为其提供了新的契机。要选择行之有效的路径加快大众化的步伐,要求内容具体化、语言通俗化、方式多样化、宣传专业化。

(一)内容具体化。据统计,2013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896元,比去年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9547元,比去年增长9.7%。数据显示,农民的经济水平得到提高,但是增加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城镇,收入增加所带来的喜悦被接踵而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不平等淹没,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和受歧视的眼光不断冲击他们善良淳朴的心。同时降低对国家政策的信任度,他们开始迷失信仰,相信金钱、宗教甚至邪教,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与“弱势化”。如何在农村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根本——物质利益。“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马克思主义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理论体系,只有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及其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才会为人们所信服,才能达到“化大众”的目的。

农民最关心的是如何致富,对党的理论和政策学习的关注度和迫切度都相对较低。因此,只有让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具体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农民群众获得物质利益,才会得到支持和拥护,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农民普遍认可的价值观。

(二)语言通俗化。用通俗化的语言表达马克思主义,是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成果,具有抽象性、学理性的特点。理论要指导实践,就必须走出书本,走近群众,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理论通俗易懂,容易被群众理解和掌握。列宁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3]尤其是在传统的乡村文化气息浓厚、多种文化交织的当下农村,晦涩难懂的哲学观点他们不会研究,深奥精彩的学术探讨他们不会关注,天花乱坠的政治理论他们不会理会。要实现通俗易懂的“大众话语”转换,首先,编写通俗易懂的读物来表现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些这方面的成果,像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还有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画说哲学》、《画说资本主义》、《画说毛泽东思想》和《画说邓小平理论》等都是很好的载体。其次,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读大众所急需解决的问题。理论宣传者不能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必须把所讲理论和群众的生活、学习、工作联系起来,关注农民需求,回应农民关切,解答农民困惑,“考察群众的言论,知道他们的需要,在口头上文字上的宣传表现他们的心理”。

(三)方法多样化。多种方法、多种渠道并进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单向度的“灌输式”传播手段往往会让农民群众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单纯的政治说教工具,这样就夸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识形态作用,而忽略了其科学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由于“大众”的主体结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不同,因此大众化过程中就不能采取某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在宣传过程中,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受众的兴趣,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我们可以借鉴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方法,比如“期待效应”和团体辅导。在传播载体上,除了利用书报形式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传播手段。多出版一些马克思主义的通俗读物,比如《画说邓小平理论》、图解马克思主义,画说科学发展、图解以人为本等。还可以用电影、电视剧形式,像《复兴之路》、《建国大业》等,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网络传播迅速及时,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专门的科普网站,解决群众的政策困惑。还可以利用手机短信,把党的最新政策、重点工作发给群众,使群众及时了解大政方针,从而产生认同感并乐于接受。

(四)宣传专业化。建立一支过硬的宣传队伍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大众化的重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化”大众,就需要大众式的宣传工作者,就需要优秀的、专业的宣传队伍。党政机构的理论宣传者、科社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都应该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力量。高校内要有专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与“两课”教师一起成为高校内培养宣传者的核心,共同组成高校内的宣传队伍。在企、事业单位内,领导干部要承担起培养宣传者的任务,形成本部门内的宣传队伍。在广大农村,要形成县领导带乡镇领导、乡镇领导带村干部的“一条线”帮扶系统,逐步把已经通俗化的理论推广给基层群众。还要把素质过硬的专家学者、大学生、各行各业有突出贡献的人吸收到宣传队伍中。宣传队伍的素质越高,对马克思主义掌握得越好,通俗化翻译越贴近群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就越快。

农村大众化工作取得过成就,也遭遇过挫折,在当前新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符合时代的特点,不能因循守旧、一成不变。构建合理的传播路径,才能保证农村的大众化工作有计划、有规律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列宁.列宁全集 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8.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城镇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