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摘 要】集体备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种教研方式推行至今,又陷入新的困境:重形而轻质,重同而轻异,重教而轻学,重行而轻思。为此,需寻求相应策略予以改进:强化过程,力求实效;和而不同,百花齐放;教学相长,师生双赢;且行且思,教而不惑。惟其如此,集体备课才能得其所长,避其所短,充分发挥应有的功效。
【关键词】集体备课 价值定位 现实困境 突围之策
集体备课是教师以一定的教研组为单位,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对教材、学生等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教法、确定学法、安排教学流程的一种教学研讨活动。它打破了传统的个体备课的封闭环境,有利于教师在一个更开放、活跃的平台上共享教育资源,共生教育智慧,提升教育教学品质。
一、集体备课的价值定位
1.学习交流的极好平台。在信息爆炸、观念日新的教育背景下,集体备课有利于教师克服一劳永逸的学习惰性,从而使他们在相互交流、相互倾听中收集信息、取长补短、调适方向。比如集体备课时可以定期交流学习动态:最近在读什么期刊、书籍,最近关注了哪些学科热点,最近在思考、研究什么教学难点。这样的信息交换,是挑战也是促动,能有效利用集体的学术合力,防止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与学科前沿日益疏远,从而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持续开展。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预见了未来教师将由“教”的专家向“学”的专家转变。他认为真正的学习包含三个要素:相互倾听、有挑战性、符合学科本质。集体备课几乎非常适切地包含了这三个要素,堪称学习交流的极好平台。
2.实践性智慧提高的园地。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专业知识渊博,可讲起课来却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这正是实践性智慧不高的缘故。实践性智慧哪里来?当然从实践中来。然而一个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毕竟有限,集体备课恰好可以补此不足——集体备课时,同事之间要说,要议,要总结既往,想象教学情境;要争,要辩,要探寻教学设计原理,改善教学实施策略。在此过程中,教研组内教师丰富的实践经历能彼此参照,从而有利于教师个体实践性智慧的丰富与提升。
3.上岗培训的有力踏板。集体备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业务培训,具有三个重要特点:(1)个性化。它的培训内容与组织形态带有备课组鲜明的个性特点,应时而生,灵活自便。(2)有内源性动力。它是教师走进课堂的必然准备,与其他培训比起来,教师们会表现出非外力驱使的自觉自愿。(3)贴近操作实际。比起大面积、理论型的会堂培训,学科组内的集体备课往往更接地气,更受欢迎。
集体备课对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踏板”作用非常明显。因为集体备课主要指向于课堂教学,而新教师最关注的自然也是课堂教学。因此,新教师更容易自觉参与到这个贴近操作实际、符合教学需求也最具“私人定制”色彩的教学培训中来;大而无当、凌空蹈虚的浪漫理论培训,往往让他们难有共鸣。
4.研究内力的释放通道。有时,教师的某些教科研成果(比如对教材的背景研究、文本的多义研究、命题的动机研究等),无法或不宜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也不能在正式媒体上公开发表,于是该教师的研究内力就得不到充分释放,长此以往必然大大消减其教育科研的热情。
而如果有了集体备课的平台,教师可以在集体备课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事分享,即使讨论的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实际教学,但该教师的研究内力得以在一个非正式但亲民化的民间渠道中释放并受到尊重,其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对于他今后的持续研究,以及对于其他教师的教学研究都会有启发和指导意义。集体备课宽松、民主、开放的研讨氛围,有利于激活教师的研究欲望,许多学术的火种在这里被悄悄点燃。
二、集体备课的现实困境
集体备课这种扎根民间的教研方式,若缺乏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极有可能陷入如下困境。
1.重形而轻质。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校本教研方式,一直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推崇。于是,关于集体备课的“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双基训练、统一教学进度)之类的检查、考核、评比规章一一出台,试图从宏观上来约定集体备课的基本范式。然而,这种对集体备课形式整齐划一的刻意追求,反而使集体备课陷入了重形式而轻本质的尴尬境地。
在许多学校,集体备课被异化为“人员集中备课”或“个体教案总和”。要么大家定期坐在一起,随机、孤立地找点课题或话题闲聊闲聊;要么教研组长把备课任务分解到人,到期再合成一本所谓的“集体备课集”,以让领导欣然一阅。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要形式有形式——集体备课的照片拍了一张又一张,要成果有成果——集体备课的材料做了一本又一本;然而,私下里依然是各自为政,有名无实。究其原因:管理者与实施者重形式而轻内涵,未能有效把握集体备课的真正内核,终把集体备课沦为一场自欺欺人的教育作秀。
2.重同而轻异。
集体备课本应是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在协同备课过程中的思想碰撞与智慧融合,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人教学,而不是限制个人教学;是为了形成个人风格特色,而不是弱化个人风格特色;是为了激发个性发展,而不是抹杀个性发展”[1]。然而有的地方为了追求所谓教学成果的最大化,竟把集体备课异化为精英备课下的“大一统”——目标统一、方法统一、教案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典型做法是让几个教学成绩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权威教师确定一套供大家共同施教的方案,所有教师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标新立异。
真不知此举的学理依据到底何在?就算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对统一,教师的专业素养、讲授风格也不一样,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习惯更是千差万别,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工厂加工标准件的制模、铸造之法来指导教学,罪莫大焉。如此的“名师拍板,集体执行”的“大一统”教学,歪曲了集体备课的“思维碰撞思维”“智慧点燃智慧”的良善初衷,扼杀了教师与学生的创造个性,一副“不统死,不罢休”的颟顸模样。
3.重教而轻学。
“教研”的本质是“学研”。所有教学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应指向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与学习能力。因此,集体备课的实施着力点,也应该是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指引并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如何开发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广大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关注更多的似乎永远是优分率、及格率、平均分这类学生个体并不太关心的考评指标。可见,集体备课这种所谓的教学研讨,有时只是“教”的研讨,而不是“学”的研讨;只是“分”的研讨,而不是“人”的研讨。“教”出怎样的“分”,比“学”出怎样的“人”,更易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这种急于事功而缺乏远瞻的集体备课,必然使我们备教材多而备学生少,备教法多而备学法少,于是只能不约而同地被急功近利的集体大环境所裹挟。
4.重行而轻思。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基层教研活动,“教”和“研”都是其不可或缺的应有之义。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研应为教服务,教应以研升华。然而,紧张、功利的教育环境,常把教师淹没在繁杂的教学事务中,使其难有心情与精力进行深刻的教学思考。于是,集体备课多行动预设而少行动反思,多感性交流而少理性碰撞,很难进入到学理层面的研究阶段。重感性实践、轻理性提升,已成为目前集体备课的一大病征,它对于集体备课的科学化进程构成严重阻碍,对提升、推广集体的实践智慧亦大为不利。
减负与增效,是当下教育的一对突出矛盾;解放和提高教育“生产力”,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声。而化解矛盾、达成心愿的关键,就是科研兴教。不可否认,传统的拼人力、耗时间的粗放式教育方式,依然在神州大地上蓬勃发展,大有“不取天下誓不罢休”的霸王之势。然而,这不过是教育的假相繁荣——只要看看如今学生高中毕业之后对待学习的态度,走上岗位后自主创新的能力,就知道今天为大众所津津乐道的某些集体备课的所谓成功实践,因匮乏理性而显得多么荒唐。
三、集体备课的突围之策
1.强化过程,力求实效。
集体备课最常见的操作过程是: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个人反思→独立施教→教后反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集体备课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它的两个起始环节的落实情况。因此,无论是市县教研部门,还是基层集体备课组,都要首先加强以这两个环节为重点的过程管理,合理把握好个体备课与集体备课之间的关系。
那我们不禁要追问:个体备课和集体备课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逻辑关系?首先,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先做好充分准备:研究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记录疑点难点,做好发言准备等。先有了高质量的个体备课,集体备课才能避免流于形式。同时,集体备课又是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优质高效的集体备课,有助于克服教师个体备课的片面性、随意性,也有助于教师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教育智慧,从而不断增强教师个人教学的魅力。总之,只有充分坚持“个体优先,集体升华”的备课原则,确保个体初备、二备与集体研讨环节的质量,才能让集体备课的整个过程管理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2.和而不同,百花齐放。
集体备课中,我们要坚决反对话语霸权,积极倡导教研民主,让每一个教师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享有平等的话语权,而不是总跟在权威教师后面邯郸学步,以致自己的思想被集体俘虏。我们应积极借助“同课异构”“课堂诊断”这类教研方式,共同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良好学术氛围,让每节课堂都个性飞扬,让每位教师都满怀自信。这种“和而不同,百花齐放”的集体备课,有利于形成“问题共商、思维共振、资源共创、信息共享、智慧共增、能力共进”[2]的集合效应。
我市通州区某初中语文组,在集体备课中就作文教学方式产生激烈的思想碰撞:不少资深教师主张平时及早地按照中考要求加强学生课内、限时写作训练,以切实提高学生命题写作的应考技能;而部分年轻教师则主张让学生尽量在兴趣的引领下,于课外自主实践中实现写作技能的自我生长。敢于亮剑、和而不同的集体备课氛围,让大家的教学方略折中包容,该校的作文教学改革取得突破:中考作文成绩提升,课外写作成果斐然。
3.教学相长,师生共赢。
所谓教学,不是“我教,你学”(即教授学业),而是“我,教你学”(即教会学习);不是“以教定学”,而是“以学定教”;不是“教授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故而,衡量教学过程是否优质的最终判断,不是教师是否完成了全部的教学任务,而是学生是否达成了学习的根本目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的最终获得。可见,让学生获得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比单纯地让学生掌握考点知识与考试技能,更受莘莘学子的热烈欢迎,也更应成为集体备课的研讨焦点。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生为本”,而不是打着“以生为本”的幌子,干着追名逐利的勾当。
所以,教学研讨要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中,备课的过程要时时追问——我们这样做,符合学生的真实需要吗?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吗?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品质吗?有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科学依据吗?……我们应当借助集体备课的广阔平台,加大“备学生”的力度,由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学生的学,研究教与学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最终通过这些研究,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赢。
4.且行且思,教而不惑。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研方式,研究性是它的一条固有属性,也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如果只注重教学细节的微观打磨而漠视学科理论的宏观建构,只注重形而下的技能操练而缺乏形而上的学理探析,势必造成许多鲜活的实践经验无法及时上升为教育理论被共享,于是许多宝贵的教育智慧便随着时间而悄然流失,这样的教育生态实在让人叹惋。因此,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应自始至终以教育研究者的角色参与其中。教学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因为,所谓研究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问题是无处不在的,因此研究也无处不在。
作为教师,我们应把自己定位为集体智慧的贡献者。一个善于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的教师,才能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建议各学校的集体备课组,要充分运用教材探究、课堂诊断、教后反思等简易可行的研究路径,引导组内教师在“研”中释疑解惑,分享智慧,获得灵感。
对于集体备课,我们既不要忽而捧之,也不要忽而棒杀。科学的态度是,辩证地看到其价值所在与现实问题,得其所长,避其所短,从而充分发挥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胡玉龙.集体备课别被人为僵化[N].中国教育报,2010-03-17(10).
[2]李国华.同课异构与集体备课“嫁接”的方式与作用[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0(1).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