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云波+王爱胜
作为教育,尤其是作为技术教育绕不开新兴技术的发展。在把一些新兴技术纳入课程的过程中,与其煞费苦心去寻找稳定的课程核心不如走向实用主义,应用即存在,存在即真理。那么,我们就不用再大力讨论新技术是不是要纳入实践活动,是不是要统一课程意志。未来,国家完全可以开放性地界定课程开设的目标与领域、要求与评价、策略与规划,具体的技术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仍然需要地方自主以校为本。实际上,即使是统一了意志的语文、英语等课程,也仍然是地方自主开展教育。统一只是寻求一种地位。作为地方和学校,不论课程统一与否、统一的程度如何,都需要面对实际、着手实践。对于那些在课程设置上没有着落的一些新兴技术,老师们其实已经在校本课程中有所体现了。以下试举校本课程设置中的一些针对性问题,以启发大家的讨论。
● 校本课程的独特性
不少学校设置了信息技术方面的校本课程,内容方面针对计算机文化、程序设计、机器人等都有,针对目标方面开展比赛、特长教育的也都有。但是,如果作为校本课程就需要在独特性方面有一定的考虑,是面向部分人的还是面向大众学生的,但无论怎样都没有必要委曲求全。例如,引入物理或化学实验平台进行校本课程设计,初级阶段就是针对物理或化学偏弱的学生进行技术支持下的学习优化,而不是针对物理化学能够在普通课堂就学得会的学生。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就是解决普通实验的设计、实践、练习等内容。如果针对物理或化学爱好者,那么在内容设计上就要有实验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由此不难理解,如果我们把机器人作为校本课程,内容定位也要如此考虑。如果对大众就是常识,可以讲基本装配与控制,如果是针对创新教育就要侧重于自我的设计与开发。校本课程重在有特色的实质,从教材到教法都要避免与国家普及性课程的简单重复,若只是范例或软件的不同,那么价值就小了。
● 校本课程的问题性
在设计校本课程时由于受到指导纲要、教材开发、课程设计等元素完备要求的影响,一些好的内容很容易走向形式化,因为内容多了就存在“拼凑”。因此,对于新技术采取问题式学习非常好。举一个简单的版式例子,如我们去用Word或者WPS创建文档模板就能很好地体会技术与问题的关系:技术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而不是问题为技术设计。尤其是英文模板,如简历就填写一定的情况询问项目,而非我们中文简历中那么多“费话”。就算数据库这么难的内容,如果作为校本就是要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学那些结构、主键的名词理论。让学生共享自己的图书数据库作为校本项目,那么数据结构的兼容、数据的组织、查询与表单的作用都能在实际的应用中得到有效梳理与深刻阐明。问题解决却必须是在应用中发现、探索、思考,是在对这些问题与技术的切合体验后进行总结,这是校本课程的核心价值体现。当然,做了就做了,不做总结与反思那只是工匠实践,仍然不是课程。
● 校本课程的继承性
校本课程是不是可以率性而为,就为实现自己的地方需求就行?不是的,那只是教学不是课程。课程可以创新,但更要有继承性,继承本学科已有的一些教育理念与模式,继承其他学科的经验与得失,继承是一种借力与支撑。例如,现在软件操作式的教育已经被广泛质疑了,一方面是因为其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可变性差,更重要的是不容易形成一种规律认识和能力迁移。在这样的问题上,既然在本学科的其他内容如文字、数据等教学已经改革,增加了新兴的物联网等内容,如果再只是设计成“知识+操作规则”式的教条课程,必然只是常识普及,甚至比不上科普来得通俗易懂。如何跳出操作本身,提高对技术的规律把握、本质检验等,这是校本课程采用新技术要考虑的一大因素。
在校本课程建设中需要理念的前期考虑,也需要有关专家学者的一定指导。校本不等于恣意而为,否则其效率和深度将与校本价值相悖,对新技术的推广是不利的。
当然,校本由于其地位相对低下,可能并不入专家学者的法眼,更在国家课程关注视野之外。但是,作为一线教育者解决新技术快速进入课程需要从校本起步,特别需要注意从校本起步不宜起点太低,要把国家课程当准星去瞄准未来,从课程的价值意义、目标内容、模式方式等方面进行借鉴与继承,把活动的兴趣培养转向课程的能力培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