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锦凤 衷明华
生活中,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比比皆是,有机合成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此同时,本着绿色合成与原子经济性理念的合成研究,有机合成也出现在广东高考化学学科的考试大纲中。本文聚焦广东高考化学中的“有机合成”,通过统计分析2011年至2014年的广东高考化学卷第30题的有机物合成题,从一个焦点、六个方向对考题进行解读研究,同时进行教学思考和学习总结。
一、教学和学习的焦点
近四年广东高考化学卷第30题的有机物合成题,占15~16分,此类题分值所占比例大且稳定。主要考点经归纳如下:
不难看出,这几年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的确定和书写,反应类型(如消去反应)的判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关有机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主要官能团(如醛基)的特征反应(如银镜反应)、转移及其知识迁移,由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来判断分子,以及相关反应的量、反应摩尔数的计算。
应对有机合成题,教学和学习的焦点是:有机物的组成及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物理性质(状态、熔沸点、密度、气味、溶解性)、化学性质(氧化还原性、酸碱性)、官能团性质(特征反应)、化学反应(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反应方程式、反应物质的量)以及制备方法、鉴别方法和分离提纯、体现有机物间的联系转化等。
二、教学和学习的六个方向
方向一:立足命题出发点
以新课标《化学5(选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有机化学基础》为基础,以重要有机物的转换为主线,考查在有机物的性质及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官能团反应、有机转化,或者在已知合成的基础上进行效仿,利用已学化学反应、官能团性质进行类比,找到有机物的合成方法,从而合成TM的能力;提供信息,融合基础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和知识延伸、迁移的能力。
方向二:精确解读考纲
通行证——“掌握解答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考查分
析原料和目标物的区别和联系,从正向、反向或由中间体向两边分析的能力,注意分析提供的合成例子或合成信息;
桥梁1——“构建目标物分子骨架,引入或转化官能团”,分子结构决定性质,考查拆分结构、抓住官能团的变化的能力;
桥梁2——“运用各种化学反应及其联系”,考查对整体知识框架的掌握、各种化学反应的了解程度,找出联系并运用的能力;
最终目的——“巩固并加深理解各类化学反应以及各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和转化条件”,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延伸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方向三:把握合成主角——官能团
有机物的性质主要由官能团决定,官能团是合成的主角。常见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卤素原子、苯环、羟基、碳氧双键、醛基、羧基、酯基、氨基、硝基、磺酸基等。要想正确地完成考题,在教学和学习中必须掌握:
(1)各种官能团的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酸性(醇、苯酚和羧酸都有酸性,均可与钠反应生成氢气,酸性大小是羧酸>碳酸>苯酚;强酸生成弱酸)、碱性(乙酸钠等);酚羟基和醇羟基的不同;酮和醚的不同;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各种官能团的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聚合反应和可逆反应。
(3)官能团反应条件不同,则反应类型不同,产物不同:卤代烃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烯烃低温易发生加成反应,高温或光照易发生取代反应;二烯烃的1,2加成和1,4加成等。
(4)官能团的特征反应:例如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可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的同系物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醛基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苯酚使浓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使氯化铁溶液变为紫色。
(5)官能团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存在种类、数目、位置的异构。
(6)官能团间的相互转化:例如烷被卤代为卤代烃,卤代烃被水解为醇,醇被氧化为醛。
(7)催化剂对官能团的影响,官能团间活度的相互影响。
方向五:熟悉合成方法
合成路线离不开原料、中间体和目标物,重点在“变”。在教学和学习中要清楚合成的关键在于抓住原料和目标物的变化,可进行分子组成对比,看两者间分
子式有何区别,有哪些不同的元素、官能团、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中间体,运用所学知识,找出可产生相应改变的化学反应。
方向六:教与学的思考
(1)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思考
讲授课内知识时强调基础性知识、强化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并学会应用;
关注有机合成发展,联系课内知
识,进行知识延伸;
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及时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
对典型例题进行具体分析,讲解常考热点,讲清思路方法;
鼓动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学生学习的角度思考
掌握整个基础知识构架,如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特征反应及相互衍生关系,把握重难点,注意易错点,总结规律,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学会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拓宽解题思路,可从正反向思维来判断合成路线;
关注生活、社会问题,关注有机化学发展的前沿,关注热点,学会迁移知识。
(3)总的来说,在教学和学习中,应做到:
抓关键点,对出现的有机物官能团做标记,找出转化关系;
看清反应条件:“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钠醇溶液”、有无催化剂等;
书写同分异构体时,考虑其具体特征:有无支链、结构是否对称、“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含甲基”等;
抓字眼:“银镜反应”“足量”“少量”等;
从特殊入手:例如甲酸,既有醛的性质,也有酸的性质;
利用规律:强酸生成弱酸;
书写反应方程式时,注意反应条件是否书写;
计算有机物消耗的物质的量,可通过官能团来计算:例如,1mol酚羟基、羧基、酯基发生取代反应都消耗1mol氢氧化钠,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有几个卤原子就消耗几摩尔氢氧化钠。
有机合成题是有机学习中重点学习的对象之一,我们不仅要扎实掌握有机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利用有机物间的联系,进行知识延伸、知识迁移,灵活处理信息。学习之余,关注社会热点,了解有机合成的发展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这对学习有机合成有很大的帮助。聚集广东高考化学有机物合成题,在教学中,集中焦点,抓住六个方向,就可以轻松应对合成题。
(责任编辑罗艳)endprint
生活中,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比比皆是,有机合成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此同时,本着绿色合成与原子经济性理念的合成研究,有机合成也出现在广东高考化学学科的考试大纲中。本文聚焦广东高考化学中的“有机合成”,通过统计分析2011年至2014年的广东高考化学卷第30题的有机物合成题,从一个焦点、六个方向对考题进行解读研究,同时进行教学思考和学习总结。
一、教学和学习的焦点
近四年广东高考化学卷第30题的有机物合成题,占15~16分,此类题分值所占比例大且稳定。主要考点经归纳如下:
不难看出,这几年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的确定和书写,反应类型(如消去反应)的判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关有机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主要官能团(如醛基)的特征反应(如银镜反应)、转移及其知识迁移,由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来判断分子,以及相关反应的量、反应摩尔数的计算。
应对有机合成题,教学和学习的焦点是:有机物的组成及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物理性质(状态、熔沸点、密度、气味、溶解性)、化学性质(氧化还原性、酸碱性)、官能团性质(特征反应)、化学反应(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反应方程式、反应物质的量)以及制备方法、鉴别方法和分离提纯、体现有机物间的联系转化等。
二、教学和学习的六个方向
方向一:立足命题出发点
以新课标《化学5(选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有机化学基础》为基础,以重要有机物的转换为主线,考查在有机物的性质及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官能团反应、有机转化,或者在已知合成的基础上进行效仿,利用已学化学反应、官能团性质进行类比,找到有机物的合成方法,从而合成TM的能力;提供信息,融合基础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和知识延伸、迁移的能力。
方向二:精确解读考纲
通行证——“掌握解答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考查分
析原料和目标物的区别和联系,从正向、反向或由中间体向两边分析的能力,注意分析提供的合成例子或合成信息;
桥梁1——“构建目标物分子骨架,引入或转化官能团”,分子结构决定性质,考查拆分结构、抓住官能团的变化的能力;
桥梁2——“运用各种化学反应及其联系”,考查对整体知识框架的掌握、各种化学反应的了解程度,找出联系并运用的能力;
最终目的——“巩固并加深理解各类化学反应以及各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和转化条件”,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延伸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方向三:把握合成主角——官能团
有机物的性质主要由官能团决定,官能团是合成的主角。常见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卤素原子、苯环、羟基、碳氧双键、醛基、羧基、酯基、氨基、硝基、磺酸基等。要想正确地完成考题,在教学和学习中必须掌握:
(1)各种官能团的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酸性(醇、苯酚和羧酸都有酸性,均可与钠反应生成氢气,酸性大小是羧酸>碳酸>苯酚;强酸生成弱酸)、碱性(乙酸钠等);酚羟基和醇羟基的不同;酮和醚的不同;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各种官能团的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聚合反应和可逆反应。
(3)官能团反应条件不同,则反应类型不同,产物不同:卤代烃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烯烃低温易发生加成反应,高温或光照易发生取代反应;二烯烃的1,2加成和1,4加成等。
(4)官能团的特征反应:例如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可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的同系物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醛基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苯酚使浓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使氯化铁溶液变为紫色。
(5)官能团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存在种类、数目、位置的异构。
(6)官能团间的相互转化:例如烷被卤代为卤代烃,卤代烃被水解为醇,醇被氧化为醛。
(7)催化剂对官能团的影响,官能团间活度的相互影响。
方向五:熟悉合成方法
合成路线离不开原料、中间体和目标物,重点在“变”。在教学和学习中要清楚合成的关键在于抓住原料和目标物的变化,可进行分子组成对比,看两者间分
子式有何区别,有哪些不同的元素、官能团、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中间体,运用所学知识,找出可产生相应改变的化学反应。
方向六:教与学的思考
(1)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思考
讲授课内知识时强调基础性知识、强化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并学会应用;
关注有机合成发展,联系课内知
识,进行知识延伸;
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及时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
对典型例题进行具体分析,讲解常考热点,讲清思路方法;
鼓动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学生学习的角度思考
掌握整个基础知识构架,如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特征反应及相互衍生关系,把握重难点,注意易错点,总结规律,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学会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拓宽解题思路,可从正反向思维来判断合成路线;
关注生活、社会问题,关注有机化学发展的前沿,关注热点,学会迁移知识。
(3)总的来说,在教学和学习中,应做到:
抓关键点,对出现的有机物官能团做标记,找出转化关系;
看清反应条件:“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钠醇溶液”、有无催化剂等;
书写同分异构体时,考虑其具体特征:有无支链、结构是否对称、“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含甲基”等;
抓字眼:“银镜反应”“足量”“少量”等;
从特殊入手:例如甲酸,既有醛的性质,也有酸的性质;
利用规律:强酸生成弱酸;
书写反应方程式时,注意反应条件是否书写;
计算有机物消耗的物质的量,可通过官能团来计算:例如,1mol酚羟基、羧基、酯基发生取代反应都消耗1mol氢氧化钠,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有几个卤原子就消耗几摩尔氢氧化钠。
有机合成题是有机学习中重点学习的对象之一,我们不仅要扎实掌握有机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利用有机物间的联系,进行知识延伸、知识迁移,灵活处理信息。学习之余,关注社会热点,了解有机合成的发展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这对学习有机合成有很大的帮助。聚集广东高考化学有机物合成题,在教学中,集中焦点,抓住六个方向,就可以轻松应对合成题。
(责任编辑罗艳)endprint
生活中,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比比皆是,有机合成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此同时,本着绿色合成与原子经济性理念的合成研究,有机合成也出现在广东高考化学学科的考试大纲中。本文聚焦广东高考化学中的“有机合成”,通过统计分析2011年至2014年的广东高考化学卷第30题的有机物合成题,从一个焦点、六个方向对考题进行解读研究,同时进行教学思考和学习总结。
一、教学和学习的焦点
近四年广东高考化学卷第30题的有机物合成题,占15~16分,此类题分值所占比例大且稳定。主要考点经归纳如下:
不难看出,这几年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的确定和书写,反应类型(如消去反应)的判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关有机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主要官能团(如醛基)的特征反应(如银镜反应)、转移及其知识迁移,由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来判断分子,以及相关反应的量、反应摩尔数的计算。
应对有机合成题,教学和学习的焦点是:有机物的组成及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物理性质(状态、熔沸点、密度、气味、溶解性)、化学性质(氧化还原性、酸碱性)、官能团性质(特征反应)、化学反应(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反应方程式、反应物质的量)以及制备方法、鉴别方法和分离提纯、体现有机物间的联系转化等。
二、教学和学习的六个方向
方向一:立足命题出发点
以新课标《化学5(选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有机化学基础》为基础,以重要有机物的转换为主线,考查在有机物的性质及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官能团反应、有机转化,或者在已知合成的基础上进行效仿,利用已学化学反应、官能团性质进行类比,找到有机物的合成方法,从而合成TM的能力;提供信息,融合基础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和知识延伸、迁移的能力。
方向二:精确解读考纲
通行证——“掌握解答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考查分
析原料和目标物的区别和联系,从正向、反向或由中间体向两边分析的能力,注意分析提供的合成例子或合成信息;
桥梁1——“构建目标物分子骨架,引入或转化官能团”,分子结构决定性质,考查拆分结构、抓住官能团的变化的能力;
桥梁2——“运用各种化学反应及其联系”,考查对整体知识框架的掌握、各种化学反应的了解程度,找出联系并运用的能力;
最终目的——“巩固并加深理解各类化学反应以及各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和转化条件”,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延伸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方向三:把握合成主角——官能团
有机物的性质主要由官能团决定,官能团是合成的主角。常见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卤素原子、苯环、羟基、碳氧双键、醛基、羧基、酯基、氨基、硝基、磺酸基等。要想正确地完成考题,在教学和学习中必须掌握:
(1)各种官能团的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酸性(醇、苯酚和羧酸都有酸性,均可与钠反应生成氢气,酸性大小是羧酸>碳酸>苯酚;强酸生成弱酸)、碱性(乙酸钠等);酚羟基和醇羟基的不同;酮和醚的不同;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各种官能团的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聚合反应和可逆反应。
(3)官能团反应条件不同,则反应类型不同,产物不同:卤代烃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烯烃低温易发生加成反应,高温或光照易发生取代反应;二烯烃的1,2加成和1,4加成等。
(4)官能团的特征反应:例如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可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的同系物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醛基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苯酚使浓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使氯化铁溶液变为紫色。
(5)官能团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存在种类、数目、位置的异构。
(6)官能团间的相互转化:例如烷被卤代为卤代烃,卤代烃被水解为醇,醇被氧化为醛。
(7)催化剂对官能团的影响,官能团间活度的相互影响。
方向五:熟悉合成方法
合成路线离不开原料、中间体和目标物,重点在“变”。在教学和学习中要清楚合成的关键在于抓住原料和目标物的变化,可进行分子组成对比,看两者间分
子式有何区别,有哪些不同的元素、官能团、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中间体,运用所学知识,找出可产生相应改变的化学反应。
方向六:教与学的思考
(1)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思考
讲授课内知识时强调基础性知识、强化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并学会应用;
关注有机合成发展,联系课内知
识,进行知识延伸;
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及时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
对典型例题进行具体分析,讲解常考热点,讲清思路方法;
鼓动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学生学习的角度思考
掌握整个基础知识构架,如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特征反应及相互衍生关系,把握重难点,注意易错点,总结规律,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学会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拓宽解题思路,可从正反向思维来判断合成路线;
关注生活、社会问题,关注有机化学发展的前沿,关注热点,学会迁移知识。
(3)总的来说,在教学和学习中,应做到:
抓关键点,对出现的有机物官能团做标记,找出转化关系;
看清反应条件:“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钠醇溶液”、有无催化剂等;
书写同分异构体时,考虑其具体特征:有无支链、结构是否对称、“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含甲基”等;
抓字眼:“银镜反应”“足量”“少量”等;
从特殊入手:例如甲酸,既有醛的性质,也有酸的性质;
利用规律:强酸生成弱酸;
书写反应方程式时,注意反应条件是否书写;
计算有机物消耗的物质的量,可通过官能团来计算:例如,1mol酚羟基、羧基、酯基发生取代反应都消耗1mol氢氧化钠,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有几个卤原子就消耗几摩尔氢氧化钠。
有机合成题是有机学习中重点学习的对象之一,我们不仅要扎实掌握有机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利用有机物间的联系,进行知识延伸、知识迁移,灵活处理信息。学习之余,关注社会热点,了解有机合成的发展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这对学习有机合成有很大的帮助。聚集广东高考化学有机物合成题,在教学中,集中焦点,抓住六个方向,就可以轻松应对合成题。
(责任编辑罗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