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格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最头痛的是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写,无从下笔,或者干脆抄袭,究其原因,关键是学生不会观察。鲁迅说过:“作文第一需要是观察。”而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学生闭门造车,要把学生的写作与多彩的生活结合起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增强写作的实践性、真实性、趣味性、生活性。这就要求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要善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他们对周围所有的新事物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使学生因好奇而产生兴趣,因有兴趣而乐于观察。兴趣是情感的体现,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集中在学习对象上。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呢?
1.培养学生敏感的观察力。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许多学生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熟悉的人物没什么可写的。
为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在一个下雪天,我向同学们提问:“今天你们感到天气与往日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今天下雪了。”“你们喜欢吗?”“喜欢”。“为什么呢?”“因为雪中的景色很美”。“怎么美?”“谁来说给大家听听?”教室里鸦雀无声,我抓住时机,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生活就像万花筒,绚丽多姿。只有仔细观察的人才能发现生活中那与众不同的美。下面我们一起到校园里转转,看看雪中校园那独特的美,好不好?”
学生在我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在校园里认真地观察着,伸出手去想抓住从身边飘过的雪花,还不时地发出赞叹声:“太美了!像小精灵调皮地在我身边跑来跑去。”“好凉啊!”“像走进仙境一般。”学校中的树、房子都笼罩在洁白的雪中,这美丽的景象没有哪位画家能够描绘出来。
学生们有的在观察落在地上的雪,有的在观察空中飞舞的雪花,有的在闭目感觉着什么,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对眼前的景物是多么的喜欢,对熟悉的事物有了新的体会。
2.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为给学生写作积累素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我让每个学生把一天当中看到、听到的事,用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的句式记录下来,大家感觉很容易,极大地调动了他们观察的积极性。有的学生为收集到比别人更好的“新闻”,会在看电视、听广播、阅课外读物时,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小事,养成了留心观察的习惯,自然也有了浓厚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观察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之不尽。”这段话概括出了作文与生活关系:生活是作文之本。只有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大环境中观察认识、体验,才能在写作时下笔如有神,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每天5分钟演讲,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目的任务明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观察的效果,所以,在观察前,需要我们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如有一次我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参观前先给学生讲清楚这次观察的重点,如博物馆院有哪建筑设施?哪些事物最吸引你?参观时你听到了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参观,学生有了明确的目的任务,他们边走边看,边问边记,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由于此次活动学生明确了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学生觉得有内容可写,文章也写得有声有色。
2.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了观察,就解决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内容空洞的毛病。可多数学生在活动之后,写的文章却条理不清,内容一团糟。因此学生在明确了观察的目的和任务之后,还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观察。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顺序,要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观察的目的确定。观察景物一般采用空间顺序,可以定点观察,也可以异步换景;观察人物,可以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去观察,观察、动植物可按事物构成的几个方面去观察;观察运动着的事物,则应注意运动的全过程,注意时间上的变化。除此之外,还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重点观察。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学生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又能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写作时就能得心应手。
3.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要善于展开联想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此教师要重视想象能力的培养,设法活跃学生的思路,启迪思维。平时学生看到的人、事、物、画面,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想象越丰富,才思才会敏捷,学生作文时的思路就会越开阔。
学生想象的翅膀展开了,写作的源泉找到了,勤于动笔的写作激情也就产生了。
总之,教师要从观察入手,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及时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观察中积累写作素材,积累语言,积累写作方法,积累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从课内到课外,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感受生活的真谛,感受人间的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责编 金 东)